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人性能达的境界 1970(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385页(9661字)
《人性能达的境界》是马斯洛1969年亲自选定的由已发表过的文章组成的论文集。这是一本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共8篇23章。下面分章一一介绍。
第1章“人本主义生物学探索”。是从作者1968年3月和4月所写的一系列备忘录中摘出的。作者从一个心理学者的角度来谈技术化倾向和人化的生物学。作者认为心理学在当今已被分为3个分离的、互不交流的科学或科学家集团,即:行为主义的、实证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起源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集合了前两派的精华。这一派认为科学技术不能摆脱人的价值倾向,尤其是对生命科学来说更是如此。作者企图建立一个能包容一切心理学派的超坐标的大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的核心便是人而且是具有丰满人性的人,是高度自我实现了的人。而西方那种价值回避的科学模式,虽然曾在排除教会对科学事业的干扰是必要的和合乎需要的,却完全不适于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人的最高潜能只有在“良好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优秀的人一般将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作为成长环境”,而作为人的生物学试金石和前哨侦察员的只能是那些最健康的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相互关联着的,也即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道家形象”,即自主地、不被打扰和控制。人普遍有追求健康、丰满人性的趋势。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两大问题,即“造就好人”和“造就良好社会”。好人就是能同等地被称为自我演化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演化负责的人,自我实现的人。“造就好人”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好人”与“良好的社会”之间是互相反馈,互相需要的,它们彼此是绝对必需的条件。所谓“良好社会”的定义是:根本上的全人种的社会,一个全人类的世界。人的善良程度保持不变,有可能做出某些社会安排,迫使这些人或者趋向恶行或者趋向善行。一个人的好或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和安排。不关心人的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将使社会上的恶人、坏人可能成为更危险的人。人的安全和保障、从属关系、爱、尊敬、自尊、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基本需要的不能满足会引起人们的某些病患和缺失病,或叫神经症和精神病。当今及未来社会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及对科学无条件地信奉而抛开善和恶、正确与错误等价值问题,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
第2章“神经症——个人成长的一种失败”。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只有那么少的人达到了同一性、个性、丰满人性及自我实现呢?为什么人虽有这种可能性而实现者却如此之少呢?作者提出了“熔接词”的概念,即“有些事实和词汇自身兼有规范和描述两种作用”,如“丰满人性”就是这样一个熔接词。所谓丰满人性就是“抽象的能力、运用合乎文法的语言的能力、爱的能力、有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能超越自己等等”。其他的熔接词还有:成熟的、演化的、发展的、发育受阻的、残缺的、充分发挥的、优美的、笨拙的、愚蠢的等等。与“丰满人性”相对的另一个词便是“人性萎缩”,即人的能力和可能性的丧失或尚未实现。这也只是一个程度和数量的问题。不管是“丰满人性”还是“人性萎缩”都有其生物基础和体质基础。一个人对自己生物学条件、气质、能力、愿望、需要、使命、命运的认识更是“人性丰满”实现程度的关键。这种认识也即“内部信号”,而体验空虚的人常常听不到来自内心的这种呼声,这种人只能靠日历、日程表、议程表,靠来自他人的提示和暗示生活。这种人的人性显然是受到了约束的。“约那情结”(Jonah-Complex)是作者提到的另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意思是:人既有改善自身的冲动和实现丰满人性的愿望,又有对自身杰出才能的畏惧,逃避自己的命运或躲开自己的最佳天才,作者曾问到他的研究生的抱负志向,发现他们都不敢成为最优秀的人物。作者把人的这种既趋向又逃避的心态叫做“约那情结”。对自身既趋向又逃避,对那些伟大而成功的人,人们也往往既妒忌羡慕、又自卑自惭。作者在谈到高峰体验的短暂性时说,我们由于不够坚强,所以不能承受过多,“它太震撼、太耗损人了”。发狂的幸福不可能长久承受。“我们的机体太弱,承受不了大剂量的伟大,正如它们太弱不能承受例如长时间的快乐高潮一样。”人必须把握好谦逊和自豪之间的优美整合的分寸,才能实现伟大志向,接受自己的天才,从而解决人的“约那情结”问题。
