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军事学名著提要》第55页(36973字)
资产阶级战争学说经典——《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e Von Clausewilz,1780~1831),出生于普鲁士王国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税务官家庭。他还不满12岁时,就被父亲送进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当士官生。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法国作战时,年仅13岁的克劳塞维茨参加了围攻美因兹城等战斗。1795年,普鲁士与法国媾和后,克劳塞维茨随部队调至卫戍地诺伊鲁平。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战史和最新出版的军事论着。1795年,15岁的克劳塞维茨被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送柏林军官学校深造,因成绩优异,深得时任该校校长的沙恩霍斯特的赏识,毕业后担任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1806年,他随奥古斯特亲王参加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与亲王一起被法军俘虏,次年获释回国。1808年,就任普鲁士国防部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推行改革。1810年调任柏林军官学校少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后来的国王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当时的讲授提纲成为《战争论》的幼芽。1812年,克劳塞维茨因对国王臣服于拿破仑的政策不满,愤然加入俄军,历任沙皇军事顾问富尔的中校副官、师后勤补给官、骑兵军参谋长、俄德军团总参谋官等职,并参加了1812年俄军打败拿破仑的战争。在着名的博罗迪诺会战中,以骑兵军参谋长职立下战功,荣获沙皇金质佩剑奖。还担任过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谈判,说服参加侵俄的普军司令约克率部2万倒戈。1813年,任俄普联合军团的参谋长,参加莱比锡大会战,因作战有功晋升少校。次年,重返普鲁士军队。1815年,出任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林尼会战和进军巴黎。同年秋,任莱茵军团参谋长,并着手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研究。1818年调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晋升少将。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同年8月任第二炮兵监督部总监,12月又调任军团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因患霍乱病逝于布勒斯劳。
克劳塞维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欧洲工业革命、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发生的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实践,宣告了封建专制主义陈腐落后的旧战争学说的彻底破产,在军事上引起了巨大变革:它废除了旧军队实行的雇佣兵制,实行了全民征集制,使民众得以广泛参战;将步兵、炮兵和骑兵混合编组到新成立的军、师中,加强了兵种之间的协同,提高了军队独立作战的能力;打破了从贵族中选拔将帅的传统观念,解除了对士兵的体罚制度,使军队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减轻了庞大的行李辎重,实行就地征集补给等以战养战的方针,使军队的机动力大为提高;摒弃落后的线式战术,推广和运用散兵战术,适应了新的作战特点等。
克劳塞维茨虽然在政治上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长期与拿破仑为敌,但又亲眼目睹了欧洲封建统治阶级的衰败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并通过亲身经历的战争实践,看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的巨大影响。早在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期间,克劳塞维茨便不仅潜心钻研了战略战术、军事地理、炮兵、筑城、战史等军事学科,而且还广泛涉猎了数学、逻辑学、历史、文学等学科,尤其爱听当时柏林有名的教授基瑟韦特讲哲学。在该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期间,参加了沙恩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活动,继续听基瑟韦特教授讲授哲学,并致力于研究军事、哲学、历史和文学着作,撰写和发表了一些论及军事、政治等问题的文章。在担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时,其讲授提纲已初步勾勒出其战争学说的大致轮廓。特别是1818年担任柏林军官学校的校长之后,他更是根据自己的作战经历,悉心研究了历史上130多个战例,致力于《战争论》的着述工作。起初,克劳塞维茨只把战略的主要问题写成简短的、格言式的篇章,继而通过系统研究战争史例,写出一批有关战史研究的成果及评论。之后,他又用战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充实战争理论的内容,力求把《战争论》系统化,“写一部不是两三年后就会被人遗忘,而是对此有兴趣的人经常翻阅的书”。不料,1830年春,克劳塞维茨被调到炮兵部门工作。于是,他将未经最后修改的3000多页《战争论》手稿分别包封起来,贴上标签,准备以后再作修改。可惜,霍乱夺去了克劳塞维茨的生命,使其修改《战争论》的愿望未能实现。克劳塞维茨死后,他的妻子玛丽陆续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关于战争和战争指导的遗着》共10卷,第1~3卷就是《战争论》,其余各卷主要是对战史的研究和评论。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着作,但由于克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总结当时战争发展的新经验,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在军事上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发展。《战争论》全书分3卷8篇124章,共约70万字。作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奠基之作,该书的内容极为丰富,对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防御、进攻、战争计划等诸多方面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
本篇包括第一章“什么是战争”、第二章“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第三章“军事天才”、第四章“战争中的危险”、第五章“战争中的劳累”、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第七章“战争中的阻力”、第八章“结束语”。全篇围绕着战争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从军事哲学的高度对战争进行了分析。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暴烈性。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内,战争暴力趋向极端,其表现是: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解除敌人武装或打垮敌人,使敌人无力抵抗,始终是战争行为的目标;要想打垮敌人,就必须根据敌人的抵抗力,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而在现实战争中,暴力趋向极端的倾向将被修正。这是因为: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而是一系列连续的行动,力量不可能全部同时使用;战争的结局不是绝对的,失败可以视为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二是概然性。战争是概然性的计算,它经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接触,因此,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赌博。但是,战争不是消遣和娱乐,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三是从属性。社会共同体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因此,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另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像的。一切战争都可看做是政治行为。由此可见,第一,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战争看做是独立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做是政治的工具,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不致和全部战史发生矛盾,才有可能对它有深刻的理解;第二,由于战争的动机和产生战争的条件不同,战争必然各不相同。因此,政治家和统帅应该首先作出的最重大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判断,是根据这种观点正确地认识他所从事的战争,他不应该把那种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战争看做是他应该从事的战争,也不应该想使他所从事的战争成为战争的战争。
总之,战争是上述三个方面的三位一体。其中,第一个方面主要同人民有关,第二个方面主要同统帅和他的军队有关,第三个方面主要同政府有关。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目的
战争既然是迫使对方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所追求的目的必然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这是从战争的纯概念中推出来的抽象的战争目的。打垮敌人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敌人的军队必须消灭;二是敌人的国土必须占领;三是敌人的意志必须征服,即必须迫使敌人签订和约。使敌人无力抵抗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在现实中,虽有许多场合追求的目的同它非常接近,但不是到处都有它的地位,因此,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当作一个定则。
在现实战争中,达到战争目的的方法很多,如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人地区、破坏敌方的同盟、为自己建立新的同盟、疲惫和消耗敌人的力量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一种方法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战斗是战争中惟一有效的活动。在战斗中,消灭同我们对峙的敌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消灭敌人军队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是一切行动最基本的支柱,一切行动建立在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基础上,消灭敌人军队始终是一种比其他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同其他各种手段比较起来,消灭敌人军队具有较大的价值。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这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可以导致单纯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等待歼灭性行动。等待不应该是绝对的忍受,消灭正在同自己作战的军队,也可以作为目标。在战争中,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最高法则。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目的。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
