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时期的福建历史: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的恢复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08-14 23:41:51 分类: 福建历史 短篇章节

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民主主 义社会的确立。由于解放战争最后一年的迅速发展,因此除了北方一些老解放区的土地问题已经解决以外,广大新解放区还来不及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些地区的 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也还没有得到满足。在福建,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闽西、闽北、闽东、闽南、闽中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 苏维埃政权并实行土地革命,近2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重新占领这些地区并建立了他们的政权,地主阶级趁机向农民反攻倒 算,夺回土地。只有闽西革命老根据地部分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当局及其支持下的地主阶级进行保田斗争,在15万人口的地区保卫了土地革 命的成果,保护了苏维埃政权时期分得的土地,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除此以外,全省农村在解放初期仍然维持着封建土地制度。

据福建解放初期的统计,全省占农村人口5.8%的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土地总量的61.3%,而占农村人口90.8%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和其他劳动 人民却只占有农村土地的37.8%,其中雇农、贫农仅占14%。广大农民受到的封建剥削十分严重,农村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

在福建解放的最初一年,由于群众尚未充分发动,土匪恶霸势力还很顽固,乡村人民政权也还不够巩固,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了的广大农民按照各地的实际 情况,首先开展减租运动,以减轻农民遭受的剥削,解决贫苦农民的口粮和生产、生活的最基本要求。这场减租运动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阶级,但未能彻 底解决农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

福建解放一年以后,全省农村大部分地区废除了保甲制度,建立乡村人民政权。农村中普遍建立农会,入会农民达110万人,并且还建立一支约7万人的民兵 队伍,以贫雇农为主体的农村革命势力已经占有较大优势。农民经过剿匪、反霸、减租等斗争的实践锻炼,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提高,对于土地的要求也异常迫切。

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8月开始,按照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领导全省农民分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省委、省人民政府首先在岩、闽侯专区的7个县进行土改试点,取得经验。

1950年12月10~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张鼎丞在会上作《为完成福建土地改革而斗争》的报告。会议对全省土改作 出部署,一致通过按照张鼎丞报告精神作出的《开展全省土地改革的决议》。会后,全省先后分三批开展土地改革。省、地、县各级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和人民法 庭,负责指导和处理有关土改的各项工作,调派和训练了15000多名地方干部和近万名解放军干部以及5000多名知识青年,组成数千个土改工作队开赴各地 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12月,全省有42个县的2635个乡开始第一批土地改革。这批开展土改的乡村大多分布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平原地区。土改工作队到达农村以 后,以乡为单位开展土地改革。工作队首先必须深入调查本乡的土地和生产、生活情况,向群众宣传土地改革的意义和目的,发动群众,树立贫雇农的优势。在此基 础上,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结合当地实际,以村为单位,采取由本人自报、民主评议的方式,再报经上级批准,划定阶级成 份。阶级阵线分明了,进一步的工作是严格遵照党的方针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工作由土改工作队和农民协会领导,建立专门小 组,在调查研究和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与数额。在进行分配时,既注意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又适当照顾中农的利益;既大体上按人口平均分 配,又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对土地的分配,一般以村为单位,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对地主、二流子等均分配与农民同样一份土地,督促其参加生产 劳动,使其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51年4月,第一批开展土改的地区胜利完成任务,其中80%左右的乡达到或基本达到土地改革运动的要求。在这期间,大多数地区普遍发动群众,摧毁封建势力,解决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951年春耕大忙以后,按照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在2592个乡开展第二批土地改革。同年秋收后开始第三批土改。这两批土改的地区主要是山区、 林区、渔区和盐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但是由于全省股匪已基本肃清,镇压反革命运动已经展开,各地反动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加以积累了第一批土 改的经验,所以这两批土改进展也比较顺利。

福建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林区,依靠森林特产为生的约400万人;沿海的渔区人口约24万人,盐区人口约10万人。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根据这些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政策,以便更加有效地摧毁封建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

