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
书籍: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
更新时间:2019-03-08 18:36:0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883页(399字)
中国哲学术语。
指变化和新事物的产生。《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承认变化中时时有新的东西产生。
后来宋明理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等,多本《易》义,强调“生生”为宇宙的根本原理,认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太极图说》)。清哲学家戴震则认定“气化流行”是“生生不息”的总过程。佛教认为本无今有叫作“生”,而能生此“生”,则名为“生生”。
是小乘佛教萨婆多部(意译一切有部)的主张。萨婆多部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有实体存在。
都具有生(发生)、住(存在)、异(迁变)、灭(消灭)四本相和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随相,连同本身共为九法。此九法中本相的“生”能生其他八法,而“生”不能自生,随相的“生生”,只能生本相之“生”一法。《俱舍论》卷五颂云:“此有生生等,于八一有能。”释云:“随相生生,于九法内,唯生本生。”住、异、灭相,亦同此理。犹“世世”。如:生生世世。
作语助。
如:活生生;怯生生。
上一篇:生涩
下一篇: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