军事天才是擅长军事活动的高超的精神力量,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的结合
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具备的首要因素。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具有一定体力和精神力量素质的人,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须有健全的智力引导。战争是充满不确定的领域,在这里首先要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辨明真相。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天地,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并扰乱事件的进程。要想不断战胜意外事件,必须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在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前者称为眼力,后者就是果断。果断是勇气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表现,但它不是敢于冒肉体危险的勇气,而是敢于负责的勇气,也就是敢于面对精神危险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从智力中产生出来的,因此,通常称为有智之勇。只有通过智力认识到冒险的必要而决心去冒险,才能产生果断。
要想在充满危险、劳累、不确定和偶然性的困难重重的战争气氛中确有把握地顺利前进,就需要在感情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根据这些力量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把它们称为干劲、坚强、顽强、刚强和坚定。干劲表示引起某种行为的动力和强度。这种动力可能来自智力上的认识,也可以来自感情的冲动,但要想发挥巨大的力量,感情的冲动是不可缺少的。坚强是指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持续打击的抵抗力。人们对猛烈的打击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可以仅仅来自感情力量,但顽强却还要更多地依靠智力的支持。刚强是指在最激动或热情奔放的时候也能够听从智力支配的一种能力。它能使刚强的人在热情奔放时仍能保持镇静而又不损伤热情,通过这种镇静,智力的支配作用就得到了保证。所谓坚定,或者通常所说的有性格,是指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管这种信念是根据别人的或自己的见解得出的,还是根据某些原则、观点、灵感或智力活动的结果得出的。还应具有地形判断力。所谓地形判断力就是对任何地形都能迅速形成正确的几何观念,因而每次都能容易地判明方位的能力。显然,这是想像力的作用。
在军人必须具备的智力和感情力量当中,智力到处都是一种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不管军事行动从现象上看多么简单,但是不具备卓越智力的人,在军事行动中是不可能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要使整个战争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局的战争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达到光辉的目标,就必须对较高的国家关系有远大的见解。在这里,军事和政治就合而为一,统帅同时也就成为政治家。
构成战争中气氛的诸因素:危险、劳累、情报和阻力
在战争危险的环境中,一个人只具有普通的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而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战争中的危险是战争中的阻力。
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智力活动和消磨感情力量的许多因素之一,它像危险一样,也是产生阻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它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它很像弹性物体,弹性物体的阻力是很难计算的。
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多数是相当不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在这里,必须遵循概然性的规律。
在战争中一切都很简单,但最简单的事情也是困难的。这些困难积累起来就产生阻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对这种阻力是不具有正确的概念的。在战争中,由于受到预先考虑不到的无数细小情况的影响,一切都进行得不理想,以致原定的目标远远不能达到。只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才能克服这些阻力,粉碎各种障碍。战争带来的危险和它要求人们忍受的劳累会使阻力大大增多,因此必须把危险和劳累看做是产生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了克服阻力,要求指挥员除了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外,还需要具有其他一些非凡的精神素质。
危险、劳累、情报和阻力,是构成战争气氛的因素,是妨碍一切活动的介质。减轻阻力的润滑油只有一种,就是军队的战争锻炼。锻炼能使身体忍受巨大的劳累,能使精神承受极大的危险,能提高判断力,能取得沉着的宝贵品质。在平时,可以通过演习提高部队克服阻力的能力,还可以招聘有战争经验的外国军官指导训练,或派自己的军官到他们那里去熟悉战争。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
本篇包括第一章“军事艺术的区分”、第二章“关于战争理论”、第三章“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第四章“方法主义”、第五章“批判”、第六章“关于史例”。全篇说明了战争理论的范围、任务和建立理论的主要方法,强调建立包括精神要素在内的活的理论。
战争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战争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是战争准备的活动;二是战争本身的活动。战争理论是研究如何使训练好了的军队达到战争的目的,它不研究军队的建立、训练和维持等活动。前者属于战争本身的活动,后者属于战争准备的活动。战争理论也叫做狭义的军事艺术。狭义的军事艺术又分为战略和战术,战略是研究战斗的运用,战术则研究战斗的方式。
战争理论应根据军事活动的特点来建立,这些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精神力量及其作用。精神力量包括敌对感情、功名心、统治欲和其他激情,以及勇气、指挥官的智力等,它们对战争有极大的影响。二是活的反应。任何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一些类似的情况,决不能把特殊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在军事活动中更多地依靠才能,较少地运用理论上的规定。三是一切情况的不确实性。战争的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和幸运解决问题。因此,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它应该培养未来指挥官的智力,指导他们自修,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不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
战争理论只能面向经验,根据战史所提供的战例进行研究。在战争中,人们的精神不断起着反应,客观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把全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能随时随地定下必要的决心。他的知识必须同思想和实践完全融为一体,变成真正的能力。战争不属于技术或科学的领域,而属于社会生活的领域。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战争像贸易,贸易也是人类利害关系和活动的冲突。然而,更接近战争的是政治,政治也可看成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贸易。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战争处理的既是活的又是有反应的对象,因此,机械的思维方法不适用于战争,力图从战争中找出类似从死的物质世界所能找出的那些规律,总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错误。战争是可以阐明的,它的内在联系也是或多或少可以弄清楚的。
认识深藏战争事件之中的神秘联系
方法是从许多可能的办法中选择出来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方法主义则是根据方法,而不是根据一般原则或个别细则来决定行动,它是根据各种相似情况的概然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一般情况的真理。方法主义的优点是,反复运用同一种方法,在指挥上可以达到熟练、精确和可靠的程度,从而减少战争中的阻力,使机器便于运转。
批判就是把理论上的真理应用于实际的战争事件。批判的任务,就是探讨原因产生了什么结果,手段是否同目的相适应。批判应以理论为基础,但又不应把理论当作衡量一切的法则和标准,而只应把它们当作判断的依据。批判应力求全面,必要时应考察到最终目的;应站在高、低不同的立足点上考察;不仅应检验已经使用的手段,还应检验一切可能使用的手段;不仅应提出较好的打法,还应有充分的根据。凡是深藏于事物之中的神秘联系,凡是人的智力所不能确定的东西,都应根据结果进行判断。批判时要避免使用隐晦不明的语言,而应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楚明白的观念。
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史例在经验科学中最有说服力,尤其是在军事艺术中更是这样。注意正确地运用史例和防止滥用史例是很重要的。运用史例有四个着眼点: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用史例帮助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用史例说明自己的论点;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实或列举若干史实吸取某种教训。大家都熟悉和经过研究的最近的战史,是选择史例的最好的来源。年代较远,甚至古代的史例并不是绝对不能利用,但应反对援引古代史例的癖好。
第三篇 战略概论
本篇包括第一章“战略”、第二章“战略要素”、第三章“精神要素”、第四章“主要的精神力量”、第五章“军队的武德”、第六章“胆量”、第七章“坚忍”、第八章“数量上的优势”、第十章“诡诈”、第十一章“空间上的兵力集中”、第十二章“时间上的兵力集中”、第十三章“战略预备队”、第十四章“兵力的合理使用”、第十五章“几何要素”、“第十六章“军队行动中的间歇”、第十七章“现代战争的特点”、第十八章“紧张与平静”。全篇主要论述了战略及其构成要素,着重强调精神要素和数量优势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战略与战略要素的区分