在山林地区,对于没收与征收所得山林的主要分配原则是,以原经营为基础,山与田统一计算分配,便于一户经营的分给各户所有;不便于一户经营的分配给数 户共有,或分给自愿结合的生产组所有,或分给一乡一村共有;大块林山则收归国有。在渔区和盐区,主要是没收和征收渔业封建剥削者和渔业资本家的渔用地以及 附属于渔用地区的渔业设备,没收和征收盐坎主和工商业家的盐坎、停晒坎及盐具;对富渔民和富盐民只征收其出租的渔用地和盐坎、停晒坎。所有没收和征收的渔 用地和盐坎、停晒坎都归政府所有,只分配使用权。

福建是个侨区,在国外的侨胞有350万人以上,对侨胞、侨眷土地财产的政策是否得当,在海外影响很大。在土地改革中,福建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主要 是照顾华侨私人所有的房屋及照顾原为劳动人民的华侨,出国后出租少量土地不超过当地人均土地200%的部分不予征收;对于无地少地的侨属,有少量侨汇收 入,一般亦分给与当地农民同样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对于侨属阶级成份的划分,也十分慎重。

福建的闽西、闽北等地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经分配过土地。根据这一情况,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18日颁布《关于龙岩专区经过土地革 命地区有关土地改革若干具体实施办法的规定》,提出具体政策,对保持苏维埃土地革命果实的地区,对经过苏维埃时期的土地革命而在红军北上以后封建势力复 辟、封建土地制度恢复的地区,以及对解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之前农民自发分配土地的地区等复杂情况,都规定了具体实施土地改革的办 法,正确地解决了老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问题,推进福建革命老区的恢复与发展。

从1951年秋后至1952年春耕之前,全省剩下的各专区之间的边缘山区土地改革也告结束。同时,这期间在全省已经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进行复查验收和 颁发土地证的工作。1952年4月,第三批土地改革也告结束。至此,全省除金门、祖等尚未解放的岛屿以外,全部完成土地改革任务。

土地改革是一场彻底摧毁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基础,根本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大变革,对福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获得丰硕的成果。

首先,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经过土地改革,全省共没收、征收封建所有制土地988.87万余亩,以及大量耕畜、房屋、粮食等财产。 有767万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及农村中其他贫苦劳动人民分得了这些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农村中的雇农、贫农和中农的土地普遍都有增加。按每人平均计 算,雇农的土地占有量由0.24亩增加到2.1亩,贫农由0.61亩增加到1.87亩,中农由1.43亩增加到1.95亩。由此可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 苦农民经过土地改革,在经济上获得翻身。

土地改革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彻底摧毁了农村中的封建统治势力,建立健全农村人民政权。福建土地改革的特点是与剿匪、镇压反革命运动结合起来进行的。在 土地改革运动中,全省68个县、市人民法庭及数百个分庭,严厉惩处大批不法地主、恶霸、匪首和反革命分子,给予封建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建立健 全了农村人民群众团体与基层政权。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344万余人,民兵52万多人,青年团和妇女会也得到很大发展。全省大部分农村在土地改革中结合 民主建政,选举了乡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乡长。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农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得到彻底的翻身与解放。

按照中央人民政府的要求,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 在土地改革结束以后,广泛宣传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大政策,耐心地教育和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向互助合作方向发展。由于彻底摧毁了封建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翻身农民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各级共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大生产运动热烈地开展起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产量也直线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在1949年为283万 吨,1950年为311万吨,1951年升至337万吨,1952年达到372万吨;油料总产量1949年为7.29万吨,1952年上升至9.89万 吨;生存栏数1949年为127.3万头,1952年达到251.6万头,差不多翻了一番。福建主要的经济作物如茶叶、水果产量也快速增长,水产品总量 从1949年的6.75万吨,到1952年上升到15.93万吨。

随着农副产品的连年增收,农民的购买力也大幅度提升。据全省国营贸易系统的统计,每一人口的平均购买力,1951年为27.3元,1952年为 32.6元,一年提高19.7%。可见,土地改革以后,广大农民生产热情普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生活。到1952年,全省农业生 产达到或超过了抗战以前的水平,为福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