第3章“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作者对两位老师:本尼迪克特(Ruth Binedict)和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的优秀品质进行追根溯源,从而探究引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如此与众不同?作者设想他们一定有某些超越人的存在,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问题和超越自我实现的问题。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是献身于一项身外的事业、某种他们自身以外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不能还原到任何更终极的东西,也即终极价值,如真、善、美、圆满、单纯、全面等等。作者对自我实现的行为提出了8条途径。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第二,把生活设想为一系列选择过程,一次接着一次地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倒退之分。第三,谈论自我实现的意思是设想有一个自我要被实现出来。第四,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第五,我们迄今所说的都是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是做出成长选择而不是畏惧选择,是倾听冲动的声音,是成为诚实的和承担责任的人。第六,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且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第七,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是喜出望外的心醉神迷的时刻。第八,弄清一个人的底细,他是哪种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对于他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正走向何处,以及他的使命是什么——向一个人自身展示他自己——这意味着心理病理的揭露。所以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问题,是许多次微小进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第4-7章是论人的创造性的。第4章“创造态度”。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性与健康自我实现、丰满人性也许是同一概念。人的创造性的培养方式中艺术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特性是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地对付他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所以作者认为即席演出和灵感是探讨创造性问题的出发点。创造性与伟大的创造成就之间既联系又相区别,由于科学是群体的事业,所以即使科学家也未必具有高创造性,而艺术家的灵感与其伟大作品之间也有巨大的艰苦工作要做。有创造力的人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在创造激情的灵感阶段。他会丢掉过去,不思未来,而仅仅生活在现时之中或沉迷于现在。这时人处于幸福、心醉、欣喜若狂、兴奋昂扬的高峰体验之中。个人处于入迷状态时会集中注意,或沉湎于任何事物,只要它十分有意思足以完全吸引我们的注意。这时人会放弃过去和未来,意识和行动变得异常单纯,意识开始收缩在某一眼前的问题,几乎完全摆脱了他人的影响,出现“我的丧失”,变得忘我。创造性的另一些特征是:畏惧消失,防御和抑制的减轻,变得有力量和勇气,较多肯定而较少否定的态度。出现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信赖态度。它容许暂时放弃紧张和努力、意志力和控制,有意识地对付和尝试以及任随事物发生的道家态度。创造性认知活动的特点是:①存在认知者的整合而不是分裂的,是统一的、一体化的、一个指向的系统化的,是整个人的整体质。②允许探究始发过程,即原始的儿童般的东西的再现。③审美的观察而不是抽象。审美是品味、享受、欣赏、关切而不是干预、侵扰和控制。④最丰满的自发。⑤最充分的表达。⑥人与世界的融合,即“假如你想画一只鸟,你必须变成一只鸟。”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一个创造性的态度。