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它规定战争目标,拟制战争计划,拟制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在拟制计划时,理论将为战略服务,理论将阐明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突出那些少数作为原则或规则的东西。在论述战略时,应阐明最重要的战略因素,方法是先谈各个部分,然后谈整体,最后以整个军事活动的联系,既战争计划和战局计划作结束。
战略要素,可区分为几类: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精神素质及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属于第一类;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属于第二类;作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属于第三类;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属于第四类;一切补给手段等属于第五类。
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精神要素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同推动和支配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中能像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把它们分解开。其中,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历史最能证明精神要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的作用,这正是统帅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宝贵、最纯真的精神养料。
主要的精神力量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对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都不要轻视。武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这种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个事业,通过训练使自己能够确实而敏捷地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遍人变成称职的军人。
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应是:在极猛烈的炮火下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远不为想像中的危险所吓倒,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寸步不让,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指挥官的尊重和信赖,在困苦和劳累中能像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体力,并把这种劳累看做是制胜的手段。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武德从两个来源产生:一是军队经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很多胜利;二是军队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只有在不断活动和劳累困苦的土地上,武德的幼芽才能成长,而且只有在胜利的阳光下才能成长。
胆量这一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极大危险的可贵力量,在战争中应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有效要素。对军人来说,胆量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是真正的创造性的力量。智力和认识力受胆量的鼓舞越大,它们的作用就越大,眼界也就越广阔,结论也就越正确。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
一个统帅,长期的战争经验能使他具有对具体现象迅速作出估计的能力,高度的勇敢和内心的紧张能使他像岩石抗拒波涛的冲击一样抵御住这些感受。谁在这些感受面前让步,准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在实现自己的意图时,只要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否定这个意图,就十分需要有坚忍精神来同这些感受对抗。
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战斗,这取决于军队的绝对数量和使用军队的艺术。即使不能取得绝对优势,也要巧妙地使用军队,以便在决定性地点上造成相对的优势。要取得相对的优势,也就是在决定性地点上巧妙地集中优势兵力,就往往必须准确地选定决定性地点并使自己的军队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决心为了主要的东西不惜牺牲次要的东西。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做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
出敌不意是取得优势的手段,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敌人陷于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会成倍地扩大胜利。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软弱和松懈是不能达到出敌不意的效果的。出敌不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只有能够左右对方的人才能做到出敌不意,而只有行动正确的人才能左右对方。
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使他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以诡诈为基础的。诡诈在战略上只起很少作用,对统帅来说,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为必要,更为有用。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使用诡诈。
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然后在决定性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而任何分散和分割兵力都只是例外。
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而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越多越好,因此,必须同时使用现有一切可以使用的兵力。我们要阐明的准则是: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该同时使用,而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就越好。
预备队有两个不同的使命:第一是延长和恢复战斗,第二是应付意外情况。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条件下,可以保留一定兵力的战略预备队。战略预备队的使用越广泛,其必要性就越小,好处就越少,带来的危险就越大。在主力决战中,全部兵力必须都使用进去,把现有军队组成的任何预备队留在主力决战以后使用都是荒谬的。决不应该也不允许为了挽回败局而预先保留预备处。应经常注意使所有兵力都发挥作用,随时随地注意不把任何一部分兵力搁置不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有而不用比用而不当更为不好。
第四篇 战斗
本篇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现代会战的特点”、第三章“战斗概论”、第四章“战斗概论(续)”、第五章“战斗的意义”、第六章“战斗的持续时间”、第七章“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第八章“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第九章“主力会战”、第十章“主力会战(续)”、第十一章“主力会战(续)”、第十二章“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第十三章“会战失败后的退却”、第十四章“夜间战斗”。全篇主要说明了战斗的性质、目的和主力会战的原则。
战斗的性质和目的
战斗这种真正的军事活动,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效果有时直接地有时间接地体现着整个战争的目的。战斗本身的部署属于战术范畴。
战斗是真正的军事活动,其余一切活动都是为它服务的。战斗的目的是消灭或制服敌人,而敌人就是在具体战斗中和我们对峙的军队。现代战争是由大的和小的、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无数战斗构成的。在战略范围内,可以把一切军事活动都归结到战斗上。战斗不论大小,都有从属于整体的特殊目的。消灭敌人和制服敌人只应看做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所谓制服敌人,永远只能是消灭他的军队,不论是用杀伤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不论是全部彻底地消灭它还是只消灭它的一部分,使它不愿继续作战。因此,只要撇开各个战斗的一切特殊目的,就可以把全部地或部分地消灭敌人看做是一切战斗的惟一目的。消灭敌人军队不仅在整个战争中,而且在各个战斗中,都应看做是主要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原则。
消灭敌人军队在战争中永远是最主要的。任何战斗都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流血的方式和破坏的方式进行的较量。最后谁在这两方面剩下的力量最多,谁就是胜利者。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同时,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是确实可靠的。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敌人火炮等方面,胜利者所获得的利益永远不会从账本中勾销,它是真正的战利品,是衡量胜利的尺度。战斗胜利包括三个要素:1.敌人的物质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2.敌人的精神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3.敌人放弃自己的意图,公开承认以上两点。
消灭敌人军队当然是一切战斗的目的,但可能有其他一些目的同消灭敌人军队结合在一起,甚至还占主要地位。因此,必须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目的,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手段。除消灭敌人军队以外,占领一个地方和占领一个目标也可能是一次战斗的总的任务。可列表如下:
进攻战斗
(1)消灭敌人军队
(2)占领一个地点
(3)占领一个目标
防御战斗
(1)消灭敌人军队
(2)防守一个地点
(3)防守一个目标
必须在进攻者的第三种目的以外再加上第四种目的——诱使敌人采取错误的措施。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佯攻。在主力会战中,消灭敌人军队总是首要目的。
战斗的持续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战斗的一种次要的、从属的成果。对胜利一方来说,胜利来得越快,效果也就越大;对失败一方来说,失败来得越迟,损失也就越小。想通过战斗的持续时间达到某一目的,必须考虑兵力的数量、兵种的比例和配置等情况。
