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541页(6884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特点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属中医学“春温”、“温疫”范畴。

〔病因病机〕

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存在于病人、带菌者的鼻咽部以及病人血、脑脊液和皮肤瘀点中,对外界抵抗力弱,对消毒剂敏感。

该菌自上呼吸道侵入,在鼻咽部繁殖成带菌状态或产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再侵入血液,成为菌血症,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引起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乃感受温疫时邪所致。邪热入里则表里俱热卫气同病。温邪炽盛,内迫营血,逆传心包,邪陷厥阴,甚者内闭外脱。

〔西医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经空气传播,可呈散发或大、小流行。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天。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分普通型、轻型、慢性、败血症型和暴发型。

1.普通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无症状,部分可有上呼吸道炎症,如咽痛、鼻咽部充血、分泌物增多。

(2)败血症期: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和呕吐、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主要特征是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疱。

(3)脑膜炎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2.轻型:仅出现皮肤粘膜瘀点,无其他症状,是因暂时菌血症造成,大多不治自愈。

3.慢性败血症型:少见,多为成人,病程迁延,以间歇性发热、皮疹、多发性关节痛为特征。狂躁、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1~2天进入谵妄和昏迷,2~5天进入恢复期。

4.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1)休克型:主要特征为循环衰竭,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且常有DIC。

(2)脑膜脑炎型:主要特征为突出的脑实质受损征,部分病人发展为脑疝。

(3)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两型的表现,极严重。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1)白细胞:总数多在(10~20)×109/L左右,中性粒细胞占80~90%。也有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降低,多属重症,预后较差。

(2)血小板:暴发型的休克型常显着降低为(80~90)×109/L以下;有DIC者可呈进行性减少。

2.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1×109/L,多形核细胞>80%~90%;蛋白显着增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也降低。培养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

3.细菌学检查

(1)瘀点涂片:用针刺破瘀点挤出少许组织液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细菌。

(2)血培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采血,可提高阳性率,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

(3)鼻咽拭子:同样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抗原检测: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血、脑脊液中脑膜炎双球菌特异性抗原,可早期快速诊断。

(2)特异性抗体检测:取患者早期和恢复期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病程中升高4倍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1.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常有原发的感染灶,多无明显季节性,瘀点瘀斑少见。确诊主要靠脑脊液细菌涂片,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

2.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季节性,以昏迷惊厥为主,皮肤粘膜无瘀点;脑脊液清亮或微混,白细胞很少>0.5×109/L,糖、氯化物正常,细菌阴性,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卫气同病

发热恶寒,头痛呕吐,无汗,口渴咽干,嗜睡或烦躁,颈项略强,舌质红,苔黄白或薄黄。

二、气营两燔

壮热唇干,头痛如劈,神昏谵语,呕吐频繁,惊厥,囟突目赤,皮肤瘀斑,舌红赤,苔薄,脉洪数。

三、内闭心肝

壮热,狂躁,头痛剧烈,频繁抽搐,神昏谵语,四肢厥冷,呼吸不匀,舌质红绛,苔黄干,脉弦数。

四、阳气暴脱

高热突然下降,面色苍白或青灰,肢体不温,冷汗淋漓,神志模糊,皮肤花纹,紫斑大小不一,唇甲青紫,舌质淡,苔白,脉微细欲绝。

〔治疗〕

一、普通型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昏迷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褥疮和角膜溃疡等。

2.对症治疗

(1)高热、头痛:可用物理降温或服解热镇痛剂。

(2)烦躁或惊厥:可予10%水合氯醛50mg/kg,每次口服或肌注安定0.1~0.3mg/kg。

3.病原治疗

(1)磺胺类:仍为治疗流脑首选药,轻、中度病人可以应用。

常用磺胺嘧啶(SD)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TMP)。剂量及用法:婴幼儿口服SD150~200mg/(kg·d),儿童100~150mg/(kg·d),分4次,每6小时服1次,每日最大量6g,同时服等量碳酸氢钠。若病情较重或呕吐不能口服者,可用磺胺嘧啶钠肌注或静点,剂量100~150mg/(kg·d),分2次,全日总量不超过4g。静滴时需先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浓度,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静滴。SMZ-TMP按每日50~60mg/kg,分2次口服或肌注。也可与SD合用,剂量SD75~100mg/(kg·d),SMZ-TMP75mg/(kg·d),分二次给药。

(2)青霉素:对磺胺药过敏者,有肝肾功能损害者或为耐磺胺菌株所致流脑应选用青霉素治疗。单独使用剂量为15~20万单位/(kg·d),分4次肌注或静点。

(3)氯霉素:用于对磺胺、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口服60~80mg/(kg·d)肌注40~50mg/(kg·d),因其毒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疗程5~7天,并注意定期检查白细胞。

