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八卷》第526页(3484字)
《广韵》都滕切,平登,端。
【1】古代祭器名。《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登,大羹也。
”【2】升;上。《易·明夷》:“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南朝 宋}{鲍照}《伤逝赋》:“晨登南山,望彼中阿。”{唐}{韩愈}《送惠师》诗:“遂登{天台}望,衆壑皆嶙峋。”《说岳全传》第十五回:“一日,老狼主登殿。”{叶圣陶}《北上日记·一月七日》:“至十时乃登轮。”【3】进献;进入。《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农乃登麦。”{郑玄}注:“登,进也。”《吕氏春秋·仲夏》:“农乃登黍。”{高诱}注:“登,进。植黍熟,先进之。
”《淮南子·缪称训》:“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高诱}注:“登,犹入也。”【4】增加。《左传·昭公三年》:“{陈氏}三量,皆登一焉。”{杜预}注:“登,加也。加一,谓加旧量之一也。”《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唐}{韩愈}《南海神庙碑》:“牲肥酒香,罇爵静洁,降登有数,神具醉饱。”【5】引申为补充。{清}{顾炎武}《军制论》:“五年一閲,汰其羸,登其鋭,而不必世其人。”【6】成就;完成。
《书·泰誓下》:“尔衆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孔}传:“登,成也。成汝君之功。”《诗·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毛}传:“登,成也。”{郑玄}笺:“成法度于南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具入,信誉显而然诺亏。”【7】指形成。
《史记·乐书》:“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别则乱登,此天地之情也。”{张守节}正义:“登,成也。”【8】高。
《国语·晋语九》:“〔君子〕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韦昭}注:“登,高也。”《文选·扬雄<羽猎赋>》:“涉三皇之登闳。”{李善}注引{韦昭}曰:“登,高也。”【9】登记;记载。《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红楼梦》第一〇五回:“{赵堂官}即叫他的家人传齐司员,带同番役,分头按房,查抄登账。”【10】指登载﹐刊登。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旧诗一首,不知可登《涛声》否?”{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很使我高兴,文章登出来了。”【11】成熟;丰收。《孟子·滕文公上》:“五穀不登,禽兽偪人。”《淮南子·主术训》:“岁登穀丰,乃始县钟鼓,陈干戚。”{高诱}注:“登,成也。年穀丰熟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温水所溉,年可三登。”{唐}{韩愈}《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现。”{金}{党怀英}《和道彦至》:“尚喜年登更冬暖,敢论人厄与天穷。”{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穀耗不登,米价翔贵。”【12】登天。指死。
《左传·昭公十年》:“戊子,{逢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孔颖达}疏:“昔戊子之日{逢公}死,其神以此日登天。”【13】犹在。
《左传·昭公十五年》:“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杜预}注:“言福祚不在叔父,当在谁邪?”【14】取的敬辞。《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郑玄}注:“龟言登者,尊之也。”《通典·食货十一》:“工商能采金银铜锡,登龟取贝者,皆自占司市﹑钱府,顺时气而取之。”{宋}{苏辙}《类篇叙》:“昔{周公}之爲政,登龟﹑取鼋﹑攻枭﹑去蛙之説,无不备具。”【15】加封;升任。《史记·鲁周公世家》:“{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爲夫人,以{允}爲太子。”{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北齐书·后主斛律后传》:“{祖孝徵}请立{胡绍仪},遂登爲皇后。”{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贞介》:“{张镐}起自布素,一二年而登宰相。”【16】进用;选拔。
《后汉书·仲长统传》:“善者早登,否者早去。”{南朝 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衆才,经畧世务。”《花月痕》第七回:“登{刘蕡}于上第,许仙人爲状头。”【17】引申为招用﹐招降。
{明}{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吴}虏逞虐,登我叛臣;屡啓兵衅,来毒烝民。”【18】登时;立刻。《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迁{南海}太守”{裴松之}注引{晋}{虞预}《会稽典录》:“{牧}遣使慰譬,〔{曾夏}等〕登皆首服,自改爲良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北史·刘尼传》:“{贺}及{渴侯}登执{宗爱}﹑{贾周}等,勒兵而入。”《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六月,甲戌,有告散骑常侍{杜幼文}……游击将军{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者,帝登帅卫士,自掩三家,悉诛之。”{胡三省}注:“登,登时;登时,犹言即时也。”【19】达到。
《陈书·宣帝纪》:“军士年登六十,悉许放还。”{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无复鬭兵于中原者,登九十载。”《西游记》第五三回:“我这裏人,但得年登二十岁以上,方敢去吃那河裏水。”【20】谓科举考试中选。
亦泛指录取。{唐}{韩愈}《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卓然早成,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白}道:‘目今朝政紊乱,公道全无,请托者登高第,纳贿者获科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湙阳消夏录六》:“今子孙登科第历仕宦者,皆{陈太夫人}所出也。
”【21】超过。{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况我巍巍大圣,轹帝登皇,日月所照,莫不率俾。”【22】踏上。{唐}{杜甫}《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宋}{文同}《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行复登长途,貌展心甚缩。”【23】犹相等,符合。《水浒传》第十四回:“{吴用}寻思道:‘{晁盖}我都是自幼结交……他的亲眷相识,我都知道,不曾见有这个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跷蹊。
’”【24】踩;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成都王}{颖},使{吴}人{陆机}爲前锋都督伐京师,轻进,爲{洛}军所乘,大败于{鹿苑},人相登蹑死于堑中,及{七星涧},涧爲之满。”《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蓝嫂},你听听,不是猫把瓦登下来了哇?”{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九:“自从{日本}进攻以来,我一直闷了几个月,这一下子我才算登着底了。”【25】穿(鞋﹑裤等)。《西游记》第四十回:“褪了僧鞋,登上无忧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腰繫双股鸾带,足登薄底快靴。”{老舍}《四世同堂》十二:“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小嘎子}登上开花鞋,提着小破袄﹐在前面领着{小雪}。”【26】蹲;呆。
{明}{冯梦龙}《山歌·熬》:“二十姐儿睏弗着在踏床上登,一身白肉冷如冰。”《黄绣球》第十九回:“我看他家正主儿几个人,既然日夜的登在黑暗地方,又那般野蛮无理。”《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在官场登久了。”{蒋光慈}《弟兄夜话》:“{上海}也不过如是,这一天到晚吵吵闹闹﹑轰里轰东的……我觉得有点登不惯。”{丁玲}《在医院中》:“我实在登不下去了。我们这医院像个什么东西。
”【27】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说岳全传》第二七回:“{兀朮}翻入河中,却被{阮良}连人带斧两手抱住,两足一登,戏水如游平地,望南岸而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和尚只顾躲那刀,不防那女子擡起右腿,用脚跟向胸脯上一登,嘡,他立脚不隐……仰面朝天倒了。”【28】成摞地放上。{沙汀}《淘金记》十六:“他照例十分莽撞地塞进一把圈椅里去,顺手将铜元登在茶几上面。”【29】掂量。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爱不释手,登一登分两,有二十来两重。”【30】{交趾}茶名。
{元}{陆友}《研北杂志》:“{李仲宾}学士言{交趾}茶如緑苔,味辛烈,名之曰登。”{清}{俞樾}《茶香室续钞·》:“{交趾}茶……名之曰登。或即字。”【31】姓。
{后汉}有左冯翊{登道},将作大匠{登豹}。见《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