任何战斗的胜负都不是在某一个时刻决定的,在任何一次战斗中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时刻,对胜负的决定起着主要的作用。过了那个时刻,即使用一支相当大的生力军也不能扭转战斗的不利局面。判定这个时刻的根据有三:1.战斗的目的是夺取一个活动的目标,对方已丢失这个目标;2.战斗的目的是占领一个地点,对方已丢失这个地点;3.在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场合,胜利的一方不再处于松散和某种软弱无力的状态,失败的一方逐次使用兵力已经没有益处。
迫使敌人进行战斗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包围,使敌人不能退却或退却十分困难;第二是奇袭。但在现代条件下,这两种手段或不起作用或很少起作用。
主力会战的基本原则
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是为了争取一个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全力以赴的斗争,是战争的真正的重心。主力会战的显着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立性比任何其他战斗都大。除非兵力十分不足,否则就决不应由于个别原因而放弃主力会战。现代会战的特点是,会战过程中的一切不幸和损失都可通过生力军来补救,因而只要还有优势的预备队,就不应放弃会战,而一旦己方的预备队比敌方的预备队少了,就不宜再顽固地坚持会战。
主力会战的胜负,给失败者和胜利者带来的精神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这种影响会使物质力量受到重大的损失,而物质力量的损失又反过来影响精神力量,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助长的。人们应特别重视这种精神影响。对失败者来说,它是造成新的损失的直接原因,它不仅仅对军队有影响,对民众和政府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胜利者来说,它能使勇气进一步高涨,这种影响所产生成果的大小,依指挥官的才能和各种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次会战越是成为主力会战,即是说,越是把全部作战力量集中在一次会战中,越是把全部军事力量变成作战力量,越是把全国力量变成军事力量,胜利的影响也就越大。
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通过大会战及其结果实现的,大会战又必须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应该把主力会战看做是战争的集中表现,是整个战争或战局的重心,如同太阳光在凹镜的焦点上聚成太阳的完整的像迸发出极高的热度一样,战争的各种力量和条件也都集中在主力会战中,产生高度集中的效果。主力会战是解决问题的最残酷的方法,虽然它不等于单纯的相互残杀,它的效果更多的是摧毁敌人的勇气,而不在于杀死敌人的士兵,但流血永远是它的代价。如果说流血的屠杀是残酷可怕的,那这只能使我们更加严肃地对待战争,而不应该使我们出于人道让佩剑逐渐变钝,以致最后让人用利剑把我们的手臂砍掉。
只有在大规模的会战中才能决定重大的胜负。统帅越是以真正的战争精神从事战争,越是具有打垮敌人的意识,就越会把一切都放到第一次会战那个天平的秤盘上,希望并力争在第一次会战中夺取一切。主力会战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1.会战所采取的战术形式。只采取正面进攻而不采取迂回的会战,很少能取得大的成果。2.地形的性质。在复杂的地形或山地进行会战,由于进攻力量到处受到削弱,成果较小。3.各兵种的比例。骑兵少,不能举行有力的追击,胜利成果就小。4.兵力的对比。以优势兵力取得的胜利,比以劣势兵力取得的胜利有更大的成果。
只有利用了已经取得的胜利,战略才显得光彩和荣耀。不进行追击,任何胜利都不能取得巨大的效果。追击是从敌人撤出阵地时开始的。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追击时的猛烈程度。追击是取得胜利的第二个步骤,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第一个步骤更为重要。追击分为初步追击和继续追击。初步追击分为三种:第一种,用骑兵进行的追击;第二种,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的追击;第三种,也是最强有力的一种,胜利者倾其整个军队的力量继续向前推进的追击。初步追击通常黑夜到来即停止。继续追击也分为三种:单纯的追踪;紧逼追击;以截断敌人退路为目的平行追击。向失败者退却的目的地进行的平行追击,是最有效的一种追击方法。
在失败的会战中,军队的力最受到了破坏,而精神力量受到的破坏比物质力量受到的破坏更大。在新的有利的情况出现以前进行第二次会战,必将招致彻底的失败,这时应该退却,等待力量的均势重新恢复。退却必须缓慢地进行,必须且战且退,一旦追击者在利用他的优势时超过了限度,就予以大胆而勇敢的反击。伟大的统帅和久经战争锻炼的军人的退却,往往像一只受了伤的狮子退出一样,这是退却的最好的理论。任何分兵退却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也是非常错误的。军队在任何一次失败的会战中都处于削弱和瓦解的状态,这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兵力,并在集中的过程中恢复秩序、勇气和信心。
第五篇 军队
本篇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战区、军团和战局”、第三章“兵力对比”、第四章“各兵种的比例”、第五章“军队的战斗队形”、第六章“军队的一般配置”、第七章“前卫和前哨”、第八章“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第九章“野营”、第十章“行军”、第十一章“行军(续)”、第十二章“行军(续)”、第十三章“舍营”、第十四章“给养”、第十五章“作战基地”、第十六章“交通线”、第十七章“地形”、第十八章“制高”。全篇旨在说明军队的兵力、编成、行军和给养诸方面的问题,即战斗的必要条件。
步兵、骑兵和炮兵兵种在交战中的作用
步兵是各兵种中单独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几个兵种联合作战时步兵是最重要的兵种,其他两个兵种是从属于它的。骑兵和炮兵不足时,可以在作战指挥上通过更高的艺术和更积极的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但这必须以步兵比对方强大作为前提。炮兵比骑兵更加不可缺少,因为炮兵是主要的火力,而且在战斗中炮兵同步兵的关系更为密切。就火力来说,炮兵是最强有力的兵种,而骑兵是最弱的兵种,因此人们应经常考虑:在不致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炮兵可以多到什么程度,骑兵可以少到什么程度,三个兵种如何联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
军队各部分配置的基本要求
军队的战斗队形就是对一支准备作战的军队的区分和配置。各部分的配置,应使派出去的各个部分在运用时既能满足当时的战术要求又能满足当时的战略要求。如果当时已没需要,派出去的各部分就应归回原位。
军事艺术中的变革,总是先从某些有决定意义的行动开始的,并由此逐渐扩展到其他行动上去。一般地考察军队的配置,应把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没有其他特殊目的时,惟一的目的就是维持军队和保障军队的安全。使军队能够存在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使军队能够集中起来进行战斗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应把这两个条件同军队的存在和安全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考虑军队配置,即便于取得给养;便于军队舍营;背后安全;前面有开阔地;可以配置在复杂的地形上,有战略依托点;可以合理地分割配置等。
前卫和前哨既是使战斗具有一定形态和保证实现战术企图的战斗部署,又往往能导致独立的战斗,并配置在距主力较远的地方,因而应看做是战略锁链中的一个环节。军队完成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越长,它的抵抗越是需要根据敌人的特殊部署来加以计划和组织,它就越需要一个比较强大的前卫和前哨。
先遣部队的任务是侦察和迟滞敌人。先遣部队对正面攻击或开始迂回的敌人究竟可抵抗多长时间,主要取决于地形的性质和自己援兵的远近。先遣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阻止敌人的行动,只能像钟摆一样缓和和节制敌人的行动,使我们有可能正确地估计敌人的行动。
行军和宿营时应注意的问题
行军就是军队从一个配置地点向另一个配置地点的单纯的转移。行军须有两个主要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军队要舒适,要避免无谓地消耗本来可以有效使用的力量;第二个要求是运动要准确,军队要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现代军事艺术的一般原则是:在预料可能发生战斗的任何地点,即在真正作战的整个地区内,编组行军纵队时必须使编成的各个纵队能够进行独立的战斗。现代军事艺术规定:军队可以进行有机的区分,各个主要部分都可以看做是小的整体,它们在战斗中能发挥大的整体所能发挥的一切,惟一的差别是小的整体活动的时间较短。行军分为垂直行军和平行行军两种。平行行军又称侧敌行军,侧敌行军时要改变军队各部分之间的几何位置:并列配置的各部分要前后排列,或者相反。
一日行程的标准和走完这一行程所需的时间,应根据一般的经验确定。必须特别仔细地进行计算,必须多留一些时间以便应付那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同时,也应考虑到天气和部队的状况。辎重的减少,会显着增加大小部队在战区内的机动性和轻便性。减少辎重与其说能够增加运动的速度,还不如说能够节省力量。
一次适度的行军并不会使军队这个工具受到什么损害,但是连续几次这样的行军就会使军队受到损害。如果是连续几次困难的行军,那么军队受到的损害自然会更大。在战区内,缺乏给养和宿营条件,道路很坏或破坏严重,军队要经常保持战斗准备,这些都会造成军队力量的过分的消耗,使人员、车辆和被服等受到损失。如果人员要想在战争中进行频繁的行军,就必须做好兵力将遭受大量损失的准备,就必须根据这一情况制定其他各项计划,首先要考虑以后的兵员补充问题。
在现代军事艺术中,舍营又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因为无论是帐篷还是完备的辎重,都不能使军队完全放弃舍营。而厂营和露营,不管改进到何种程度,总不能成为一种常用的宿营方法。如果常用这种方法,军队迟早要发生疾病,因而过早地消耗力量。妨碍军队舍营的情况有两种,即距敌人很近或运动迅速。军队的舍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部分主要任务的舍营,另一种是作为次要任务的舍营。军队必须在能够保证及时到达配置地点的范围内进行舍营。
给养、基地与交通线
在现代战争中,给养的重要性比以前大得多,其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现代的军队一般比中世纪甚至比古代的军队庞大得多;第二个原因更为重要,就是现代战争的内部联系更为紧密,作战的军队必须经常处于战斗准备状态。军队的建立和兵员的补充发生了变化,军队的给养也必然发生同样的变化。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富庶和人口稠密的地区总比在贫瘠和人烟稀少的地区容易取得给养。军队给养问题对作战的方向和形式,对战区和交通线的选择是有普遍影响的。
一支军队从建立它的地方出去作战,不论是进攻敌人的军队或战区,还是到本国的边境设防,都必须依赖并同这个地方保持联系,因为它是军队存在的条件。军队的人数越多,对它依赖的程度和范围就越大。这一地区是军队及其一切行动的基地,同军队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不管基地的作用是大是小,但一般来说对作战是有影响的。如果某一地区或某一方向已经为军队的补充和给养做好了准备,那这个地方必须看做是这支军队的基地。在谈到基地对作战的影响时,必须经常考虑到军队兵力大小这个尺度。
从军队配置地点到军队给养和补充源泉的主要聚集地区的道路,有双重的使命:第一,它们是经常补给军队的交通线;第二,它们是退却路。军队和它的基地是一个整体,交通线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基地和军队之间的联系,应该看做是军队的生命线。作为退却路来说,交通线实际上形成了军队的战略后方,交战双方中哪一方有可能首先切断对方的交通线甚至退路,谁就更能迂回对方。这种迂回也有双重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破坏或切断交通线,折磨和困扰敌人军队,从而迫使敌军退却;另一方面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
