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疟原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509页(1540字)
禽疟原虫病是由疟原虫属的寄生虫引起的,它们寄生在红细胞中以具有天然色素为特征。疟原虫病是人类的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在我国南方流行也相当严重,而禽疟原虫病常用作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本病典型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缺乏,体温升高,贫血和呼吸困难。从不显示症状到出现贫血死亡。急性鸡疟原虫病能引起急剧而严重的贫血以及全身性缺氧。鸭感染小疟原虫后可发生相类似的症状。感染近核疟原虫时也可发生严重的贫血。
(二)病理剖检
可见高度贫血,肝和脾肿大。对骨髓作组织学检查时,可发现脂肪细胞减少、增生、静脉窦扩张,以及存在大量的单核细胞和幼稚型细胞。脾脏的微血管内布满淋巴细胞和感染有虫体的红细胞。网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含有带色素的核。
患禽疟原虫病时也能发生其他的病理变化。鸡疟原虫的红细胞外发育阶段可引起脑微血管堵塞,结果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极度障碍,造成死亡。能引起火鸡大批死亡的硬疟原虫,可使许多组织发生大面积的纤维变性。
(三)流行特点
鸡疟原虫,寄生于林鸡和家鸡,致病力较强,引起鸡的疟原虫病;近核疟原虫,寄生于家鸡和火鸡,致病力较强;硬疟原虫,寄生于火鸡和鸭,致病力较强;死亡率可达90%。小疟原虫,寄生于火背雉、鸡,亦能寄生于鸭。本病由蚊传播。
疟原虫的发育需要两个宿主,一个是中间宿主家禽和野禽,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的开始阶段;另一个是终末宿主蚊子,在其体内完成有性繁殖。
禽疟原虫在库蚊(Culex)和伊蚊(Aedes)体内的发育。当蚊吸血时,吸进配子体发育为配子,发育为卵囊。再进行孢子生殖。当感染性蚊子叮咬禽类宿主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腺进入血液,侵入网状内皮细胞,在此进行典型的两代裂殖体发育。潜隐体和第二代潜隐体产生出大量裂殖子,并进入血流和红细胞。血液和网状内皮组织间虫体可能发生互换,结果在许多组织,尤其是脾、肾和肝的内皮细胞内产生第二次的红细胞外的裂殖体,这些虫体可以引起此后的严重的虫血症。
本病的潜伏期为3~40天。死亡率可达68%~75%。
(四)实验室检查
1.病原分离与鉴定
(1)病原分离:血液涂片检查。内脏器官和血液涂片可用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染色。
(2)病原鉴定:禽疟原虫属属原生动物的疟原虫科。染色后镜检,侵入红细胞中的滋养体呈环状,其细胞质呈天蓝色带状,细胞核呈红色,虫体中间为不着色的空泡。当疟原虫消耗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疟疾色素的残余物,这在涂片上可以见到。
二、防治
必须依赖于中断禽疟原虫的生活史,即消灭或尽可能减少蚊子才能成功地预防本病。为了消灭蚊子可使用化学杀蚊剂。有效的化学治疗药物有:氯喹,250毫升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