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多头蚴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肉饲养技术手册》第179页(1475字)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部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在终宿主犬等的小肠内寄生。幼虫寄生在羊等有蹄类的胸内。2岁以下的绵羊易感。

病原:

1.脑多头蚴为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蛋大,内充满透明液体。囊的内膜上生有许多原头蚴。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数目约100~250个。

2.多头绦虫体长40~80厘米,节片200~250个;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孕节片中充满虫卵。卵为圆形,直径20~37微米。

发育史:多头绦虫的孕节片随终宿主的粪便排到体外,中间宿主羊等吞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卵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其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被带到脑内,约需2~3个月发育成囊泡状的多头蚴。如果被血流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六钩蚴则不能继续发育而迅速死亡。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后,多头蚴附着在终宿主的小肠壁,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在终宿主体内生存数年,它们不断排出卵节片,成为污染源。

症状:

1.前期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型 羔羊的急性型为最明显,六钩蚴移行到脑部,引起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速,有强烈的兴奋或沉郁,病羊作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躺卧,脱离羊群。有的因急性脑膜炎而死亡,部分病羊耐过后转为慢性症状。

2.后期症状为慢性经过 急性经过耐过的羊只,在一定时间,不显病状,约经2~6个月,随着多头蚴的发育增大,逐渐出现典型症状,因寄生部位不同而特异转圈的方向和姿势不同。病羊表现精神沉郁,逐渐消瘦,食欲不振,反刍减弱,对声音刺激反应很弱,卧地不起。虫体寄生在大脑半球表面的出现率最高,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其转动方向多向寄生部位同侧转动,对侧视力发生障碍以至失明,多头蚴囊体越大,病羊转圈越小。病部头骨叩诊显浊音,头骨常萎缩变薄,甚至穿孔,该部皮肤隆起,压痛,对声音刺激反应弱。如寄生在大脑正前部,病羊头下垂,先前作直线运动,常不能自行回转,碰到障碍物头抵呆立。寄生在大脑后部,病羊头高举或作后退运动,直到跌倒卧地不起。寄生在小脑,病羊神经过敏,易惊,运动或站立均常失平衡,易跌倒。寄生在脊髓时,常表现步态不稳,转弯时最明显,后肢麻痹,小便失禁。

诊断:本病常有特异症状,但应注意与特殊情况下的莫尼茨绦虫病、羊鼻蝇病等其他脑病相区分,这些病一般不含有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现象。同时还可用变态反应加以区别。

预防:

1.对犬进行定期驱虫,阻断成虫感染。

2.禁止让犬吃到患本病的羊等动物的脑、脊髓。

3.彻底烧毁病羊的头颅、脊柱。

4.定期对羊只驱虫,用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克一次喂服。

治疗:急性型阶段尚无有效疗法。在后期可用手术方法摘除泡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