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
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创府兵制;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那么,疑问来了,为什么他专政之时,宇文泰为什么自己不称帝?
揭秘宇文泰专制20年不称帝的原因
一、宇文泰在武川镇集团中的资历较低,西魏初期比宇文泰高资历高辈分的勋贵大有人在
宇文泰虽然可以说是贺拔岳的亲信,但毕竟是跟随父兄在鲜于修礼、葛荣阵营参加六镇起义的人,是在作为官军一方的尔朱荣击败叛军葛荣后归入“尔朱集团区域副总经理”贺拔岳麾下的。与下列勋贵相比,资历乃至辈分都有不足之处。
寇洛:长黑獭20岁、尔朱荣元从,差点被贺拔岳余众拥戴
于谨:长黑獭15岁、元魏宿将
赵贵:葛荣拘禁、平葛荣后获释成为尔朱荣别将
侯莫陈崇:征葛荣时期加入尔朱荣集团的年轻将领
李虎:贺拔岳怀朔镇军主时期旧部,随贺拔岳加入尔朱荣集团
独孤信:葛荣灭后成为尔朱荣部将,随贺拔胜镇守荆州,贺拔岳死后被贺拔胜派入关中接管贺拔岳部。
从资历上看,这些资历高、辈分高的北镇同侪,在贺拔岳被侯莫陈悦谋杀之后,拥戴近水楼台的宇文泰做军事领袖,虽然是对宇文泰领导能力的肯定,但也包含着选择最近最适合领袖为贺拔岳复仇的因素(毕竟荆州的贺拔胜,与夏州的宇文泰相比,实在是解不了近渴的远水)。宇文泰主导关中北镇集团的政治筹码只有“为贺拔岳成功复仇”,但军事领袖和皇帝是两码事,仅仅凭借一次为旧主复仇,还不足以支撑西魏初年的勋贵们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从年龄上看,宇文泰主导关中的534年,仅仅27岁;高欢死时,西魏好不容易有喘息之机的546年,宇文泰年仅39岁;到551年开始着手削弱魏室,宇文泰也年仅44岁。再看看宇文泰的篡位事业创业者前辈们掌握军政大权与开始实践篡位的年龄
曹操:据兖州37、迎献帝41、封魏王61
司马懿:辅政曹睿47、灭曹爽70
刘裕:举盟讨桓41、灭司马休之52
萧道成:进督兖青冀三州42、独掌朝政47
陈霸先:平定岭南45、杀王僧辩52
高欢:平定尔朱残部36、迁都邺城38
可以说同样是上演创业、篡位大戏的第一代创业者梯队成员,无论是开始掌握一方或中央军政的起步年龄,还是削弱皇室时的年龄(除高欢),宇文泰都远低于前辈。年纪轻的人,可以做军事领袖(上柱国),可以做行政领袖(关西大行台、大冢宰),只要有能力(总管夏州、抵抗高欢)、有业绩(为上司复仇)没问题。开国皇帝这种涉及到全新法统与君臣名义的东西,年纪不到,资历不到,人脉声望就不到,不孚众望,皇帝宝座只会是个大火炉。
二、西魏中前期始终笼罩在相当不利的国际环境中,魏帝的正统名分无可替代
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无外乎两种渠道,从底层起义或外部攻入彻底推倒了重来是一种,从政权内部玩蚕食搞禅代是另一种。前一种”暴力革命“,完全可以大大咧咧地用某种高于王朝法统的天命或历史观来否定前朝法统;后一种”和平演变“就不得不承认前朝法统,除非新生权力集团已然达到内外无强敌的境地,才能搞继承前朝法统的禅代。
宇文泰虽然控制着西魏的军政大权,但政权内部势力复杂,外部环境恶劣:
【内·北镇】如若没有魏帝正统名分的存在,处于政权顶峰却在人数上劣势的北镇勋贵就无法堂而皇之地通过关陇本地豪族统治关陇之地,也无法服服帖帖地继续拥戴宇文泰。
【内·豪族】如若没有魏帝正统名分的存在,处于政权中层的关陇豪族不一定会配合宇文泰,河东河南豪族也不一定会在高欢彻底控制东魏并展开清楚异己后投奔宇文泰。
【外·东魏】如若没有魏帝正统名分的存在,534-550年东魏存续期间,宇文泰连抗衡高欢的名分大旗都没有,师出无名,拿什么凝聚关陇的信心?
