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概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内分泌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01页(4059字)
一、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概况
(一)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发病率 由于1型糖尿病的发病症状一般较为明显,不易漏诊,故多数学者主张用发病率来描述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据许多国家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1型糖尿病发病率差异很大,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芬兰、加拿大和瑞典,发病率最低的是中国、日本和加勒比海及南欧。欧洲国家1型糖尿病发病率有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种族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白种人。美国的Pima印第安人是全世界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民族。黄种人1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种。我国1型糖尿病总体发病率很低,但各地区发病率也有显着不同,如香港1型糖尿病发病率比四川高7倍,内蒙古比四川高5倍以上。表11-1显示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1型糖尿病的发病状况。
表11-1 20世纪90年代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1/10万)
近年来,世界各地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挪威奥斯陆地区<15岁人群1925—1954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6.2/10万,1956—1965年上升至10.8/10万,1973—1985年上升至20.5/10万。美国、芬兰、瑞典、苏格兰等报道近年来1型糖尿病发病率呈类似的升高。中国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故据国内估计,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总数在200万~300万。
2.年龄变化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一般从婴儿期9个月左右开始,持续升高,到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附近,发病率达到高峰,而到20岁以后,发病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3.季节和1型糖尿病的关系 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而在春季和夏季则相对较少。这种季节效应可见于年龄最小组之外所有的年龄组。有人注意到1型糖尿病发病季节与病毒(如柯萨奇B4病毒等)流行季节相符,但目前尚未建立1型糖尿病和病毒流行二者之间病因学的联系。一般认为,除病毒感染致B细胞破坏外,尚需有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并与炎症后组织反应等因素相辅相成而致病。
4.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步已阐明了绝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病的病因,如属于特殊类型糖尿病中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因此多基因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1型糖尿病则是最受人关注的疾病之一。1型糖尿病是T细胞依赖性自身免疫病,其表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同卵孪生子中发生1型糖尿病的概率高达30%~40%,其一级亲属的平均患病危险性为6%。如HLA(人类白细胞相容性抗原)相同者则可高达12%。现在人们已初步阐明了1型糖尿病同HLAⅡ类抗原基因(DQ和DR位点)和非HLA区的5’胰岛素基因、T细胞受体编码基因、免疫球蛋白的异型基因,以及分别位于人类第1号、2号、4号、11号、17号染色体某些地域的基因,有极大的相关性。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技术的进步,期望不久的将来能对这些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和候选基因进行研究,阐明1型糖尿病的遗传病因。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中60%~70%的遗传易感性是由HLA基因编码,另外30%~40%是由非HLA基因编码。
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反应已有较明确的证据。如伴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循环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抗脏器特异性自身抗体等,但引起免疫反应的始动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也待进一步研究。
5.相关并发症研究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不良的血糖控制是引发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其他情况,如可能的遗传倾向和血压水平,在并发症的发生上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1型糖尿患者群中过高的病死率多由于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引起。
(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2型糖尿病是糖尿患者群的主体,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在全世界任何国家中均有2型糖尿病的发生。2型糖尿病起病时症状比较隐蔽,很难在初发时即获确诊,但其患病率较高,一般用患病率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研究。
1.患病率 各国报道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巨大。从不足0.1%直至50%。欧洲各国白人(3~64岁组)为3%~10%;1987年美国白人(20~74岁组)为6.1%,黑人为9.9%,墨西哥人为12.6%,美国印第安人Pima部落则高达50%;太平洋岛国瑙鲁城市居民(30~64岁组)也达50%。
近年来,世界各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均有急剧增加的趋势,特别是由穷到富急剧变化着的发展中国家,它已成为一个新的流行性疾病。西太平洋岛国——瑙鲁共和国1933年糖尿病患病率几乎为零,20世纪60年代是2%,70年代末20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40%,90年代末已达60%。新加坡华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1975年是1.9%,1986年升至4.7%,而到1992年已达8.6%。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为印度、中国、美国。
2.环境因素 世界各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在种族和地理上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极大的受到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和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及缺乏锻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近年来,发病年龄年轻化,不少国家儿童2型糖尿病已占糖尿病儿童的50%~80%,儿童2型糖尿病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3.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遗传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
(1)孪生儿研究:Bamett等报道147对单卵双生儿中,5年内双生儿先后患1型糖尿病88例,一致性占54%;在53例单卵双生儿中,5年内双生儿先后发生2型糖尿病48例,一致性占91%。近年有人研究了美国250对单卵双生和264对双卵双生的白人退役军人,年龄52~64岁,单卵双生儿中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为41%,双卵双生儿中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仅为10%。丹麦孪生儿研究报道单卵双生儿中2型糖尿病发生一致性为55%,而双卵双生儿发生一致性仅15%。
(2)家族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兄弟姐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以及糖尿病父母对其后代发病的影响。有报道调查3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92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家系成员,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亲、同胞及子女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2%、18.6%及3.5%;非糖尿病者中分别为4.5%、2.2%及0.9%。美国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为2%~5%,遗传度为75%。我国哈尔滨和济南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遗传度为53.6%~72%。通过糖尿病家系调查,结合现代基因鉴别技术,迄今已发现不同种族10个以上基因与2型糖尿病有关,但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此外,糖尿病存在明显遗传异质性。
二、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易感性 糖尿病尤其是占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是一遗传倾向性疾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美国卫生和营养普查发现,约35%2型糖尿病患者报道其双亲中一方或双方都患糖尿病;无糖尿病症状,但葡萄糖耐量试验符合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IGT)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有28%和27%报道其双亲中一方或双方患糖尿病。
2.肥胖 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的持续时间和最高肥胖程度密切相关。中心性肥胖或称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大网膜和肠系膜脂肪增多)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最高。若肥胖与糖尿病家族史结合起来则进一步协同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
3.能量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 二者同时存在常导致肥胖,促使2型糖尿病发生。此外,体力活动减少本身可导致组织(主要是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4.人口老龄化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明显延长,不少国家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这亦是糖尿病患病率显着增高的一重要因素。
5.除上述危险因素之外,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患者、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6.1型糖尿病特别是特殊类型糖尿病中的单基因突变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等也是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