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417页(2827字)
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鸡的肠道性炎症。其特征病变为鸡的坏死性肠炎,即肠黏膜呈麸皮样坏死和急性死亡。
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α毒素,C型产气荚膜梭菌还产生β毒素,可导致坏死性肠炎,即肠黏膜坏死。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病鸡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排黑色或带血粪便,羽毛蓬乱。病程短,常常仅见于病禽急性死亡。
(二)病理剖检
病理剖检常局限于小肠,以空肠和回肠多见,偶尔可见到盲肠病变。小肠变脆,变薄易碎,充满气体。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伪膜,有的易剥落。黏膜有出血斑点,但不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实验感染的剖检特征为:攻毒后3小时即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增厚,色灰暗,到5小时便可见肠黏膜坏死,随后可见黏膜严重纤维素性坏死,并形成伪膜。肝肿大,并有坏死灶。
组织学变化主要特征是肠黏膜严重坏死,坏死灶表面黏着大量纤维素性细胞碎片。坏死最先发生在肠绒毛顶端,黏膜上皮粗糙不平,固有层上有菌体,并出现融合性坏死灶。坏死灶周围组织有大量异嗜细胞浸润。随着病程延长,坏死区域由黏膜顶端向隐窝侵蚀,直到黏膜下层和肠肌肉层。耐过本病后,随后线粒体的增加,隐窝上皮细胞的相对减少,上皮组织中以立方体上皮细胞为主。肠绒毛较短,黏膜面较平。暴发该病时,在肠黏膜上通常可见到有性期或无性期球虫。
(三)流行特点
雏鸡的自然发病为2~6周龄。饲养在垫料上的肉鸡发病一般为2~5周龄。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发病,有时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合并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肉鸡发生亚临床感染时,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而且多见于日粮中大麦含量高的鸡群。
7~12周龄的火鸡及发生过蛔虫和球虫病的鸡均有暴发坏死性肠炎的报道。粪便、土壤、污染的饲料、垫料或肠内容物均含有产气荚膜梭菌。在暴发各型坏死性肠炎时,污染的饲料和污染的垫料通常是其传染来源。
从健康鸡取的肠道中到底能分离到多少个产气荚膜梭菌仍有争议。有人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厌氧菌;也有人认为,从1日龄的健康鸡肠道中,仅偶尔能分离到数量有限的细菌。改变日粮可影响禽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因此认为调整日粮各成分的比例,可以减少鸡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梭菌,从而降低肠道梭菌病发病率。鱼粉、小麦或大麦含量高的日粮有诱发坏死性肠炎的倾向。
坏死性肠炎发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肠黏膜损伤。多种因素,如纤维素含量高的垫料、各种球虫感染、超过正常数量的产气荚膜梭菌相互作用即可诱发坏死性肠炎。实验感染可引起鸡、火鸡、日本鹌鹑发生坏死性肠炎。普通饲养条件下的鸡群,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为13%~37.3%,无特定病原微生物的雏鸡发病率可高达62.0%。如用发生过坏死性肠炎的设施饲养新鸡,就会再次发生该病;以及饲喂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饲料,经静脉、口腔或嗉囊人工感染该菌;往十二指肠投服该菌的肉汤培养物,该菌粗提无菌体毒素,或菌体和其毒素的混合物;或投喂球虫卵囊与该菌的混合物或球虫卵囊与该菌污染的饲料,均能复制出该病。
(四)实验室检查
从病禽的肠内容物、肠壁刮取物或出血性淋巴结中很容易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在血液(兔、人或绵羊血)平板上进行厌氧培养,其菌落周围有一完全溶血的内环,而外环则不完全溶血,色淡。涂片镜检可见中等长度或略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据其在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即可鉴定该菌。大多数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蔗糖。不发酵甘露醇。发酵水杨苷不稳定。发酵的主要产物有乙酸和丁酸。液化明胶,石蕊牛乳阳性,吲哚阴性。在蛋黄琼脂上生长,说明该菌产生卵磷脂酶,但不产生酯酶。如果在蛋黄琼脂平板的另一半上浇注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后,再用其厌氧过夜传代,在无抗毒素的琼脂上可见到菌落周边有沉淀线,而在浇灌抗毒素的那一半板上,则无沉淀线。
(五)类症鉴别要点
本病应与溃疡性肠炎和布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相区别,另外本病经常并发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由鹑梭菌所致,其特征性剖检病变为小肠远端及盲肠上有多处坏死和溃疡灶,肝脏也有坏死灶,而本病病变仅局限于空肠和回肠,而盲肠和肝脏几乎无变化。布氏艾美耳球虫与本病极相似,但可通过取样观察卵囊而区别,球虫病时能观察到卵囊。但要注意鉴别是否有球虫并发症。
二、防治
搞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不使家禽接触腐败动物尸体,不用腐败、霉变精饲料、青饲料(尤其变质鱼粉),避免饲料中小麦含量大于30%,且需加入足量优质小麦专用酶。日粮中配入适量食盐、钙、磷,以防异食癖。
添加多种抗生素,如百里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可降低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排出数量。
拌料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本病的药物有林可霉素、百里霉素、青霉素等。
微生态制剂对本病有控制作用,如促菌生、益生素、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可减轻坏死性肠炎的危害。将粪链球菌与产气荚膜梭菌混合培养,可产生很宽的抑菌带。
发生本病后,先应查明毒素型别与来源,尽快清除、深埋、火化死禽,及时消除污染饲草、垫料和粪便,用次氯酸钠或福尔马林彻底消毒,减少环境中肉毒梭菌芽孢含量。早期应用抗毒素可能有效。在未确定毒型前,可用多价肉毒抗毒素(毒型确定后用同型抗毒素),辅以大剂量盐类泻剂和洗胃、灌肠,以利毒素排除。本病常发区可用当地分离株制成类毒素,供预防接种用,免疫期约一年。
暴发坏死性肠炎后取下列药物饮水疗效显着:林可霉素、土霉素、青霉素。
用灭活肉毒梭菌和毒素主动免疫,可获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