第5章“创造性——整体论的研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一个总的原则是:任何有助于人向更大心理健康或更丰满人性运动的事物都等于是在改变着整个人。作者试图从系统有机整体的角度探讨人的创造性,而不能用简单的因果方式来解释人的创造性。任何单一的刺激都将会改变整个机体,而改变的机体又会引起生活一切部分的行为改善。创造性可分为一般性(G)和特殊性(S)两个方面能力的组合。作者还提到“创造性”并不一定是普遍受欢迎且有用的东西。有时,创造性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累赘”,“它能成为一种麻烦的、危险的、混乱的事情”,比如火车运行、牙医拔牙。社会分工要求我们听从命令,执行计划,不出意外。所以不能把创造性的作用夸大、神化。同时创造性并不能取代艰辛劳动的付出。再美妙的想法变成有用的东西也得有辛勤的汗水。我们在绝大多数日子里过的仍是常规日子,不是每日都有高峰体验和灵感出现的。能创造的人也是优秀的事务工作者。
第6章是“创造中的情绪障碍”。从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相当刻板的人和相当拘谨的人这一现象开始,作者对创造中的情绪障碍进行了探索。有些优秀科学家虽然有情绪障碍,但仍有成就,是因为他们和别人一起工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小心翼翼工作的结果。这种创造只是次级创造和次级科学而不是始发创造性。人的始发创造性是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多存在于儿童之中。强迫症是情绪障碍之一,其特征是刻板封闭,不能开怀玩乐,看起来相当冷漠,毫无表情但非常有秩序、整洁、准时有条理和有节制。这种人由于害怕自己内心深处的本能渴望,所以对外产生了投射作用,因而变得严谨而刻板,情绪经常处于控制状况。所以这种人往往放弃了他的始发创造性和审美及想象和诗意,而经常表现为善于处世,很现实,按常识办事,成熟,能干大事而害怕温柔、幻想。患强迫症的人简直无法在感情世界中生活,无法恋爱,形成一种有毛病的理性。这种人能适应那种比较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能创造的健康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始发与次级创造两种过程。缺少始发过程的人易有强迫刻板症;缺少次级过程的人则易有妄想症。能将两者结合的人却能自由进退,能倒退而为自我服务的人,能有意倒退的人是真正有创造性的表现。最成熟的人也是最具备孩子气和打趣逗乐的人。
第7章是关于创造性的结束语。结论是:创造性人物实际是任何政治、社会、经济体制都必需的。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培养的方式主要通过非语言的教育,如艺术、音乐、舞蹈等,教导学生正视此时此地,即席创作。
第8章是“事实和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就是将“是”和“应该”等同。“是”的世界变成了“应该成为”的世界,这就是事实和价值的融合。一个人的选择缘于他对事实的判断、分析和对自身本性愿望的了解。一件工作,甚至最沉闷、最单调的工作,只要在原理上是有价值的,就能受到尊崇并成为神圣的,有时为了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也能使最枯躁的工作变得有趣味。事实是动态的,而不只是静态的,它们是有向量的,即既有数量又有方向。事实的这一动力特征和向量性质正是事实与价值融合的契点。“应该性”是由“事实性”所创造的,而且“事实”程度产生“应该”程度。
第9章“存在心理学简说”。这是作者对“存在心理学”所作的系统而简明的阐述。作者从定义开始,论述了“存在”的多种用法、存在价值及以可测形式呈现的、说明存在价值含义的操作定义。“存在”一词有多种用法:①被用来指代整个宇宙、每一存在物、实在的一切。唯一完整的东西是整个宇宙;②指代“内核”,个人的生物本性——他的基本需要、能力、爱好;他的不能再简单化的本性,真正的自我,他的内在的、根本的、固有的本性;③存在意味着“表现一个人的本性”,而不是竞争、努力、紧张、意愿、控制、干预、命令;④可指“人”“马”等等概念;⑤存在能表示发展、成长和变化的“终局”。
存在的价值包括真、善、美、完整、二歧超越等14个方面的特征。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是非干预、非要求的,能在事物自身中得到乐趣;因而能不带狡诈、预谋或任何自私的算计注视对象。真正自由的选择是人内部固有的本性起决定作用,是由摆脱社会压力得到增进的,是由独立人格而不是依附人格作出的选择。
第10章“一次人类价值讨论会的评论”。作者认为,引导人类行动的价值在人和自然实在自身的本性,而且发现这些价值的程序也是自然的。价值只能由人的努力和人的认识去揭露,价值只能是被发现、揭露或找出,而不是被发明、构建或创造。因而“价值”实际上是人内部的心灵科学。
第11章“知者和所知”中谈论的问题主要是人格问题。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许多困难是人内部沟通障碍的副产品。人与世界之间的沟通主要依赖于双方的同型性,世界能传递给人的仅仅是他配得上的。人与人沟通的困难首先是人内部沟通的失败。内部沟通失败最常见的例子是人格分裂,多重人格。人自身中有多重性质,只是有些被排斥和压抑而处于潜伏状态不为人所感受到。人格分裂正是这种控制与防御系统的全面瓦解的结果。你不是什么,你也不能认识或理解什么。人内部沟通的障碍也表现在男女两性关系中。每个人内部也有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协调。一个健康的人正是这两性的和谐发展。自律的倾向是引导自我满足,并与世界争胜,根据的是心灵法则,内在动力。同律与此相反。这二者的和谐会使人变得更完整。我们是什么,我们也只能看到什么。而我们看到什么又倾向于使我们相信它是什么和我们是什么。
