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09:5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257页(530字)

俞平伯作。

初载于1924年1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2期,初收于1928年8月上海开明书店版《杂拌儿》。1923年8月的一个夜晚,俞平伯和朱自清同游南京的秦淮河,并以同时、同景、同题,创作了两篇风格殊异的优秀散文。

俞平伯的散文是“言志的小品”,借景寄志是一大特色。本文虽是以秦淮河风景风情为内容,围绕着船、水、桥、月色、歌妓展开的,但景却是零碎、残缺的,连贯全文的不是现实中的景物变化,而是作家内在的理性思辨过程,是一种“空灵”的禅境。文章从写秦淮河水落笔,寻求和体味一种“怪异样的朦胧”感,和佛家的所谓“空”的境界。这种主观理性色彩渗透在景物风情描写中,无论写水、写船、写桥,乃至歌妓、船夫,都烙印着他强烈的哲学意味。作者把“沉沦的”歌妓与“漂泊的”我并论,由“我”与歌妓“浅浅的醉”和“空空的惆怅”的心理沟通,升华出“戏扮”人生的哲理。这一哲理在船家身上得到完善。

船家于“外缘”不卑不亢“无怨亦无哀”的性情,把文章的空灵之气点化得更加深刻,更耐人寻思。本文着力渲染一种“怪异样的朦胧景色”,山光水色都显得朦胧和空灵。

作者所追求的这种“浑然之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身处黑暗现实下迷惘复杂的心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