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77页(1574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根;又名大将军;主要含有原白头翁素、三萜类皂甙及强心等成分;苦、寒,全草有毒,入胃、大肠经;属苦寒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燥湿止痢。适用于痈疮、痔疾、痢疾、目赤肿痛、风湿热痹、湿热带下等病证。

〔本草撷英〕 本经:气味苦温,无毒,主治温疟,狂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腹痛,疗金疮。

别录:治鼻衄。

弘景:治毒痢。

甄权:赤痢腹痛,齿痛,百节骨痛,项下瘤瘿。

备要: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血痔,偏坠。

指掌:消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羶腥,鼻衄非此不效,赤痢全赖收功。

〔名医心得〕 朱良春:带下《本草正义》引何廉臣《实验药物学》谓“其气质轻清,为升散肠胃郁火之良药。”对此唐容川亦有阐发“白头翁所以治下痢后重者,升散郁结故也。”可见本品在苦泄之中,寓有升散之意,是其不同于其他苦寒沉降之品之处。由此可以认为本品具有清肝达郁的作用,故凡肝火下迫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选本品治之。[1]

王庚贤:腮腺混合瘤 《本经》载其主治“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日华子本草》载其“消赘”、“得酒良”。临床体会,将本品以黄酒浸泡8小时后,使酒浸透药内,再兑水煎服,能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治疗本病,效果颇佳。[2]

〔药理与应用〕 1.抗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最为敏感;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霉素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和流感病毒亦有抗菌作用;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有杀灭和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痢疾、肠炎、宫颈炎、阿米巴痢疾等。

2.抗癌作用:本品有抑制植物细胞分裂作用,对肺部鳞癌、未分化癌及恶性黑色素瘤有效。临床常用于直肠癌、宫颈癌等。

3.其他作用:具有镇静、镇痛、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对肠粘膜有止血、收敛止泻作用。尚有一定的强心作用。临床常用于痢疾、痔疮出血等。

研究表明,本品全草有毒,以根部毒性最强。对粘膜具有强烈刺激性,并有溶血作用;刺激口腔粘膜可引起口腔炎、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便血,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以至休克等毒副作用,应予重视。

〔剂量用法〕 9~15克,煎服;外用适量。重证可用至30克。

〔按语〕 本品苦寒沉降,专入血分,擅清肠胃湿热毒邪,为治热毒下痢之要药。临床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证属实热毒盛者;慢性痢疾,日久正虚而无热证者则非本品所宜。惟其性味苦寒,易伤胃气,故应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多用。

【参考文献】:

[1]朱步先等.朱良春用药经验.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11:82、83

[2]河南卫生厅.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4:436

上一篇:鱼腥草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