第12章“教育和高峰体验”讨论的是人本主义教育观。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科学知识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而不能搞那些虽然是事实却是琐碎无益的东西。而人的心理更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能还原成那些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东西。音乐和性是最易取得高峰体验的途径。此外一切使人感到完美无缺的事物也能引起人的高峰体验,如科学的伟大发现、数学难题的解决等。教育的作用应该使人学会成长,学习向哪里成长,学习分辨好坏,学习分辨合意与不合意,学习选择什么与不选择什么。
第13章“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作者认为传统意义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力主要取决于外在的因素,如为了得到教师的奖赏,赚取学位等。但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应来自内部的兴趣。所以理想的大学里不应有学分、学位、必修课。一个人可以随意学习他想学习的任何东西并如愿以偿,这种教育使人能发现自己的特性。自我同一性的发现就是找出你的真实愿望和特征是什么,并表现出来。学校和教师应该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使命的发现,一个人的命运和归宿的发现。一方面理解你是什么人;一方面要能够倾听来自内部的声音,即发现用自己的生命做什么,揭示一个人将为之献身的圣坛。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教人懂得生活是可贵的。假如生活中没有欢乐,就不值得生活。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看到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此外就是使意识保持清新,使我们能不断地觉察到生活的美妙无穷。再次是必须学会控制冲动。高峰体验含有两种成分,一是感情的欢乐,一是理智的启示。人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是其心中的终极价值或者说是内在价值。
第14章是“社会中和个人中的协同作用”。社会与个人都有高协同与低协同作用之分。在高协同社会里社会制度的建立能超越自私与不自私的两极,超越自利和他利的两极,在那里,仅仅自私也得能得到奖赏。高协同社会是美德有好报的社会,而低协同社会较少规范性,它的社会结构助长彼此对立和对抗的行为。一个人的利益变成征服他人的一种胜利,而非胜利者的大多数人不得不设法迁移。高协同社会有较好的制度保证人们能从他们的事业中彼此受益。高协同社会是财富分布的引流系统,而低协同社会是财富分布的汇聚机制,对富有的再给予,对没有的再剥夺。现代社会是两者的混合协同社会。
第15章“规范社会心理学问题”中总共提出了29个问题。现择其要点予以说明。精选的或非精选的社会问题;多元论承认和利用体质和性格中的个体差异;恶行的问题;不现实的圆满论的危险;如何对待侵犯、敌意、战斗、冲突?男性和女性怎样彼此适应,彼此喜爱,彼此尊重;性和爱情的制度化;最佳领导人的选择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条件最有利于人性的丰满发展等等。
第16章“辛那侬和优美心灵”。作者提出了一个心理维生素的概念。主要指安全、无焦虑和恐惧,在感情上必须有喜爱你的人;归属于一个团体;受到他人的敬重。此外还谈了责任心的发展问题,新的社会疗法问题,当前的社会革命,心理治疗,自我认识和团体等问题。
第17章“优美心灵管理”中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管理,什么样的奖赏或报酬对人性的健康成长及其较丰满和最丰满的发展有益?“优美心灵管理”不是用来更有效地操纵人们以求达到非他们自身所需要的目标。满足的条件有有意义的工作,担负责任,创造、公平和正义,需要进行有价值的活动,而不是仅仅以金钱作为“报酬”。
第18章“低级怨言、高级怨言、超级怨言”。作者认为,从一个人的怨言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需要、渴求和希望的水平和动机水平。低级需要没得到满足就相应出现低级怨言,而高级需要涉及的是尊严、自律或自立、价值感、成就感等,这些没得到满足便会出现所谓的高级怨言。有闲心在真相、诚实这一超越性需要水平上发怨言的人严格过着一种水平非常的生活。总之人总是要抱怨的。不论人得到什么满足,都不能设想他们会完全满意。人总是能够把不论什么满足、幸福、幸运塞进自己怀里的。得到之后只会有片刻的极度欢乐,接着便忘掉,以后又出现新的不满足。一个人不会满足已有的条件而只会盯着未有的条件。
第19章“简论单纯认知”中区分了无知的单纯和聪明的或老练的单纯。儿童的具体感知和他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也和自我实现的成年人不同。儿童还没有还原到具体;他也还不曾长成到抽象。他的单纯是因为他无知,这和聪明的、自我实现的、年长的成人的“第二次单纯”是非常不同的。因为成年人了解缺失领域,了解整个世界,一切它的罪恶、它的竞争、贫困、争吵和眼泪,但又能上升到所有这一切之上。通过缺陷,或在缺陷中,他能看到完美。第二次单纯其实已不单纯了,知识与成熟都是不可逆的,人不可能再回去。
