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会工作手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是什么?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会工作手册》第58页(8989字)

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基本实践,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各项战略部署。党的十四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将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必将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为工会工作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挑战和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加强、作用加大、任务加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使经济运行适应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需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通过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二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都有相当大的提高;三是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的推动下,迅速进入生产领域,更新产品和生产工艺,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文化素质。在这些变化中,工会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作用将进一步加大,任务也更加繁重。这是因为: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条是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必然使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复杂化。过去在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缺少自主权,产供销、人财物由国家控制,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基本上是职工同国家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的自主权,这样,职工同国家的关系,则具体化为职工同企业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会、特别是基层企业工会在参与调处劳动关系上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第二,多种经济成份,如乡镇企业、股份制、三资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加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我国的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变化:其一是他们处于不同的所有制中;其二是他们处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工会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水平也要求更高;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以法律来规范的,要依法规范政府、市场、企业、职工的行为,这就需要强化制约和监督机制。因此,要求工会要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和立法,更大、更有效地发挥工会参政议政的作用,同时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第四,我国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是领先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又对工会的教育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思想上看,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西方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不良的道德意识也会乘虚而入,影响我国的职工队伍;从业务技术上看,职工队伍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管理知识尚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无论在当前今后仍是工会组织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远的战略任务。

由此观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头为我国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挑战和全新的问题,我们只有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挑战,作出正确的抉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工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2)工会怎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挥作用

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将发挥何种作用,这是工会当前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工会应当在探索中加以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建立;二是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建立;三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四是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而这四项要求也就是工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当开拓的新领域。具体来说,工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着力解决好下述问题:

第一,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会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包括四项内容: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经济体制方面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性的变革。它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一系列变化,有些前景还难以预料。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工会在思想观念,尤其是指导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二是工会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环节,通过市场供求关系、价值规律调节国家经济生活,因此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明显,各种经济活动都将以市场和价值为导向。所以,工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也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市场经济进行再认识。过去理论界的误区之一,就是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专利,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全新的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指出,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全面深刻地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和十四大报告精神,对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方式和调节手段,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存在和发展。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方式上没有什么区别,其调节手段也是可以通用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因此,市场经济不等于私有制,同时市场经济也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此外,在不同所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分配、人与人之间关系上也有一定区别。所以,搞市场经济并不等于搞私有制,更不是什么发展资本主义。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工会冲破思想禁锢,大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关重要。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渐进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因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长官意志、行政手段仍然盛行。二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完全适应。三是要素市场化并不明显,仍然存在半指令、半计划、半市场的状态。四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正是上述不足,决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第二,必须明确工会在参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工会在参与这一进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应当从自身特色出发,明确工作着力点,这包括六个方面:

①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参与转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党的十四大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理顺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产权关系不顺,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权。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目的是彻底理顺产权关系。1992年国务院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又明确了企业的十四项自主权,但落实起来任务仍很艰巨。所以,理顺产权关系仍是能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症结。当前,主要改革形式有四种:(1)完善承包经营制。这关键是两条:一条是合理确定承包基数,把环比改成定比,解决鞭打快的不合理状况;一条是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使衡量经营成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2)试行发展股份制。股份制马克思曾认为它是生产资料占有走向社会化的有效形式。过去我们认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但是,股份制的兴起起了缓解这一矛盾的作用,它使个人占有向社会占有变化,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所调整,这也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垂而不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长期无活力,其原因也正是在于没有找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较好实现形式。名义上职工是公有财产的共同占有者,在企业中当家作主,但实际上职工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并无切实感受,主人翁责任感淡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企业进行了认真探索,其代表者是首钢。首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实行了承包制,但它强调人民为本,职工当家作主,把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权利落实到人,使职工感到了有形的责任、权利和分配。内部机制的改革为职工当家作主创造了条件,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开辟了新路。再有,股份制企业试点也取得了成绩。我们实行的股份制,仍然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只不过是采用了现代金融制度来聚集资金,因此它的公有制性质没有改变,职工也仍然是企业的主人。然而由于股份制的实行,使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转换,因而使企业与职工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股份制企业的职工比一般企业的职工更关心企业的命运,这说明,股份制也不失为公有制的一种较好实现形式。此外,组建企业集团和国有小企业的租赁经营也发展迅速,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积极作用。

