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反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疾病现代药物治疗手册》第49页(1543字)

一、概述

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由来势迅猛的精神冲击导致发病,精神症状在遭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历时较短,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以完全缓解结束,预后良好。

二、临床表现

1.以意识障碍为主者 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以精神错乱状态较常见。可见定向力障碍,注意力狭窄,难以进行言语交流;有自言自语,语句零乱或不连贯,令人难以理解;动作杂乱无目的,偶有冲动行为。恢复后少数病人可有遗忘现象。

2.以精神障碍为主者 病人表现为伴强烈的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精神运动性兴奋呈不协调性、激越、叫喊、乱动,无目的漫游,言语内容与发病因素或个人经历有关。有时表现情感暴发、四肢抽搐,类似于癔症。精神运动性抑制较少见,表现退缩、缄默少语,情感淡漠,呆若木,可长时间呆坐或卧床,无情感流露。还可伴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三、诊断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

【鉴别诊断】

1.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 如中毒性精神障碍、谵妄状态等,临床表现类同,但这类障碍以丰富的幻视为多见,其意识障碍有忽明忽暗的波动特点;另外,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脑电图、CT等)可资鉴别。

2.情感性精神病 也可在一定的应激源下发病,以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及抑制表现可资鉴别,很少出现意识障碍,病程长。躁狂、抑郁量表测定可助鉴别。

3.癔症 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应激下发病,症状给人以做作感。病前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易反复发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易受暗示性。

四、治疗

1.药物治疗 急性期伴幻觉、妄想者可用氟哌啶醇5~10mg,肌内注射1~2次/天;氯丙嗪50~150mg/d或奋乃静4~8mg/d,症状控制后即可停药。对伴有情绪障碍或睡眠困难者,可分别使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以中、小剂量为宜,疗程不宜过长,具体可参阅有关章节。

2.心理治疗 采取解释、鼓励等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摆脱困境,重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3.环境治疗 为了减弱或消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处境的不良作用,应尽可能离开或调整当时的环境,消除创伤体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