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区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6:28: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267页(633字)
“房室连接区”的简称,亦有人称“交界区”。
是传导系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部分。房室结与连接区两者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房室结是个解剖学上的小结,只占连接区的一部分。连接区是一个功能区,又称“功能性房室结”。连接区可分为三部分,自上而下分别是:(1)心房的前、中、后结间束进入到房室结的纤维;(2)房室结组织: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区。上区为房一结区(A-N区),产生A-N电位;中区为结区(N区),即真正的房室结或称“解剖学房室结”。
下区为结-希区(N-H区),产生N-H电位。(3)希氏束的近端:包括希氏束的穿通部分及非穿通而又未分支的部分,可以产生H电位。
N区范围很小,不具有起搏功能,而A-N区及N-H区则具有起搏功能。有关这一部分所发生的心律,可以概括称为连接性心律(交界性心律)。
连接区的传导功能有3个特点,即双向传导、双径路或多径路传导以及传导的延搁。连接区存在自律(电位自动)中心,从速率快慢来说,最快中心在上部;从连接区的传导性能来说,从上往下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三段传导区。
生理性阻滞(干扰)多发生在上部,病理性阻滞多发生在下部(深区)。连接区可同时有两个起搏点(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前者速率快于后者),形成“连接性双重性心动过速”。此外,连接区兴奋和传导的隐匿性以及连接区传导的复杂性,又为许多复杂心律失常和电生理现象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连接区示意图
上一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下一篇: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