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687页(2353字)
提高投资活动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来保证。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建设上的可能性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技术经济分析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投资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可行性研究工作是在本世纪前叶随着技术、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早在30年代,美国在开发田纳西流域时就开始把可行性研究列入流域开发的程序,成为工程项目规划的重要阶段,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行性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尤其是在60年代以后,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不尽完全相同,但作为一门学科,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而且已被广泛采用。世界银行等金融组织已把可行性研究作为申请工程项目贷款的依据。197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编写了《工业可行性研究手册》,1980年又编写了《工业项目评价手册》,这就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价提供了较完备的参考资料,为在国际上推行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
80年代初,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始得到了重视,目前可行性研究已列为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基本建设程序。1983年2月,国家计委正式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在项目建设之前一定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凡是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的建设项目,不应批准设计任务书。在积极引进和试用西方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同时,有关部门还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条例和办法。1987年9月,国家计委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一书颁布试行。此外,各部、各地有近20个行业分别制订了本行业的可行性研究编制细则,并为一批建设项目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这对正确作出投资决策起了较大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作为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的重大问题(如产品发展前景、市场需求量、生产规模、原材料与动力的构成、来源与需求量、生产方法、设备选型、投资、资金筹措、成本、利润等)事先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比较,从技术上、经济上全面论证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可见,可行性研究提出了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建设的意见,因此,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2)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有资金,二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来筹集所需资金,包括国内和国外各种贷款形式。贷款银行在接受该项贷款申请前,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或审查。只有在确认该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具有偿还能力和不会承担很大风险的情况下,银行才同意贷款。
(3)作为与项目有关的部门、企业商议及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
一个建设项目的原料、辅助材料、协作件、燃料、供电、供水、运输、通讯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协作,它们与项目协作的协议、合同都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签订的。对于需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项目,同样必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审批,即在确认有投资效果,并具有外汇偿还能力,以及国内投资、原材料、动力、运输、销售等各项因素配套后,才能同外商正式签约。
(4)作为下一阶段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
可行性研究中,对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厂址、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总图布置等都进行了方案比选、论证,推荐了建设方案,下一阶段的初步设计必须以研究报告为基础,不再另选其它方案。
(5)作为新技术应用及设备研制、购置计划的依据
建设项目采用的新技术、主要设备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后,证明是可行的,方能确定拟采用的技术及工艺流程,制订主要设备的研制和购置计划。
(6)作为向当地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允许建设和施工的依据
项目建设之前还必须经地方规划部门及环保部门的审查,其审查依据即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故可行性研究应有这方面内容的论证。主要审查项目对环境保护、三废治理以及厂址选择对城市、区域规划布局的影响、报告中所拟定的以上因素的方案是否符合市政或区域规划及当地环保要示,如一切符合或有治理措施,才给予发放建设许可证书。
(7)作为项目企业组织管理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中将涉及项目的工艺技术设计,依据该因素方案的具体设计,可对企业生产各部门的布局、定员、机构及技术培训等作出一系列相应的安排。
(8)作为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