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032页(279字)
【1】人的相貌﹑形貌。
{唐}{皮日休}《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巴金}《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2】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 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以莲菊桃作歌》:“衆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3】星相术用语。
特指贵人之相。{宋}{陈善}《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