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机器殖财养民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684页(535字)

薛福成(公元1838年~1894年)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

近代着名思想家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着有《庸庵全集十种》等。他在消费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他积极主张引进和发展西方的机器工业,提高国家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扩大社会就业,以解决人口增长与社会消费水平下降的矛盾。

他指出,中西比较,西洋富而中国穷,人们往往认为是中国人多所造成。其实,欧洲各国统计合算,每平方公里居48人,说明欧洲人口密度大大高于中国,而土地肥力也不及中国,然而为什么欧洲人多而富,中国相比之下人少而穷呢?原因就在于中国生产力水平低,消费品生产少所致。

为此,他积极主张引进和发展西方的机器工业,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兴交通,吸收大批无业人口就业,解决社会的消费问题。他指出,每一个矿山,就使成千上万的人获得求生存的机会,如同得万亩良田一样。

广开诸矿,就如“多扩良田”而使“穷民有衣食之源”。

机器养民论,表现了薛福成主张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消费的思想。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助于改进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