地形地貌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地区和地貌同军队的给养有关系,同军事行动本身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论对战斗过程本身,还是对战斗的准备和运用,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地形的作用绝大部分表现在战术范围,但其结果表现在战略范围。
地形对军事行动发生的影响有三方面:妨碍通行、妨碍观察和对火力的保护。这三种影响会使军事行动变得更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和需要技巧。地形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地貌,即地势有高低;其次是有森林、沼泽和湖泊等天然物;最后是耕作造成地形的变化。这三个方面同平坦地不同的程度越大,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就越大。当地形的这种影响达到极点时,统帅对战斗成果所起的作用就会降低,下级军官乃至普通士兵的作用就会相应地提高。
地形同兵种的比例的关系也是重要的。所有通行极为困难的地方,不论山地、森林或耕种地,都不适合使用大量骑兵。密林区不适于使用炮兵,高原的耕作地对炮兵来说不利条件要少一些,而山地最少。在每一种困难的地形上,步兵都比其他兵种优越得多,因此步兵的数量可大大超过一般的比例。
军事学中的许多法宝,诸如瞰制阵地、锁钥阵地、战略机动等,都是以制高为基础的。制高在战略上有三个有利方面:战术上的利益、敌人通行困难和我方便于观察。
第六篇 防御
本篇包括第一章“进攻和防御”、第二章“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第三章“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第四章“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第五章“战略防御的特点”、第六章“防御的手段”、第七章“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第八章“抵抗的方式”、第九章“防御会战”、第十章“要塞”、第十一章“要塞(续)”、第十二章“防御阵地”、第十三章“坚固阵地和营垒”、第十四章“侧面阵地”、第十五章“山地防御”、第十六章“山地防御(续)”、第十七章“山地防御(续)”、第十八章“江河防御”、第十九章“江河防御(续)”、第二十章“沼泽地防御”、第二十一章“森林地防御”、第二十二章“单线式防御”、第二十三章“国土的锁钥”、第二十四章“翼侧活动”、第二十五章“向本国腹地退却”、第二十六章“民众武装”、第二十七章“战区防御”、第二十八章“战区防御(续)”、第二十九章“战区防御(续)”、第三十章“战区防御(续)”。作者在这里强调,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防御不应是消极的单纯抵御,而应该是积极的,要有进攻和反攻。
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防御的概念是抵御进攻。防御的特征是等待进攻。但在战争中,防守只是相对的。防御的这个特征只是在总的方面对防御说的,而不是对其各个部分说的。我方要真正进行战争,就必须对敌人进行还击,在防御战局中可以有进攻行动。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防御的目的是据守。假使使用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就比进攻容易,因为进攻者没有利用的时间防御者都可以利用,防御者可以坐得其利。凡是进攻者由于估计错误、恐惧或迟钝而没有利用的时机,都对防御者有利。在防御战斗中,可采用一切进攻手段而不失去防御的两个优点——待敌之利和地形之利。但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但带有消极目的的作战形式,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运用这种形式时,才不得不运用它。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目的时,就应立即放弃它。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进程。在战争中只把防御所取得的胜利用于抵御,而根本不想反攻,就如同在会战中让纯粹的防守在一切措施中占主导地位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在战术范围内,极有利于取得胜利的只有三个因素:出敌不意、地形和多面进攻。进攻者只能利用第一和第三两个因素的一小部分,而防御者则可以利用这两个因素的大部分和第二个因素的全部。
从现代军事艺术的发展过程看,最初,军队的展开和配置是会战的最主要的事情之一,这通常对防御者十分有利。后来,军队的机动能力的增加,进攻者曾有一个时期取得了优势。以后,防御者设法以河流、深谷和山岭作掩护,又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直到进攻者变得十分机动,十分灵活,能够迂回对方时,防御者才又失去优势。继而,防御者集结军队通常不预先展开,等到进攻者的措施进一步暴露后再采取行动。如果进攻者再发明某种新的有效的方法,防御者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方法。
战略上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攻防的关系是:1.地利。它为防御者占有。2.出敌不意。进攻者具有进行奇袭的有利条件。3.多面攻击。通常只有掌握主动的进攻一方才能进行包围。4.战区的有利作用。它为防御者所占有。5.民众的支持。在大多数场合,防御都能得到民众的支持。6.对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利用。攻防双方一样都拥有它。
进攻者可以根据利弊得失决定是否采取向心进攻,这应看做是进攻的普遍优点。但进攻者只在战术范围才有这种选择自由,在战略范围并不总是有这种自由的。尽管防御者开始运动比进攻晚,但只要它一开始运动,比较集中和处于内线这两个优点比进攻的向心形式对于取得胜利更有决定性意义,而且通常也能起更大的作用。简而言之,向心形式和离心形式的关系大体同进攻和防御的关系相类似。向心形式能导致辉煌的成果,离心形式能比较有把握地取得成果,这两种形式各有长短。但要说明一点,即防御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向心地使用兵力的。
等待是防御的主要特征,也是防御的主要优点。但是,战争中的防御不能是单纯的忍受,所以等待不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防御是由等待和行动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是由等待和行动这两种状态交错构成的。等待和行动(行动常常是反攻,也就是还击)是组成防御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等待,防御就不成其为防御,没有行动,防御就不成其为战争。因此,防御无非是可以更有把握地战胜敌人的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军队防守战区的方式有:1.敌人一进入战区,军队就立即向它进攻。2.军队在战区边沿附近占领阵地,等待敌人出现在阵地面前,然后向敌进攻。3.军队在战区边沿附近的阵地上,等待敌人真正的进攻,并以一部分兵力进行攻击来抵抗敌人的攻击。4.军队退入本国腹地进行抵抗,最后转入反攻。在上述四种场合,防御者都可得到地利,并能利用要塞和得到民众的帮助。防御者所能得到的抵抗方式,将会按上述四种防御方式的次序依次递增,因而防御者的还击力量也会随之增强。
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防御会战中决不能完全没有攻击部分,攻击部分能够而且必然会带来决定胜利的一切效果。在建立在现代战术水平上的防御会战中,防御者应用局部包围来对付进攻者的全面包围,即用自己的军队去包围敌人进行迂回的那部分军队。
进攻者能够利用在性质上同进攻相适应的向心形式作为扩大胜利的手段,防御者也同样可以利用在性质上同防御相适应的离心形式作为扩大胜利成果的手段,这两种手段的价值至少是相同的。应坚信,采取防御的作战形式,取得胜利不仅比较可靠,而且胜利的规模和效果可以同进攻时一样大,只要具备足够的力量和决心,不仅在构成战局的所有战斗的总的成果中是这样,而且在单个会战中也是这样。
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当防御者取得显着的优势时,防御就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如果防御者不自甘灭亡,就必须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反攻。至于应该怎样以及在何时何地开始反攻,当然要根据许多其他条件来决定。应该把转入反攻看做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
防御应具备的条件是:尽可能地准备好一切手段,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有一个行动主动和沉着冷静的统帅,有不怕任何围攻的要塞,有坚强的民众。
支持和有益于防御的手段有:1.后备军。它用于防御要比用于进攻更为适宜。2.要塞。攻防相比,防御能更多地利用要塞之利。3.民众。虽然战区内单个居民对战争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但全国居民对于战争的总的影响决不是无足轻重的。进攻者要使居民尽任何义务都须动用军队,这将消耗大量兵力和增加许多劳累,而防御者在这方面到处占有优势。4.民众武装和民军是一种独特的防御手段。5.同盟者。防御者一般比进攻者更能指望得到外国的援助,防御者的政治、军事状况越健全,就越有把握得到外国的援助。
防御的规则以进攻的规则为根据,而进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根据,这是十分自然和必要的。防御的方法一经确定,进攻就针对它们采取对策;防御研究了进攻所使用的手段,于是又产生了新的防御原则。这就出现了攻防的相互作用,但起点在防御方面。
防御的各种形式
关于要塞防御。要塞的效果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效果,一种是积极效果。积极效果表现在守备部队能够对向要塞接近的一定距离的任何敌人进行攻击。要塞担负的防御使命有:1.作为有安全保障的仓库;2.用以保障富庶的大城市的安全;3.作为真正的封锁堡;4.作为战术上的依托点;5.作为兵站;6.作为弱小的部队或败退的部队的避难地;7.作为抵挡敌军进攻的盾牌;8.用以掩护广大的舍营地;9.用以掩护没有军队防守的地区;10.作为民众武装的中心;11.用来防御江河和山地。
哪里是最自然的进攻点,哪里就是特别应构筑要塞的地方。要塞既可设置在边境附近,也可设置在腹地。只要条件允许,在首都构筑要塞应看做是首要的事情;各个地区的首府和商业中心也需构筑要塞;横贯全国的江河、山脉和其他地形障碍都有利于设置新的防线;有些城市天然地势险要需构筑要塞;某些军事设施也需用要塞掩护。
关于阵地防御。在真正的防御阵地上进行决战时,地点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个地点可以使配置在这里的军队对整个防御起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个地点的地形可作为掩护和加强这一部分军队的手段。前者是战略意义,后者是战术意义。防御阵地应具备的战略作用有:1.使敌人不能从其侧旁通过;2.在保障交通线的斗争中使防御者处于有利地位;3.交通线同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对防御战斗进程应产生有利的作用;4.地形应对防御起有利的作用。坚固阵地是天然条件和人工加强相结合的产物。构筑坚固阵地的目的是使配置在这一阵地内的军队处于坚不可摧的地位,从而或者是直接地真正掩护一个地区,或只掩护配置在这一地区的军队,以便尔后用这部分军队以另外的方式间接地掩护国土。凡是当敌人在侧旁通过后还固守的阵地都是侧面阵地,这种阵地的价值就在于能威胁敌人的战略翼侧。
关于山地防御。山地对作战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大的纵队在山地行军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而一支配置在防哨中的小部队,如果正面有陡峭的山坡作掩护,左右又有山谷作为依托,却能获得异常强大的力量。我们必须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分别研究山地防御的各种作用。对相对抵抗来说,山地是极为适宜的,它能极大地增强抵抗的力量;对绝对防御来说,山地通常是完全不适宜的,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是适宜的。
