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172页(1672字)

【药物出处】:《日华子本草》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种子,又名炒莱菔子、萝卜子。主要含有脂肪油、挥发油。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等,挥发油内含有甲硫醇等,此外尚含菜菔素。甘、平,入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消食导滞,下气消痰。适用于食积胀闷,泻痢后重,气逆喘咳,痰多食少。

〔本草撷英〕 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时珍: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疱疹,熟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名医心得] 朱良春:莱菔子功用三辨,莱菔子非冲墙倒壁之品。崇张锡纯之说,即“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治痰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常用此味,取气顺痰降之理,2辨莱菔子生升熟降之不确。认为不必拘于此说,3辨人参与菜菔子并用无妨,认为“人参补气、莱菔子破气,二者不可同用为庸浅之见,不可从,推崇《本草新编》“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吸气必难受,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1]

焦树德: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者,常用本品,并组“麻杏二三汤”,多获良效。[2]

张泽生:噎膈、中虚兼有气道痰阻者,常以莱菔子配人参,有益气助化痰开通噎膈之效。[3]

钱伯文:癌肿 气虚多用党参或太子参20~30克,为防其壅气,配伍莱菔子,且莱菔子也有制癌作用,并谓傅青主也常将二药同用。[3]

杨建:老年性便秘 以莱菔子用文火炒黄:30~40克温水送服,日2-3次,对老年性便秘甚效。[4]

〔药理与应用〕 1.抗微生物作用;水浸剂用试管法对其心性毛菌、许兰氏毛菌、毛状小孢子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抑制作用。芥子油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莱菔子水提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脓度还可抑制某些真菌生长。莱菔子素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降压作用,莱菔子的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于麻醉及犬静注,均可引起血压下降,作用缓慢而持久。

3.其他作用:尚有抗炎镇痛、解毒作用。

临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肿瘤、顽固性便秘。

〔剂量用法〕 6~10克,煎服。

〔按语〕 本品功擅消食化积、除胀行滞,最宜于食积不化,中焦气滞者。因又能下气消痰,故又常用于喘咳痰多之证,如兼食积更为合拍。近人还常用于高血压病,老年性便秘。关于莱菔子与人参相恶之说,不可拘泥。如气虚无滞象,则无用莱菔子之必要,如气虚兼气滞,或虚不受补,补后作胀者,则宜相伍。

【参考文献】:

[1]朱步先.朱良春用药经验.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11:94

[2]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33。

[3]肖森茂等.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354

[4]杨建.重庆医药,1986;6:46

上一篇:木香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