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79页(1578字)
一、概述
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在药物的诱导下形成抗红细胞抗体而致的免疫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药物依赖性抗体IgG或IgM,可激活补体而致急性溶血,又分为青霉素型(半抗原型)和奎尼丁型(免疫复合物型);另一类抗体主要为IgG,一般不导致补体结合,称为自身抗体型。
二、临床表现
1.青霉素型 一般为亚急性发病,均在超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并持续相当时间后发生的血管外溶血,表现为贫血、黄疸。停药后病情可持续几日至几周。
2.奎尼丁型 多为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伴有寒颤、高热、呕吐及腰背痛,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及生命。停药后病情可持续1~2周。
3.自身抗体型 多在长期服药后发生慢性血管外溶血,为轻度至中度的贫血,伴有黄疸,其程度与服用药物剂量有关。停药后病情可持续6个月~1年。
三、诊断
1.病史 有明确的药物史,病程可长可短,可有血红蛋白尿。
2.体格检查 贫血貌,黄疸,部分有高热。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
(2)奎尼丁型血胆红素升高、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3)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
四、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外周血涂片可见到球形红细胞。
3.Coombs试验阳性。
(1)青霉素型在溶血阶段IgG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也可阳性。
(2)奎尼丁型为C3阳性,如加入药物或服药后IgG或IgM阳性。
(3)自身抗体型为IgG阳性。
五、诊断评析
1.患者一般都有肯定的服药史,停药可使病情迅速缓解,所以病史的询问至关重要。
2.自身抗体型的IAT在未加入药物时常为阳性,其他类型则为阴性;在加入相应的药物后均为阳性。
3.外周血涂片的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奎尼丁型。
六、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主要从药物史上加以鉴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必须4个月内无特殊的药物服用史。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与奎尼丁型均为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奎尼丁型溶血有服用药物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检查Ham试验为阳性、CD55或CD59阴性细胞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