不要使防御会战中的防御变成单纯的山地防御;不应过高估计山地对附近地区的影响,不应在任何场合都把山地看做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关键和把占领山地看做是主要的事情;山脉作为有限通路的屏障,可把前进中的敌军分隔开,便于我用集中配置在山后的军队分别袭击敌军的各个部分,进而造成取得战斗胜利的机会,而当山地切断交通线时,敌就会陷入进攻战中可能有的最不利的处境;山地在给养方面给进攻者造成的困难对防御者来说有极大的好处。应把山地只看做是高低不平和布满各种障碍的地面,对于这种地面的各个部分,只要情况许可应尽量加以利用。
关于江河防御。江河和山地一样都能增强相对抵抗的力量,但江河像脆硬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一样,其特点是:要么能坚强地抵抗住任何打击,要么完全失去作用,而使防御失败。如果江河很大,而且其他条件对防御者有利,那么进攻者要想渡河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任何江河防御只要有一点被突破,整个防御就会完全瓦解。除非江河本身就在山地,防御者就不能像在山地那样进行持久的抵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使那些为进行决定性会战而采取的部署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利,在一般情况下也比在山地有利。但江河和山地又有共同的东西,即二者都是危险、诱惑人的东西,常常引人采取错误的措施,陷于危险的境地。
如果在防御的军队背后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大河,这条河上有足够数量的安全的渡河点,那么防御者所处的地位无疑比在没有江河时有利得多。如果进攻的军队不得不渡过江河前进,那么江河对它的运动只能起不利的影响。如果江河同战区的正面或多或少成直交,那么江河又会给防御者带来益处。一般地说,江河只有或多或少同战场正面成直交并可作为运输线时,才对进攻者有利。
关于沼泽地和泛滥地防御。在沼泽地的防御中,一方面,人们不得不进行扼守地区的防御;另一方面,由于堤道以外的其他地点难以通行,又使这种防御容易进行。这两个特点使沼泽地防御比江河防御更局限在一个地点和更为被动。泛滥地无论作为防御手段,还是作为自然现象来看,都与大的沼泽地近似。
关于森林地带防御。如果防御者在一片森林的后面建立防线,那就会使自己像瞎子同正常人作战一样。如果它在森林中间设防,那么双方都成了瞎子,这种双方利害相等的条件是违背防御者本来的要求的。因此,防御者只能在森林的前面设防,借助森林隐蔽自己后方的一切,利用森林掩护退却和便于退却。任何大森林对民众武装活动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大森林无疑是民众武装的真正的活动场所。
关于国土防御。一个不加以占领就不敢侵入敌国的地区可以称做国土的锁钥。在大多数场合,最适于打开一个国家的门户的钥匙是对方的军队;只有具备特别有利的条件时,地形才可能比军队重要。这种有利条件是:第一,配置在这个地点的军队借助地利能在战术上进行强有力的抵抗;第二,这种阵地可以在敌人威胁我方交通线以前,有效地威胁敌人的交通线。
必须把战略的翼侧活动区别为两种:一种是仅对交通线进行的威胁;另一种是对退却线进行的威胁。任何一种武力抵抗,只要不是直接的和简单的抵抗,要提高效果就必须牺牲安全;翼侧活动就是如此,不论是用集中的兵力从某一面威胁敌人翼侧,还是用分割的兵力从几方面包围敌人,要提高效果就必须牺牲安全。
主动向本国腹地的退却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间接的抵抗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时与其说是用我们的剑消灭敌人,还不如说是让敌人通过自己的劳累拖垮。因此,在向本国腹地退却的情况下,防御者或者根本不准备进行主力会战,或者把主力会战推迟到敌军的兵力已经大大削弱以后才进行。
如果防御者没有战败,而是带着未受挫折的仍有锐气的军队在进攻者前面主动地退却,并且通过不断的、适当的抵抗使进攻者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以致进攻者的前进成为一种不断的、艰苦的推进而不是单纯的追击,那么进攻者在前进中所遭到的削弱就会增大。如果防御者是在一次会战中失败的,那么它遭受的损失要比主动退却时大得多。向本国腹地退却的优点是:使进攻者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使退却者得到增援;使进攻者给养困难,退却者给养有余;能造成有利于退却者的兵力对比,使进攻者陷于不利的会战形势之中。但向本国腹地退却还有两个缺点:一是国土随着敌人的入侵而受到损失;二是退却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不利影响。向本国腹地退却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国土辽阔,或至少是退却线较长;农作物不多的地区;有忠诚而尚武的民众;气候恶劣的季节。第一个条件是主要的。向本国腹地退却应实施的原则是:尽可能退往敌军两侧处于我军包围中的地区;突然变换退却线的方向;主力应沿着诱敌深入的方向退却;由没有战败和没有分割的兵力在敌军主力前方尽可能缓慢进行,并迫使敌人消耗力量;到达退却终点,占领斜交的阵地,利用一切手段威胁敌人的背后。
民众战争是战争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一般说来,民众战争应该看做是战争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破了过于人为的限制的结果,看做是我们称之为战争的整个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民众武装同敌军的接触越广泛,敌军就越分散,民众武装的作用就越大。民众武装像暗中不断燃烧着的火焰一样破坏着敌军的根基。必须考虑使民众武装的作战同正规军的作战结合起来,并通过一个总的计划使二者相互协调起来。民众战争发生效果应具备许多条件:1.战争是在本国腹地进行的;2.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是由一次失败决定的;3.战区包括很大一部分国土;4.民族的性格有利于实行民众战争;5.国土上有山脉、森林、沼泽或耕作地,地形极其复杂,通行困难。
运用民众战争的原则:一是民军和武装的民众不能而且不应该用来对抗敌军的主力,甚至也不能用来对付较大的部队,它们不能用来粉碎敌军的核心,而只能从外部和边缘去蚕食敌人的军队;二是民众战争必须像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但必要时可在某些地点凝结为较密的云层,形成一些将来能够发出强烈闪电的具有威胁力量的乌云。三是应派一些正规军组成的小部队支援民众武装。四是不把民众战争这一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用于战术防御。还要说明一点,民众武装的支持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纳入战略防御计划,即把民众武装作为会战失败后的最后补救手段,或作为决定性会战前的自然辅助手段。
战区防御与重心打击
所谓敌国首先是它的军队,其次是它的国土。军队要保卫本国的国土或占领敌国的国土,而国土则使军队不断地得到给养和补充。两者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但在这种相互关系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军队一旦被消灭,不能继续进行抵抗,国土自然也就丧失。可见,保存自己军队和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比占有国土重要。
军队中也有重心,这种重心的运动和方向对其他各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重点就是军队集中最多的地方。识别敌军的重心,判定它的影响范围,是战略判断的一项主要活动。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利益:一是占有国土,它要求分割兵力;二是打击敌军的重心,它要求把兵力集中到一定程度。这就出现了战区,即各支军队的行动区域。配置在这里的主力的每一次胜负都会直接地影响到整体,并使整体发生变化。
战区的主力会战就是重心对重心的打击。我们在自己的重心上能够集中的兵力越多,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可靠和越大。因此,任何分割兵力的做法,如果没有特定的目的,都应加以反对。但仅仅做到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还不等于具备了全部基本条件,还必须有一个使军队能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会战的兵力部署。
当进攻者从防御者侧旁通过时,防御者应采取的手段是:1.一开始就把兵力分为两部分,用一部分迎击敌人,用另一部分赶去增援;2.集中兵力占领一个阵地,并迅速向侧方运动去拦阻敌人;3.集中兵力从侧面袭击敌人;4.威胁敌人的交通线;5.采取与敌人同样的方法,也从敌人侧旁通过,去进攻敌人的战区。
如果把战区和战区内的要塞、地形障碍甚至战区的面积,也都看做是固定的战斗力量,那么,这种战斗力量只能逐次加以利用。如果这样做,战区就能发挥其在削弱敌人军队方面的一切作用。敌人就不得不封锁我们的要塞,不得不派遣守备部队和设立防哨保障其占领的地区,不得不进行长途行军,以及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一切必需品等。可见,如果防御者一开始就推迟决战,它就可使全部固定的战斗力量同时发挥作用。进攻者越是放弃作为前进者的地位,防御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少,也就越不需要进行真正的防御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从而进攻和防御之间就越容易出现均势。在这种均势状态中,双方的活动目的都只是从对方手中夺取某种利益并使自己不受任何伤害,也就是双方都力图进行真正的战略机动。我们把这种机动称为双方力量的平稳的赌博。随着这种为了取得微小利益而发生的小规模行动的出现,双方统帅之间就展开了一场运用智谋方面技巧的斗争。
第七篇 进攻(草稿)
本篇包括第一章“从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看进攻”、第二章“战略进攻的特点”、第三章“战略进攻的目标”、第四章“进攻力量的削弱”、第五章“进攻的顶点”、第六章“消灭敌人军队”、第七章“进攻会战”、第八章“渡河”、第九章“对防御阵地的进攻”、第十章“对营垒的进攻”、第十一章“山地进攻”、第十二章“对单线式防线的进攻”、第十三章“机动”、第十四章“沼泽地、泛滥地和森林地的进攻”、第十五章“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第十六章“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第十七章“对要塞的进攻”、第十八章“对运输队的攻击”、第十九章“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第二十章“牵制性进攻”、第二十一章“入侵”以及附录“关于胜利的顶点”。作者在本篇中的核心观点是,进攻和防御是交替进行的,应及时把握进攻的顶点,进攻会战要集中兵力,并进行包围迂回。
进攻与防御是交替进行的两种作战形式
对进攻的论述,有不少也是对防御的进一步说明。在论述进攻时,不应否定防御的一切积极价值。每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种进攻手段,一种进攻手段又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出现的。
战争中的防御(包括战略防御)决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决不是完全的忍受,而只是一种相对的等待和抵御,因而多少需要有一些进攻因素。同样,进攻也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不断同防御交错着的。但二者的差别在于,没有还击的防御是根本不可设想的,还击是防御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而攻击或进攻行动本身并不需要防御,只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不得不把防御作为一种不得已的下策而加以采用。战争中的进攻行动,特别是战略上的进攻行动,是进攻和防御的不断的交替和结合,但不能把进攻行动中的防御看做是进攻的有效准备和加强,而只能看做是一种不得已的下策,是一种防碍前进的阻力,是进攻的致命伤。因此,每次进攻时,都必须考虑在进攻中必然会出现的防御,以便能够看清进攻中的缺点,并对此有所准备。进攻的手段通常只限于军队,与防御相比,不易得到民众的支持,不便利用要塞,较少得到同盟者。