第20章“再论认知”先是对存在认知和缺失认知的特征在19个方面作了比较。这19个方面表现在宇宙观的存在认知的整体,完全,自足,统一及缺失认知的部分、不完全等特征的不同。接着论述了“单纯认知”、“有创造性的人是单纯的人”。认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是一个虽已成长但仍能像儿童那样观察、思考、或做出反应的人。在“第二次天真”中恢复的也正是这种单纯。
第21章“超越的种种意义”中列举了超越的35种意义,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觉知的丧失、一种忘我的心境;超越个人自己的皮肤、躯体和血流;时间的超越;文化的超越;超越一个人的过去;超越自我自私,自我中心等等;超越基本需要;超越他人的意见;超越自身的软弱和依赖性;超越当前的情境;对消极事物的超越;超越空间;对努力和力争的超越;超越人的局限,不完善,缺陷,和有尽头;超越个人自己的信条或价值体系或信念体系。总之,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又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
在第22章“Z理论”中,作者引用麦格雷戈的X、Y理论来说明超越自我实现的人即Z理论。X理论是非健康的人,Y理论是仅仅健康的“自我实现者”,而超越自我实现者生活在Z理论的水平。这“XYZ”理论同处于一个连续的系统中。超越者比仅仅健康者有24个方面的不同,主要有:超越者的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诗人艺术式的存在语言;既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初次相遇时几乎立即达到亲密相交和互相了解的程度;对美更敏感;对世界的看法更倾向整体论;协同倾向的增强;不仅可爱而且可敬;更容易成为创新者,新事物的发现者;表面不愉快,实际上入迷,体验的是更高度的“愉快”;更能接受“怪人”和“刺头”从而发现有创造力的人才;更能谅解恶;更容易认为自己富有才华;更多目的体验和入迷体验;越过矛盾的心理状态。
第23章是“超越性动机论:价值生活的生物根源”。什么是超越性动机呢?即基本需要已经得到适当满足,现在是以另外的高级方式受到激励的动机,就是超越性动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他们的归属,情感,受尊重和自尊都已得到满足,他们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岗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并有适当的价值感和自尊。这种人是在表现而不是在争取,他们是自发的,自然的,比他人更从容自如。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是①没有疾病;②基本需要有充分满足;③能积极运用他的能力;④受到某些价值观念的激励,那是他所追求,探索,并甘愿为之献出忠诚的。所有这样的人都献身于他们身外的“某项任务,号召,事业,或热爱的工作,某一自身以外而又大于自身的奋斗目标,某一非个人的事业”。内部的要求和外部的要求一致,“我需要”和“我必须”一致。它们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责任。工作和娱乐的两歧化已被超越;报酬,业余爱好,休假等必须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说明。这个人是世界上最适合这一特定工作的人,而这一特定工作是世上最适合这一特定人的工作,最适合他的才华、能力和爱好。他是为它准备的,它也是为他准备的。他的娱乐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娱乐。这种热爱事业的人往往能和他们的“工作”打成一片,并使工作成为他们自身的一个规定性特征,工作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工作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工作之外的其他目的。而发展水平较低的人似乎更经常地利用他们的工作达到低级需要的满足,出于习惯把工作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内在价值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在性质上是类似本能的,它们的作用是:①避免疾病;②达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成长。价值生活是人类生物学的一个方面,是和“低级的”动物生活处在同一的连续系统上,它因而很可能是遍及全人类的,超越文化的,尽管它必须由文化促进才能实现,才能存在。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区别存在领域和缺失领域,并承认在这两种水平上的语言差别,是有一定的教育上的和治疗上的好处的。人“内在的良心”和“内在的有罪感”有终极的生物根源。许多最终的宗教职能可以由这一理论结构出发而臻于完善。
此外,该书还有五个附录,包括书评、青少年犯罪、需要的判断标准及马斯洛的文献目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