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良性肿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399页(1623字)

肝外胆管良性肿瘤(benign trmou of the bile ducts)非常少,可发生于胆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腺瘤、粒性成肌母细胞瘤。

(一)病因病理

肝外胆管良性肿瘤十分罕见。发病年龄为4~76岁,女性多于男性。伴有胆管结石者不到10%。肿瘤位于胆管远端者占2/3。以乳头状瘤为多见,常为广基,也可带蒂,突出于腔内,单个或多个,恶变者不多见。其次为腺瘤与纤维瘤,极少数为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与错构瘤。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胆绞痛、消化不良和消瘦,也可有胆管出血。合并感染时有畏寒和发热。

(三)检查

术前诊断率很低,术中也不易发现。因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探查时肝外胆管未发现病变,术中应作胆管造影或胆管镜检查,以除外本病。

(四)诊断

1.发病年龄 为4~76岁,女性多于男性,伴有胆管结石者不到10%。

2.黄疸 是本症的主要症状,伴不全梗阻时也可引起胆管的症状。胆绞痛和消瘦也可由胆管出血,合并感染时有畏寒和发热。

3.合并胆管梗阻时可发现肿大的胆囊。有炎症时胆囊区有压痛。

4.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项目。

5.B超、CT 可发现胆管有占位性病变,合并梗阻,伴有胆管扩张,ERCP或PTC检查可发现胆管有充盈性缺损。边缘与胆管有明确的关系。胆管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五)鉴别诊断

1.药物性黄疸 起病隐匿,多有肝脏损伤药物应用史。黄疸出现前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除黄疸外,可见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血清ALT、AST可升高,有ICG滞留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脏活检病理学检查,肝细胞内有脂肪沉积;毛细胆管、肝细胞和星状细胞内有胆汁淤积,在小叶区最为显着;汇管区有单核、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早期有嗜酸细胞浸润,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羽毛状变性和灶坏死性等。电镜可见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消失或变形,滑面内质网呈蜂窝状改变。有时可见内质网破裂和肿胀。

2.肝炎 有肝炎接触史或有肝炎病家族史或有使用血清制品史。多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的前驱症状,无其他原因解释的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疼痛、厌油、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腹胀等,随后出现尿色加深,黄疸。肝脏肿大,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素升高,麝浊麝絮异常。肝炎病原学检查阳性,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起病隐匿,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5~45岁常见。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体重下降、乏力、无力、皮肤瘙痒、右上腹疼痛,多为隐痛和胀痛。黄疸、肝脾异常肿大、肝掌和蜘蛛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白细胞总数升高不明显,血清AKP显着升高,病初可达正常3~5倍,中晚期可达20倍,γ-GT和5-核苷酸酶同时升高,自身免疫抗体和平滑肌抗体可轻度升高。B超、CT可见胆管壁增厚、中断、局灶性扩张,ERCP检查有助于诊断。

上一篇:胆管蛔虫症 下一篇:肝外胆管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