占领国土是进攻的目标,但占领国土不必是占领全部国土,可以仅仅是占领国土的一部分、一个省份、一个地区或一个要塞等,以此作为媾和的政治资本。进攻的目标达到,进攻停止,就会出现防御。在现实中,进攻的企图和措施,常常不知不觉地以防御为其终点,正如防御计划以进攻为其终点一样。如果说成功的防御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进攻,那么进攻也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防御。
要认真把握胜利的顶点
进攻者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会削弱,这是战略上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具体场合能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决定着进攻者能否正确地判断当时它能够做什么。还有一些可以加强进攻力量的原因,只有把这些不同的原因对比一下,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进攻者的力量逐渐削弱,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就将遭到还击,这种还击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大得多,这个时候就叫做进攻的顶点。应依靠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发现进攻的顶点,不要超过进攻的顶点。
胜利者不是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彻底打垮敌人的,胜利常常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优势。胜利能增大这种优势,不过它不能无止境地增大这种优势,它大多只能增大优势到某一点。
防御这种作战形式之所以是优越的,是因为:1.可以利用地形;2.占有已经准备好的战区;3.得到民众的支持;4.享有等待的利益。防御也不总是比进攻具有同样的优越性,特别是随着进攻力量的衰竭而出现的防御,已不具备它原有的对进攻的优越性了。正如没有一个防御战局是纯粹由防御因素组成一样,也没有一个进攻战局是纯粹由进攻因素组成的,任何不能导致媾和的进攻都必然以防御告终。我们把进攻以后转入十分不利的防御,看做是进攻最主要的不利。进攻者所以会超过胜利的顶点是因为,进攻者在进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虽已精疲力竭,可是它却像拉着沉重东西上山的马一样,会感到继续前进比停下来的困难还要少些。统帅在判断胜利的顶点时,必须通过对远的和近的无数情况的观察来判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推测最重要的问题的发展方向及其价值。
集中兵力进行会战,并采用包围、迂回等战法
如果说会战是消灭敌人军队的主要手段,那么占领一个要塞,占领一部分国土,同样也是一种间接破坏敌人作战力量的手段。但这些手段只能带来较小的利益,只能在条件有限和机动较弱的场合使用。
进攻的直接目标就是胜利。防御者从防御地位所得到的各种利益,进攻者只能通过优势,至多通过军队感到自己是进攻者和前进者而产生的一种微小的优越感来抵消。如果进攻者不具备物质力量方面的优势,又不具备精神方面的优势,那就没有理由发起进攻,即使发起进攻也不会成功。正如谨慎应是防御者的保护神一样,大胆和自信应是进攻者的保护神。要取得胜利,就要使敌人的主力同自己的主力作战。进攻者在寻求大规模决战时要集中兵力,不要分割兵力。但进攻也需要谨慎,因为进攻者也有背后和交通线需要掩护。进攻者应尽可能地依靠前进行动进行这种掩护,即由进攻的军队本身完成这种掩护。
进攻者没有足以进行大规模决战的意志和力量时,可以进攻较小的目标。可以成为这种进攻目标的对象是:1.一个地区;2.敌人的一个大仓库;3.夺取一个要塞;4.进行一次有利的战斗、遭遇战甚至会战。上述目标除第四项外,其他目标都可以不经过大的战斗就得到。掩护战略翼侧是进攻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进攻者还有足够的力量和决心对敌人的大部队或主力进行一次猛烈的攻击,那么使敌人面临这种危险是掩护自己翼侧的最好方法。进攻者比防御者还有一个很大的有利条件,即进攻者比防御者能更好地根据对方的意图和能力来判断对方。
进攻会战的主要特点是一发起会战就进行包围或迂回。在战斗中利用包围确实能带来很大的利益,进攻者不能因为防御者具有对抗包围的手段就放弃这一利益。如果说,在防御会战中,统帅要求尽量推迟胜负决定的时刻,以便赢得时间,那么在进攻会战中,统帅就要求胜负决定的时刻迅速到来。在进攻会战中,越是情况不明,就越需要集中兵力,就越需要多采用迂回,少采用包围。胜利的果实要在追击中才能得到。
军队在山地时,应在一个稍宽的正面上前进,对正面很宽的山地防御,进攻者应集中兵力实施进攻,并主要采取突破敌人的防线和击退敌人的侧方部队的方法。如果在山地对兵力配置得比较集中的敌人进攻,迂回是进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而迂回必须主要以真正切断防御者的退路为目的。
如果攻防双方在单线式防线上进行一次主力决战,那么进攻者就会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如果进攻者不具备进行一次决定性会战所需要的手段,而扼守防线的又是双方的主力,进攻者就不应轻易地进攻这种防线。如果防线只由一支次要的军队占领,自然一切都取决于进攻者能用多少兵力进攻。一切单线式的配置,例如加强的前哨等,总有容易被突破的弱点。
虽然防御者和进攻者都可以采用机动,但机动总是更多地具有进攻的性质,而不是具有防御的性质。机动好比下棋时的头儿着棋,其目的是造成取得成功的有利机会,进而利用这种机会造成对敌人的优势。机动所带来的利益主要是:1.切断或限制敌人给养的供应;2.同其他部队会合;3.威胁敌人同国内或同其他军团的联系;4.威胁敌人的退路;5.用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单个据点。对机动来说,是不存在任何规则的,任何方法、任何一般原则都不能决定这一行动的价值;而巧妙的活动、准确性、有秩序、服从性和大无畏的精神却有利于在具体情况下取得显着的利益,而且要在这个竞争中取得胜利,主要应依靠这些特性。
特殊条件下及对特殊目标的进攻行动
即使在大规模决战的场合,江河也是重要的因素,它总是削弱和妨碍进攻的。在这种场合,对进攻者最有利的是防御者把江河防御作为自己抵抗的主要行动,错误地把江河作为战术屏障,这样,进攻者就得到了轻而易举地进行决定性打击的利益。
攻击阵地的翼侧一般说困难总要少一些。至于应攻击阵地的哪一个翼侧,这取决于对方退却线的位置和方向,即取决于能否威胁敌人的退路和保障自己的退路。威胁敌人退路和保障自己退路两者可能无法同时兼顾,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考虑威胁敌人的退路,因为它本身是进攻性的行动,因而同进攻是相适应的。但对占领良好阵地的强大的敌人进攻是非常危险的。
对营垒的进攻是一种极不寻常的进攻手段。进攻一个构筑完善、有足够的兵力而且防守严密的营垒是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不能完成任务。对仓促构筑、尚未完工营垒的进攻是可行的,甚至还是轻而易举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在战略上人们力图避免向沼泽地进攻,力图绕过沼泽地。冬季是泛滥地防御的自然敌人。难以通行的森林地也可算作能够加强防御的一种手段,阴暗的森林是进攻者可能陷入的最不利的情况之一。
防御者丧失要塞会削弱其防御,进攻者占领要塞可从中得到很大的方便,它可以将之用作仓库和补给站,并用其掩护舍营地。当进攻者最后转入防御时,要塞就会成为这种防御的最强大的支柱。攻占要塞的问题,在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同在不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前一种战争中,攻占要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下策,只有决战已完全结束时,攻占要塞才能起巩固已占领的地区的作用。攻占一个有强大守备部队的要塞比攻占一个工事特别坚固的要塞值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运输队的攻击不管从战术上看来多么容易,但从战略上看,却永远不容易做到,只有在敌人的交通线十分暴露的特殊情况下,才能期望取得重大的成果。
应把对敌人较大的舍营地中的一支大部队的进攻,看做是一个特殊的进攻,这种进攻是一种很特殊的进攻方式,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战略手段。
所谓牵制性进攻,是指为了使敌人把军队调离某一重要地点面对敌人国土进行的进攻。只有当牵制性进攻的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时,才能诱使敌人把它的军队调到那里去。要塞、大仓库、富庶的大城市(特别是首府)和可以征收各种军税的地区,以及可以得到对本国政府抱有不满情绪的敌国臣民支持的地方,都可作为这种进攻的目标。对牵制性进攻的主要要求是,它应使敌人从主要战区撤出的兵力多于我方用于牵制性进攻的兵力。
一次进攻只是在国境附近进行,还是深入敌国腹地,是首先夺取要塞,还是首先寻找和不断追击敌人的主力,这都不取决于进攻的方式,而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比逗留在边境更有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是一次猛烈的进攻获得成功的结果。
第八篇 战争计划(草稿)
本篇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第三章“战争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打垮敌人”、第五章“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续)——有限目标”、第六章“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第七章“有限目标的进攻战”、第八章“有限目标的防御战”、第九章“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在这一篇里,作者着重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总结了战略的最本质的部分,即战略中涉及面最广和最重要的问题。
战争的目的、目标与手段
战争计划总括整个军事行动,并使它成为具有一个最终目的的统一体。人们如果不知道用战争达到什么以及在战争中要达到什么(前者是目的,后者是目标),就不能开始战争,或就不应该开始战争。这一明确战争目标的思想规定了作战的一切方针,确定了使用手段的范围和所用力量的大小,而且一直影响到军事行动的最小环节。
对战争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只有同整体联系起来才有价值;另一种看法认为,战争是由一些各自独立的结果构成的,这些结果就像赌博中的各自独立的“局”一样,前几局的输赢对以后的输赢并没有影响。第一种看法是基本观点,到处都应以它为基础,第二种看法仅仅是第一种看法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修正。理论要求:在每次战争中,首先应该根据政治因素和政治关系产生的概然性来认识战争的特点和主要轮廓,在迈出第一步以前先考虑好最后一步。为了明确进行战争要使用多少手段,必须考虑敌我双方的政治目的;必须考虑敌国和我国的力量和各种关系;必须考虑敌国政府和人民的特性、它们的能力,以及我方在这方面的情况;还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政治结合关系和战争可能对它们发生的影响。
战争目标永远应该是打垮敌人。为了打垮敌人,并不总是需要占领敌人的全部国土。重要的是密切注意两国的主要情况,这些情况可以形成一个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即力量和运动的中心,所有力量的集中打击都必须指向敌人的这个重心。敌人的重心根据情况可能是军队、首都、同盟国的军队、同盟国的共同利益、在民众武装中的主要领导人和民众的情绪等。应该永远打击敌人的重心,而不是以整体打击敌人的部分。只有不断寻找敌人力量的核心,向它投入全部力量,以求获得全胜,才能真正打垮敌人。不管我们要打击的敌人的重心是什么,战胜和粉碎敌人军队始终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极为重要的。打垮敌人必须拥有足够的兵力和在政治上不致招来新的强大的敌人。速战速决是进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些能够确立以彻底打垮敌人为目标的人,是不会轻易采取以保持已占有的东西为直接目标的防御的。没有任何积极因素的防御,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所谓积极的防御都是自相矛盾的。任何一次防御,一旦用尽了防御的利益,就应根据自己的力量转入进攻。应该把打垮敌人也看做是防御的本来目标。在不具备物质上或精神上优势的条件下,即不把打垮敌人作为军事行动的绝对目标时,军事行动的目标只能是有限的;或者是夺取敌国的一小部分国土或不很大的一部分国土;或者是保卫本国的国土,等待比较有利的时机到来。
