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陈远交近攻之策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09-29 11:51:17 分类: 范雎

现在人有句时髦的话:“推销自己。”其实,古人早就懂得推销自己,只是没有明说而已。范雎向秦昭王进“远交近攻”之策,就是先自我推销,而后进当世奇策的。

范雎和秦王

战国时期,地处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的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为了成就霸业,秦孝公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将锋芒直接指向中原六国。秦惠王时,秦夺回被魏占领的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之地,攻灭巴蜀(巴国、蜀国,今四川省地),夺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东部),扩大了秦国的疆域。秦昭王时,国力更加强大,多次困扰三晋(韩、赵、魏三国),南夺楚国鄢郢(楚都,今湖北宜城县南),东败齐国,兼并中原六国的战争接连爆发。

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 年),魏国的著名辩士范雎来到了秦国。范雎为人机敏善辩,志向远大,曾欲侍奉魏王,因家贫,不能自给,便先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后须贾奉魏昭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随从而去。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便派人赏赐范雎酒及黄金。须贾遂疑范雎私通齐国,回国后,诬告于宰相魏齐。魏齐大怒,令人殴打范雎,几乎将范雎拷打至死,幸有魏人郑安乎相救,范雎才得以逃脱。后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国,经郑安平引荐,范雎见到王稽,王稽见范雎贤能,便暗中将范雎带往秦国。

王稽归秦,朝见秦昭王,乘机举荐范雎,向昭王道:“魏有张禄(范雎化名)先生,智谋出众,是天下有名的辩士。他说:‘秦王之国,危如累卵,任用他,秦国就可以安宁,然非面陈秦王不可,不能用书信传达。’所以,我将他带到秦国。”秦王不信,并道:“诸侯说客好大言,姑且令其就馆舍居住。”范雎待命见王,受到冷遇,吃着粗劣的饭菜,延误时日有一年之久。

有一天,范雎得知将军穰侯将要率兵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邑(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及寿邑(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大不以为然,明知穰侯出兵乃假公济私,是为了扩大自己在陶邑的(齐邑名,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的封地。便将此事记于心中,伺机以谏昭王。

范雎不甘冷遇,择机上书昭王道:“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赏,有能者官,劳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今微臣待命见君,已一年有余,如大王认为臣有用,请听臣言,如大王认为臣无用,留臣何为?况且,臣的胸部抵不过杀人用的垫板,腰部抵不住大王的斧钺,怎敢以欺诳之言来尝试大王的刑罚。即使大王您认为我是卑贱之人而轻视我,难道还不相信举荐我的人对大王的忠诚吗?英明的君主,对于人们的意见,有利的就采用,不利的就抛弃,怀疑的就尝试一下,即使是远古的圣哲虞和夏禹,也无法改变这种态度,更何况大王您呢?最深切的话,我不敢写于书信中,浅薄之言,不值得大王一听。依臣下猜想,大王不见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的愚蠢不能感动大王,或许是举荐我的人位卑言微得不到您的信任。如果不是这样,我请求大王耽误一点游览观赏的时间,令我瞻仰您的威仪,如果我的话有一句对您没有作用,请赐我死刑。”

昭王见信后十分高兴,便传令王稽,让他用专车去迎接范雎。昭王在行宫内亲迎范雎,并向范雎抱歉道:“本应当早就向您请教,因为攻打义渠(西戎的一个部落)的事情紧急,须早晚亲自请示太后,如今义渠之事已妥,方能够容我向您请教。请允许我履行宾主的礼节。”范雎十分谦逊地表示推辞。昭王待范雎以上宾之礼,对范雎毕恭毕敬,臣下左右见状,无不肃然起敬,为之动容。

昭王令左右回避,长跪于席,向范雎请求道:“先生何以教我?”范雎仅道:“是,是。”并不答言。过了一会儿,昭王又跪请如前,范雎依旧道:“是,是。”如此三次。昭王跪道:“先生终不肯指教我么?”范雎才答道:“臣岂敢如此。昔姜太公吕尚,不过是个渔夫,在渭河边垂钓罢了,及遇文王,文王见吕尚谋虑深远,便尊为尚父,拜为太师。文王赖有吕尚,遂成王业。假如文王疏远吕尚,不用其谋,周便难以统一天下。文王、武王如无人辅佐,也难以成就帝业。如今臣为羁旅之臣,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要说的,皆是军国兴亡大计,或关系到骨肉亲情,不深言,则无救于秦,欲深言,恐披刑于后。非臣下畏惧而不敢献出忠心,由于不知大王心意,不知大王是否信服,这就是大王三次发问而臣不敢回答之故。”

昭王听罢,复长跪抚慰范雎,劝范雎尽言勿虑,并道:“先生何出此言。秦国处偏僻遥远之地,寡人又愚蠢少才,我得以向先生请教,是上天的宠幸。事情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及群臣,望先生尽言无隐,休要怀疑。”范雎答道:“大王命臣尽言,这也是臣之所愿。”遂向昭王下拜,昭王亦答拜。

范雎知宫内窃听者多,为防不测,便不谈秦国内部之事,如穰侯攻齐之私等,先谈外交事务,以观看昭王的态度。范雎对昭王道:“秦地之险,天下莫及,甲兵之强,天下莫敌。然闭关自守,不敢加兵于山东六国,致使兼并之谋不就,霸业不成。依臣下愚见,大王之谋亦有所失。”昭王忙道:“请先生速速指明。”于是,范雎详尽地分析了各国的形势,向昭王陈述了兼并六国的外交谋略,这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之策。

范雎对昭王道:“大王令穰侯不攻近而攻远,长途跋涉,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邑、寿邑,其计有失。如出兵少,则不足以败齐,如出兵多,则有害于秦。我猜大王之意:欲令秦少出兵,而让韩、魏出动全部军队以攻齐,但秦与韩、魏关系并不亲密,却要越过韩、魏,联合韩、魏去攻齐,岂不谬哉!况且,如伐齐不克,为秦大辱,如克齐取城,也会徒予韩、魏,于秦何益?昔齐滑王越过韩、魏而攻楚,杀将败楚,辟地千余里,最终齐国连尺寸之地都未得到,难道齐不欲得到土地吗?是形势所致。各国见齐疲乏,便起兵攻齐,齐受辱兵败,不但未得寸土,反而壮大了韩、魏,此所谓借兵于敌而赍粮于盗者也。今穰侯攻齐,情势与此正同。”昭王闻听,点头赞许。范雎复道:“为大王计,莫如远交而近攻,远交以间敌联盟,近攻以广我之地,自近及远,蚕食诸侯,天下尽归秦矣!”昭王问道:“远交近攻之策该当何如?”范雎道:“远交莫如齐、楚,近攻莫如韩、魏。韩、魏地处中原,为天下枢纽,如得韩、魏,齐、楚岂能独存。欲得韩、魏,先交齐、楚、齐、楚归附,韩、魏势孤,必不难攻取。”

秦王听罢,鼓掌称善,即拜范雎为客卿,用其计远交齐、楚,近伐韩、魏,并下令阻止穰侯越韩、魏伐齐。

由于昭王采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以强兵东向,不断攻取韩、魏、赵之地,终大败韩、赵于长平,斩杀赵卒四十五万,赵国从此不振,向秦求和;韩、魏后亦委国听命于秦,遂奠定了秦吞并六国之基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