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342页(260字)
【1】一种古炊具,釜内分格,可以同时烹调各味食物。
《三国志·魏志·钟繇传》:“{魏国}初建﹐爲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爲之铭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锺﹐实干心膂。’”{裴松之}注:“《魏略》:{繇}爲相国﹐以五熟釜鼎範因太子铸之。釜成﹐太子与{繇}书曰:‘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寳﹐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亦省称“[五釜]”。{明}{梅鼎祚}《玉合记·卜居》:“{韩兄}高掇巍科﹐远参名镇﹐功镌五釜﹐价重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