【外·四邻】在候景之乱搅乱齐梁局势之前,东有集魏晋以来天下精华的东魏、南有上承汉魏制度略加改制的正统南梁、西有与齐梁联络的吐谷浑、北有需要常年孝敬的柔然。
综上,宇文泰在执政西魏事业的中期,无论是内部势力、还是外部局势都无法摆脱不利的境地,称帝改朝对于这个时期的宇文泰,简直是奢望。
三、宇文泰的子嗣年龄尚小、宇文宗室除了宇文护再无年长者辅翼。
庶长子宇文毓(明帝),生于534年,直到556年,也才22岁
庶次子宇文震,生年不详,但550年便早亡
嫡长子(总三)宇文觉(节闵帝),生于542年,直到556年,也才14岁
庶三子(总四)宇文邕(武帝),生于543年,直到556年,也才13岁
庶四子(总五)宇文宪,生于544年,直到556年,才12岁
上述排行考前的儿子只有一位在宇文泰死时达到古人的成年年龄,其余也就两到三位能勉强达到北朝贵族男子开始参与家族事务的年龄。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儿,泰兄宇文颢之子,生于513年,是唯一一位与宇文泰年龄相仿、未在六镇之乱中战死、未被东魏扣押的宇文家族成员。但宇文护的资历甚至比宇文泰还不如,是531年(19岁)以宇文泰家族管家的身份开始其关陇生涯、并一直作为宇文泰帮手的存在。
宇文家族在西魏政权没有足够的年长宗室成员辅翼,人数过于单薄且晚辈年龄过小的宗室状况,牵制了宇文泰的禅代称帝进程。
四、宇文泰没有来得及消化西魏后期扩张的新版图,新领土处于一种未必认同西魏、未必认同宇文、还有可能重举萧梁的不稳定状态,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仍需高举魏帝旗号。
①领土新附:西魏在候景之乱后取得巴蜀、江汉,领土面积直接翻番,从面积上看,北周VS齐陈似乎是取得了一种类似于曹魏VS汉吴、北魏VS齐梁的态势(虽然还比不上魏晋VS东吴、前秦VS东晋、隋VS南陈那种“北方+巴蜀VS荆扬”)。然而曹操经略北方足足20年(200-220)、司马父子经略北方22年(244-266)、北魏统一北方用时44年(385-439)。550年到556年,留给宇文泰的只有区区不到6年的时间,远不足以消化新附领土。
②内政复杂:在长安政权内部派系复杂、新附领土未能长期消化的情况下,贸然称帝,只会加剧原本妥协了的政治势力(拥魏帝VS拥宇文称帝)之间的矛盾,新附领土难免会有投机者趁势而起或独立或投敌。而且,西魏北周实行都督诸州军事制度(也即隋朝与初唐的总管制度前身),这些位居新附领土最高军事长官地位的勋贵,难免不会利用这种机会进则拥魏帝讨宇文、退则割据一方。
③北齐强劲:与此同时,550到556年之间的北齐处于高洋的统治之下,晋阳军方与邺城官僚的内部矛盾仍处于潜伏状态,高洋虽昏,在军事上西攻魏、北出塞、南征淮三面出击,政治上也有杨愔“政清于下”,除了东魏名分不存,在其余任何一方面都远超西魏。面对势力雄厚的新篡王朝,宇文泰轻易放下魏帝大旗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综上,550年到556年间的西魏末年,内政外交都是很不稳定的状态,西魏正统名号仍需留存。
五、宇文泰的死亡过于仓促,仓促到连他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
宇文泰不是不想称帝,而是鉴于上述原因的情形下不得不等候时机成熟,在时机成熟前(新附领土消化、宗室晚辈适龄、北齐内耗加剧)只能在细节上妥善安排、在禅代上耐心等候。
然而命数却不给宇文泰机会,在年初刚刚颁行新官制、四月开始大规模北巡,一片勃勃有为的新气象。九月染疾牵屯山,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病情急转直下,以至于不得不在泾州托孤宇文护,卒年不满五十岁。
六、关于宇文觉的即位
①魏周禅代是险招:宇文觉的即位并非篡位时机成熟使然,而是宇文护为了稳定宇文泰死后可能造成的权力真空,借用宇文泰新亡不久犹存的权臣余威,把全新君臣名分强加西魏勋贵头上。这样便可以以全新的君臣名分抵消魏室执政权归属这一政治议题,从而避免其他领府兵的各位西魏勋贵展开执政权斗争。要不被更有资历的勋贵夺了执政权,要不失去魏室正统名号,名实之间的冲突,“两害相衡,趋其轻”,只得避开家族失势的大风险,面对王朝禅代的小风险了。
②即位天王有余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宇文觉并非称帝,而是顺着新仿西周官制的势头称天王。天王的名号是前后赵与前秦在并未取得足够的势力规模时所采取的变通称呼(最大的王),这一称呼巧妙地结合了胡人入主中原的传统与汉人仿西周官制的传统,又不急于自称皇帝,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禅代所带来的国内外政治风险。
总之,宇文泰之所以不称帝,是综合受限于西魏政权内部隐患、外部劣势以及宇文泰个人条件、家族条件所致,并非宇文泰不愿意。而宇文觉的称帝则是为了避免权柄失落而采取的冒险手段,并非时机成熟的顺水推舟。宇文泰的不称帝与宇文觉的称帝并不矛盾,时势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