打垮敌人这种想法必然是交战双方都有的,因此,在军事行动中就不应该产生间歇,但敌对因素是受到战争机器内部原因的阻止和节制的。阻止战争全面爆发的绝缘体,就是战争在国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量事物、力量的关系。战争的形态不仅仅是战争的纯概念决定的,而且还包含和掺杂的战争中的其他一切因素,即各个部分的一切自然惰性和阻力、人的不彻底性、认识不完善和怯懦决定的。战争和战争所具有的形态是从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感情和各种关系中产生的。理论的任务是把战争的绝对形态提到首要的地位,并且把它看做是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以便在可能和必要的场合使战争接近这种绝对形态。
即使在不能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一个直接的积极目标,即占领敌人的一部分国土。这种有限目标的进攻战可以获得许多利益;可以削弱敌人的国家力量,从而也削弱它的军队,同时可以增强自己的国家力量和军队;可以把进行战争的负担部分地转嫁给敌人;在签订和约时可以用占领的地区换到别的利益。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的特点是:对不在进攻直接掩护下的其他地点不能不进行防御;不可能像在以敌国的重心为目标的进攻那样在时间和空间充分集中兵力;不可能集中成一个在主要的想法指导下的主要行动;整个军事行动更加分散,阻力到处增大。
防御战的最终目标决不能是绝对消极的,单纯的据守不是防御的积极目标。进攻者不会自动放弃进攻,如果防御者除了抵御进攻以外不采取其他任何行动,就没有办法避免对方的进攻迟早会得到成功的危险。当防御者的兵力不是太小时,可以采取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行动。越是主动地采以防御,以便将来确有把握进行第一次还击,给敌人设下的圈套就越大胆。最大胆的、成功时效果最大的圈套是向本国腹地退却。人们永远只有通过积极的措施,即以决战为目标,而不是以单纯的等待为目标,才能取得巨大的积极成果,简单地说,即便在防御中,也只有下大赌注才能获得大的利益。
政治目的与战争目的
战争的政治原因对战争的进行有强烈的影响。政治目的不大,战争目标就小,甚至存在目的仅仅在于威胁敌人以支持谈判的战争。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是任何独立的东西。战争仅仅是由政府与政府、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政治交往引起的。
战争无非是政治交往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我们所以说用另一种手段,就是为了要同时指出,这种政治交往不因战争而中断,也不因战争而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无论使用怎样的手段,政治交往实质上总是继续存在的;而且,战争事件所遵循并受其约束的主要路线,只能是贯穿整个战争直到媾和为止的政治交往的轮廓。战争有它自己的语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逻辑。因此,决不能使战争离开政治交往。如果离开政治交往来考察战争,就会割断构成关系的一切线索,而且会得到一种毫无意义和毫无目的的东西。
必须看到,所有作为战争的基础和决定战争主要方向的因素,都带有政治的性质,都同整个政治交往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必须把战争看做是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
政治可以把战争这个摧毁一切的要素变成一种单纯的工具,把要用双手和全身气力才能举起作致命一击的可怕的战刀,变成一把轻便的剑,有时甚至变成比赛用剑,政治用这把剑交替地进行冲刺、虚刺和防刺。既然战争从属于政治,那么,战争就会带有政治所具有的特性。政治越是宏伟而有力,战争也就越宏伟而有力。
只有根据这样的看法,战争才又成为一个统一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所有的战争看做是同一类的事物,在判断时才能有一个正确而恰当的立足点和观点,而这种立足点和观点是我们制定和评价大的计划时所应当依据的。政治虽不能深入地渗透到战争的各个细节部分,但政治因素对制定整个战争计划和战局计划,甚至往往对制定会战计划,却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政治在它本身中集中和协调内政的一切利益,也集中和协调个人的一切利益和哲学思考所能提出的一切其他利益,政治无非是这一切利益的代表(对其他国家而言)。政治有时会具有错误的方向,会主要地为统治者的野心、私利和虚荣服务,但在这里只能把政治看做是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
在制定战争计划时,政治观点仍然是主导的,而军事观点应该从属于它。战争是由政治产生的。政治是头脑,战争只不过是工具,不可能是相反的。因此,只能是军事观点从属于政治观点。
应该根据由政治因素和政治关系产生的战争的特点和主要轮廓的概然性来认识每次战争,必须把战争看做是一个各个部分不能分离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的活动都必须汇集到整体中去,并从整体这个观念出发。借以确定战争主要路线和指导战争的最高观点不能是别的,只能是政治观点。
如果政治向战争提出战争所不能实现的要求,那就违背了政治应该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前提;如果政治能正确地判断战争事件的进程,那么,确定什么样的战争事件和战争事件的什么样的方向是同战争目标相适应的。简而言之,军事艺术在它的最高领域内就成了政治,当然不是写外交文书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一般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尽管今天的军事非常复杂,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战争的主要轮廓仍始终是由政府决定的,只是由政治当局而不是由军事当局决定的。
进行政治交往时必须对军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使一次战争完全同政治意图相符,而政治又完全同战争手段相适应,如果没有一个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人的统帅,就只有一个好办法,使最高统帅成为内阁的成员,以便内阁能参与统帅的主要活动。
法国革命对外产生的巨大影响,与其说是由作战的新手段和新观点引起的,不如说是由彻底改变了的国策和内政、政府的特点和人民的状况等引起的。法国革命所引起的军事艺术的变革使战争在本质和形式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因为法国政府摆脱了政治的羁绊而产生的,而是因为法国革命在法国和全欧洲引起了政治的改变而产生的。军事艺术的实际变革也是政治变革的结果,这些变革不但远不能证明两者是可以分割的,反而有力地证明了两者是紧密结合的。
再重复一遍: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它必须用政治的尺度来加以衡量。因此,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笔,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
拟制战争计划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
其一是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重点,如有可能,归结为一个重心;同时,把对这些重心的打击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次主要行动,如有可能,归结为一次主要行动;最后,把所有的次要行动尽可能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总之,第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尽可能集中地行动。其二是尽可能迅速地行动,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停顿,不要走弯路。能否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一个重心,取决于敌人军队的政治关系和敌人各支军队的战区的位置。总之,在拟制战争计划时应遵循的第一个观点是,找出敌人力量的各个中心,并且尽可能把这些重心归结为一个重心。第二个观点是,把用来进攻这一重心的兵力集中使用于这一次主要行动上。
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向心进攻都是容易取得较大的成果的,因为如果向心进攻成功了,其结果就不是简单地打败了敌人,而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除了少数例外的情况,主要地点的决战将会同时决定次要地点的命运。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如果没有胆量像一支箭那样射向敌国的心脏,就不可能达到目标。一般说,进攻的惟一优点几乎只在不揭开战争序幕的出敌不意。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是进攻的最有力的两个翅膀,尤其在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中,它们更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打垮敌人在具体情况下最后取决于什么,在开始时总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如果我们对敌军的优势还不能保证我们肯定能获得胜利,就应根据可能尽早去寻找敌人的军队。
一旦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就不应考虑休息或喘口气,就不应思前顾后和进行整顿等,而只应该追击,如有必要,应发动新的进攻。理论的要求是:只要还想打垮敌人,就要不停顿地前进。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一部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划时代的经典理论着作。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战争理论方面的进步倾向和革命精神,对战争本质等许多问题提出了精辟见解,对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该书自1832年面世以来,在德国已经数十次再版,各种文字的译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资产阶级国家军界的极大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对克劳塞维茨及其一些论点给予很高评价。恩格斯说他“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列宁高度评价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继续”的基本思想。在中国,早在1911年就将这部军事着作翻译成中文,书名为《大战学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还专门在延安组织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请人直接将它从德文翻译过来,组织一些八路军将领讨论分析,从中获得不少心得。新中国建立后,有关部门组织人力重新翻译这部着作,先后出版了多个全译本和一个节略本,供军事理论研究和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