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肉饲养技术手册》第152页(1818字)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的、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由于本病流行广,各养羊地区全年都可发生,又是羊病中最严重的病之一,被我国定为一类动物疾病。

绵羊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在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及痂皮内大量存在。鼻黏膜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在发病初期和体温上升时,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以冬末春初流行为多。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用具、毛、皮产品、饲料、垫草、寄生虫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媒介。

该病毒可在外界环境中存活2~6个月。在腐败中迅速死亡,3%石碳酸、2%福尔林、0.1%升汞都有良好的消毒效果。直射的阳光和紫外线也能迅速杀灭该病毒。

在自然条件下,细毛羊更富有易感性,绵羊痘和山羊痘是各自独立的痘病,病原体不同。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相互传染。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传染较慢,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痘疹多发生在乳房、皮肤和乳头上。

症状:潜伏期6~8天,临床上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经过。

1.典型经过发痘前,病羊体温达41~42℃,食欲减少,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有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腔流出,呼吸脉搏加快。约经1~4天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变成为红斑,随后形成豌豆大小、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再经过5~7天变成水疱,中央稍有凹陷,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开始下降。由于白细胞的浸润和化脓菌的侵入,水疱逐渐变成脓疱,体温再次上升,此过程约3天,如无继发感染,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脱痂后痊愈,整个病程约为3~4周。

2.非典型性经过非典型经过仅出现体温升高和黏膜卡他性炎症症状,不出或出现少量痘疹,不形成水疱和脓疱,痘疹几天内干燥、脱落。非典型经过严重的多发生于老、弱、孕羊及羔羊。痘疹内出血、变黑,有的痘疹化脓、坏疽、形成溃疡,味恶臭,常取恶性经过,病死率可达20%~50%。如有的病羊经过严重,痘疹密集,相互融合成片,造成皮肤发生坏死或坏疽,造成全身症状严重;如痘疹集中在呼吸、消化道,往往造成病羊的死亡。

怀孕母羊可造成流产。

预防:

1.绵羊得病或人工感染后,均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在羊痘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预防注射。3月龄内的哺乳羔羊在断奶后,应加强免疫一次。

绵羊痘细胞苗不用作山羊的注射。山羊痘细胞苗对绵羊有保护作用。

2.加强平时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的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冬春季适当补饲,做好防寒过冬工作。

3.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和畜产品,如必须引进需进行隔离观察、检疫。

4.每天注意检查羊群,及时发现病羊,进行必要的隔离、封锁和消毒,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治疗:发生羊痘时,应立即将病羊隔离,同时对疫群中未发病的羊只及周围的羊群进行疫苗紧急接种,病羊由专人护理,给予软饲料,饮洁净水,为防止口腔黏膜继发感染,促进糜烂的愈合,可用1%醋酸液、2%硼酸液或1%来苏尔液冲洗;有溃疡时,用1%硫酸钠溶液、1%明矾液或0.1%高锰酸钾冲洗,随后可涂碘甘油或紫药水。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根据病情需要还可进行对症治疗。对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羊,早期可应用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上一篇:蓝舌病 下一篇:肉羊饲养技术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