(4)不能应用上述三种药物者,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等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二、暴发型

1.暴发休克型

(1)扩充血容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最初半小时快滴300ml,然后根据休克纠正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并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的给药原则。

(2)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纠正中重度酸中毒,可按如下公式计算用量:

5%碳酸氢钠用量=-BE×kg×0.5

先用1/2~2/3量再根据血气测定决定用量。

(3)改善微循环

①山莨菪碱(654-2):早期每次1mg/kg,晚期或重症2~3mg/kg,直接静注每隔10~15分钟1次,直至面色潮红,呼吸循环好转,然后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②多巴胺:每分钟6~10μg/kg静滴可轻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并使全身血管扩张。

(4)抗凝和抗纤溶亢进:需同时进行。

①抗凝剂主要用肝素:用量每次100μ/kg,首次静推,以后静点,4~6小时1次,一般不超过24小时。开始应用肝素后即应输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②抗纤溶主要用6-氨基己酸,在首次给予肝素后注入,每次1~2g,可静注或肌注,以后每4~6小时继肝素之后注射,待休克好转、出血点不再增加时停用。

(5)激素:目前多用氟米松,每日0.3~0.5mg/kg,第一次可在抗生素前15分钟左右静注,至休克控制后及时停用。

2.脑膜脑炎型:除病原治疗外,治疗重点在于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症状,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

(1)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g/kg,每4~6小时快速静推或静滴(心脏功能良好者),两次间隔期间用50%葡萄糖静注。

应用以上脱水疗法时应注意:

①适当限制全日输入液量,以不超过1200ml/m2为宜,使患儿保持轻度脱水状态。

②脱水剂用至颅内压增高症状好转时,逐渐减量直至停用,不可骤然停药。

(2)重症颅压增高或合并脑疝可用30%尿素溶液1~1.5g/kg·次快速静滴,但其副作用较多,一般只用1~2次,用药后4~6小时为防止脑水肿反跳,可再用甘露醇1次。

(3)呼吸衰竭:可给洛贝林、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同时行人工呼吸,必要时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囊加压辅助呼吸或机械辅助呼吸。

3.混合型:患儿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休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病情复杂,病死率较高,应分析当时具体情况,采用或先补后脱、或先脱后补、或边脱边补等治法。

三、中医分型治疗

1.卫气同病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达邪。

方药:银翘散合白汤加减。

金银花 连翘 丹皮 知母 生石膏 野菊花 甘草

加减:头剧痛加蔓荆子;惊惕加钩藤、蝉衣。

2.气营两燔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地 知母 黄芩 连翘 丹皮 生石膏 山栀

加减:高热惊厥加羚角粉冲服;瘀点瘀斑加紫草、丹参。

3.内闭心肝

治法:清肝熄风,解毒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

羚羊角粉(冲服) 钩藤 野菊花 竹茹 浙贝母 赤芍 生地 黄芩 山栀 生石膏。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抽搐频繁加地、全蝎。

4.阳气暴脱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人参 炙附子 龙牡 丹参 红花 甘草

四、中成药

1.安宫黄丸:每次1/2~1丸,每日1~2次口服,用于气营两燔及内闭心肝。

2.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用于气营两燔及内闭心肝者。

3.参附注射液:每次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或50~10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用于阳气暴脱者。

4.川芎嗪注射液:每日30~60mg稀释后静滴。

五、单方验方

鲜芦根50g,大青叶20g,野菊花30g,板蓝根30g,黄柏15g,黄芩15g,山栀15g,每日1剂水煎服。

六、针灸疗法

高热取大椎、曲池、合谷;抽搐取内关、十宣;兴奋呼吸取人中、十宣、涌泉。

〔预防〕

1.流行季节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2.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加强观察,并予磺胺类药物预防,其剂量为治疗量的1/2,连用3天。

3.特异性免疫预防

国内制备的A群荚膜多糖体菌苗,免疫效果较好,副作用极小,供皮下注射。通常北方地区于10~11月注射,1年后加强1次,保护率可达80%以上。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山豆根等对脑膜炎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大蒜汁、大蒜浸出液及蒜素在试管内对脑膜炎双球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流脑。积雪草其幼芽的水提物有抗脑膜炎双球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处理流脑带菌者。黄柏流浸膏、黄柏煎剂在体内、体外均有一定的抗脑膜炎双球菌作用,临床上用于防治流脑。秦艽含有生物碱、龙胆苦甙、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解热、镇静等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