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1页(2928字)

【别名】 俗称“煤气”。

【理化性状】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或液体)。微溶于水,可溶于氨水、乙醇、苯和醋酸。分子量28.01,相对密度0.967(空气=1.0),沸点-190℃,熔点-200℃,凝固点-207℃。

【危险情况】(1)本品高毒,吸入会中毒,高浓度能致死。易燃,燃点(液体)609℃,燃烧时带有蓝紫色火焰。有高度的燃烧和爆炸危险。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75%(按体积计,以下同)。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美国提出作业带空气中的阈限值为50ppm(55mg/m3)〔为简便起见,以下统写为:空气中的容许浓度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为××mg/m3(或××ppm),美国为××ppm(或××mg/m3);引自其他资料的注出所引资料的来源——编者〕。

注意:CO对于血液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是氧的200倍以上。CO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不相容性】 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用途和接触机会】 CO是工业生产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有毒气体。含碳物质在不充分燃烧情况下都会产生CO(充分燃烧产生CO2)。在近代化学工业中,CO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除了作燃料及在冶金中作还原剂和其他用途(如提取镍,制造锌白颜料等)之外,它还是有机合成工业极重要的原料。下面是其一些重要方面:

在化肥行业中,合成氨生产的原料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在造气、变换、合成(铜洗)等工序中,因设备管线的跑气、冒气及定期检修(如拆卸盲板、阀门)时均有CO泄漏,成为氮肥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

甲醇、光气、碳基化合物的原料气主要是CO。

矿井中放炮,内燃机中汽油或柴油的燃烧,冶金工厂的炼钢、炼铁、炼焦,机械制造工厂的铸造、锻冶,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煤气工厂,陶器、砖瓦、玻璃等制造工厂以及焊接、采掘、炸药爆破、地道建筑、交通运输中,都有CO发生。此外,象染织厂的烧毛部和一切生产、生活中以煤炭炉加热或取暖的场所也皆有CO存在。

【侵入途径】 呼吸道吸入。

【侵害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CO是有毒的气体,空气中只要有少量(<1%),久吸即可以致命(0.1%即可引起中毒)。它之所以有毒是因为人吸入CO,通过肺泡进入血循环后,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使血液的运氧作用发生障碍;同时,也影响了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使全身各组织缺氧,影响了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人就死亡。CO和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200~300倍,且能将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与氧结合;即使少量的CO,亦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缺氧。一般说来,吸入高浓度的CO可致脑组织缺氧,导致大脑循环障碍、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甚至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升高。CO急性中毒的典型征候和症状有头痛,眩晕,倦睡,恶心,呕吐,虚脱,昏迷以及死亡。患者起初脸色苍白,以后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色。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在大约50%时,出现意识丧失。所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量取决于空气中CO的浓度和接触持续时间、个人健康状况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缺氧、缺血时脑内血液灌流阻力增高,与钙离子进入缺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小动脉痉挛有关。

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后,症状可逐渐好转,但个别患者昏迷清醒后则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后遗症。也有个别患者经救治清醒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突然出现精神、神经障碍,称为急性CO中毒的精神、神经后发症或迟发性脑病。症状出现前的假愈期一般为2~3周,最短者2天,最长者可达5~6周。

此外,CO可经胎盘弥散或与载体结合进入胎儿体内,胎儿对CO很敏感。文献报道,孕妇CO中毒存活后,其胎儿可致死或出生后遗留神经障碍(包括脑萎缩、手足徐动、癫痫、智力发育不良等)。

长期反复吸入低浓度的CO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四肢无力、耳鸣等神衰征候群。脑电图可见α波幅下降或出现慢波。心电图可有心律不齐,ST段下降、QT时间延长或右束枝传导阻滞等异常。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碳氧血红蛋白可能阳性(微量法测定)。最近研究指出:CO导致心肌梗塞及其死亡率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CO作用后LDL(低密度脂蛋白)增加,HDL(高密度脂蛋白)减低。

慢性CO中毒是否存在,尚有争论。有人认为,下列症状可能是慢性CO中毒的表现:(1)神经行为学检查显示肌力及精神敏锐程度减退;(2)持续性、恒定的头痛;(3)听神经损害;(4)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加重。

【急救】 应立即将急性中毒者移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

【防护措施】 在CO浓度不是很高的场所,可戴滤毒罐式的CO专用防毒面具;但在高浓度的场所,应采用供氧式防毒面具。

【医学监护】 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时,应特别注意心血管疾病以及由于接触CO可能加重的病症。二氯甲烷的暴露也能引起碳氧血红蛋白增高。抽烟者碳氧血红蛋白量通常比不油烟者的高(往往高5~10%或更高)。碳氧血红蛋白量是接触CO和评价危险性的可靠指标。

每年进行一次详细内科检查(包括:眼底、神经系统检查)。体检项目还应包括心电图、血脂,有条件时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血清CPK、SGOT、LDH等。

就业禁忌症:患有严重贫血、冠心病、高血压症、神经衰弱、精神病、癔病等疾病者。孕妇也应避免接触。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的测定:用气体采样袋采集样气后,进行电化学分析。也可使用检气管进行测定。

【贮存】 用钢瓶贮运。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容易起火的地点。

【运输要求】 铁路和航空运输时,容器上须标有“易燃气体”标记,而且不得有乘客,亦不得混放在客车或客舱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