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

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的诗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刈稻了咏怀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东屯北崦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东屯月夜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小园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哭严仆射归榇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至后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初冬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张仪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到村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立秋雨院中有作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归来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简体 > 繁体 > 拼音 > 鉴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