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45页(3009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的根茎;又名川连,川雅连、宜连;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苦、寒,入心、胃、肝、胆、大肠经;属寒凉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适用于火热实证:高热、烦躁、失眠、口舌生疮等,常与黄芩、栀子同用;热迫血行:吐血、衄血,常与大黄、白茅根、黄芩等同用;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常与菊花、薄荷、夏枯草等同用;胃热炽盛:呕吐苦水、酸水等,常与吴萸、苏叶等同用。胃肠湿热证:下痢泻泄,里急后重,脘腹痞满,呕吐恶心,常与木香、白头翁、葛根、半夏等同用。火毒疮疡、湿疹等,常与公英、地丁、野菊花等同用。

〔本草撷英〕 本经: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元素:治郁热在中,烦躁恶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

时珍:去心窍恶血,解服药过剂烦闷及巴豆轻粉毒。

备要:大苦大寒。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解渴除烦,益肝胆,厚肠胃,消心瘀,止盗汗,治肠澼泻痢,痞满腹痛,心痛伏梁,目痛眦伤,痈疽疮疥,酒毒胎毒,明目定惊,止汗解毒,除疳杀蛔。

指掌:泻心火,消心下痞闷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物,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用。

〔名医心得〕 张锡纯:(1)脑疾 本品味大苦,性寒而燥。善入心以清热,心中之热清,则上焦之热皆清,故善治脑膜生炎、脑部充血、时作眩晕。(2)外治目疾 治目睛胀疼者,俾用黄连淬水,乘热屡用棉花蘸擦眼上,至咽中觉苦乃止,则胀疼立见轻;又治目疾红肿作疼者,将黄连细末调以芝麻油,频频闻于鼻中,亦能立见效验。[1]

王药雨:健胃增食 本品用小量为苦味健胃药。内服能引起唾液胃液之分泌,亢进胃肌运动,促进胃肠吸收,增加食欲。[2]

王少华:虚寒泻泄 久泻者病涉脾肾虚寒者居多,辛热之品习用,久服难免有化燥伤阴之虑。若参入一味黄连,则寒热互济,阴阳相随,而收相反相成,以薄为厚之功。此外,久泻者多为阳虚,但未必尽属无火之证。寒湿可以郁而化火,在征象未露之时施以黄连可灭湿火于萌动之初,以达潜消默化的境地。[3]

〔药理与应用〕 1.抗微生物作用:(1)广谱抗菌 体外实验本品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霍乱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杆菌、白喉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等也有抗菌效果,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作用较弱。(2)抗病毒 本品对各型流感病毒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肝炎乙型抗原的阳性率。(3)抗原虫 黄连煎剂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沙眼衣原体及热带利什曼原虫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为消化道细菌感染,如急性胃肠炎、痢疾、霍乱、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等;尝用于阿米巴痢疾、乙肝、流行性出血热等。

2.抗炎作用:所含小檗碱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炎症。

3.增强免疫机能:本品能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临床多用于消化道、呼吸道、五官科、皮肤科、妇科感染,以及骨髓炎、湿疹、烧伤等。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抗心律失常 所含小檗碱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具有广谱性。其作用机制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激动和中止折返激动持续进行;还可通过抑制快Na+内向电流,降低动作电位0相最大上升速率,减慢传导速度,使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传导阻滞,中断折返激动,从而达到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2)正性肌力 所含小檗碱可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其作用机制是:阻止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慢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增加Ca+跨膜内流。(3)降低血压 所含小檗碱能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容量血管,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达到降压的目的。其降压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反复给药无快速耐受性。(4)抗心衰 小檗碱可使衰竭的动物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射血分数增加;严重心衰患者静滴小檗碱心肌收缩力亦增强;并能明显降低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肾性及先兆子癎的高血症等;偶用于心衰患者。

5.降血糖作用:煎剂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其机制为抑制肝糖元异生和/或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酵解,抗升糖激素,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临床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

6.抑制血小板聚集:体外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实验其疗效几乎可与潘生丁合并阿斯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少,亦易于接受。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风心病等。

7.其它作用:(1)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2)解热。(3)利胆。(4)抗癌及中枢抑制作用。临床可用于胃溃疡、胆囊炎等疾病。

〔剂量用法〕 1.5~9克,煎服;外用适量。炮制不同,疗效亦异: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肝、胆火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或童便炒,食积黄土炒。治湿热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点眼赤人乳浸(《本草备要》)。

〔按语〕 本品大苦大寒,寒能清热泻火,苦能燥湿胜湿,故为治实火、湿热之要药。在上能治湿热肝火上灼之目痛、泪出、口舌生疮;中能治湿热蕴胃之胃痛、作酸、呕逆;下能治湿热下注、蕴肠之妇女阴中肿痛、肠澼、下利诸证,故临床甚为常用。惟其性寒败胃、味苦伤津,故胃弱体质及证属实热但津血不足者(如白汤证)则不宜用。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11:355,356

[2]王药雨.实用中药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143

[3]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泄泻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74.75

上一篇:栀子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