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7:33: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521页(588字)
当二联律伴有隐匿性室性早搏时,窦性搏动便代替了未能显现的室性早搏,故两个室性早搏之间的窦性搏动数目必然为奇数(即2n+1),说明此时二联律并未中断,而是以隐匿的形式存在,此称为隐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
心电图特征:(1)室性早搏的配对时间固定;(2)两个室性QRS波群之间的窦性搏动数目为1、3、5、7、9、11等;(3)心电图诊断需作连续较长的描记方能确立。隐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实质上就是一种持久的、连续的配对时间固定的室性二联律,并发有间歇性的、不定比例的传出阻滞。其形成原理有二:(1)“不完全性传入阻滞”和魏登斯基的促进作用或折返导致了配对时间固定型室性早搏二联律。
(2)出现间歇性、比例不等的传出阻滞,使显露的二联律被掩盖起来,表现为早搏之间的奇数窦性搏动。隐匿性二联律分别由Schamroth和Marriott于1961年和1963年描述。隐匿性二联律和间歇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产生的机制不同,后者是因为形成室性早搏的折返环产生传导阻滞所致,早搏之间的搏动数并不总是奇数,且常有配对时间逐渐延长的特点。
隐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
V6导联的连续记录。两次室性早搏之间的窦性搏动次数总是奇数,为3、1、1、1、1、5、1、1、3。
上一篇:隐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下一篇: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