②随着经济机制的变化,必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其中突出的是养老、待业和医疗保险三项基金的统筹,此外还有住房制度的改革。工会必须强化保障制度的改革,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首先是养老保险。国家、企业都感到负担过重,随着我国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这一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对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改革。改革的思路是建立公积金制度。但是,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还只能是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合理负担。待业保险也是走统筹的路子。待业人员的安置,政府不允许企业把职工推向社会。社会待业率超过3%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在目前我国尚无完备的待业保障机制情况下,待业人员也只能主要靠企业消化,真正推向社会的是少数,但改革的方向仍是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涉及到医院和制药厂,单纯搞医疗制度改革不可能奏效,因此,必须配套进行,彻底的改革应是建立医疗公益金制度。总之,工会要积极参与保障制度的改革,不断进行探索。

③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工会企事业。工会兴办企事业是工会加速进入经济领域,强化职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的战略任务,它是工会进入经济主战场的一个较大的举措。因此,各级工会要把重点放在基层,依托企事业来兴办工会经济实业。要解放思想,抓住时机,乘势而上。

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是统一的整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工会全面履行四项社会职能。它是不能轻易变动的。但这绝不是说它的内容和实现形式可以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赋予新的内容,采取新的方法。如发展工会企事业就是建设职能的一个扩展,中央作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后,工会兴办企事业发展很快,其前景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即社团所有制。工会有了经济实力,可以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所以,工会兴办经济实业不仅使工会直接进入了经济建设主战场,而且为工会的建设职能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如,过去工会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搞群众性的生产技术活动,象双增双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练兵等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方面需要坚持,另一方面则要改革更新。依据近年来许多企业工会的探索,劳动竞赛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向着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发展。即在内容上要向质量、技术、效益方向发展;方式上要向小型多样、企业化方向发展;考核上要向市场认可、社会承认方向发展。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只要不断改进方式和内容,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就会显示出巨大的功能和效用。

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工会要主动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在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转变,企业有了自主权,原来企业与职工的含糊关系变成了真正的具体的关系,这样企业里的劳动关系问题就会突出起来。而且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的利益调整,企业劳动关系的各个具体方面不断变动,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因此,工会参与调处劳动关系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具体。这就要求工会一方面要坚决支持改革、参加改革、推动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协助行政解决好涉及职工利益的具体问题,使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在法律和合同基础上的、稳定与发展的企业劳动关系。工会在参与改革和调处劳动关系中必须坚持下述原则:(1)改革必须考虑职工的综合承受能力和坚持总体受益原则。如果改革超过职工的综合承受能力,大多数职工承受不了,改革就难以推行。所以,强调这一原则的目的,不是阻碍改革,而是相反,为了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所谓总体受益是指对绝大部分职工有好处,否则就不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2)不能因一时某些职工的利益受损而影响改革。改革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权力结构的调整,它在某段时间、某些方面可能使职工的利益受到影响,但绝不能因此而停止改革。(3)在改革中要关注生活困难的职工,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4)教育职工提高素质,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⑥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要调整工作部署,拓宽工作领域,转变活动方式。要从过去大一统的模式中走出来,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以至于不同的地区差异,实行分类别的不同的工作指导。同时,随着政企分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今后基层企业工会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这一方面要求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增强勇于、善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增强活力;另一方面则要求上级工会领导机关向基层放权,为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创造条件,使基层、企业工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会的指示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企业帮忙,为职工群众服务。总之,工会活动方式只有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要求和大一统的方式向着自下而上的自觉要求和小型分散自主的活动方式转变,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工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3)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政治报告,确定了今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也为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是各级工会面临的紧迫任务。

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工会必须把握下述各点:

首先,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好党的十四大精神,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四大精神上来。学习要紧密结合思想实际,转变观念,使思想进一步获得解放。特别是不要被抽象的姓“资”姓“社”的争论束缚手脚。要从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事关改革建设和工会工作的全局,是工会工作上新台阶的决定性因素。要把握好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创新。

其次,必须明确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动员和团结全国职工为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第三,要坚决摒弃一切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相悖的工作格局和方式方法。从全国总工会到地方、产业工会、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都要围绕所在地区、产业、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来开展工会工作,使工会成为实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会还要发展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特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足于团结、吸引、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为发展经济服务。工会还要通过兴办经济实业,进入经济领域主战场。在工作格局和工作方式上,凡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应当迅速改变。

第四,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参加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必然涉及到权力、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场大变革面前,工会必须从大局出发,积极进取,以改促变,在参与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取得突破。同时工会又要注意解决好改革当中的问题,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

第一,要坚决贯彻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向全党全民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上新台阶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上一个新台阶。要达此目的,非坚持两手抓不可。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以适应改革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给职工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对职工的教育要结合实际,要有针对性。当前,首要的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职工,进一步坚定职工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职工的思想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能够在改革中作出表率。在新形势下,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但又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有所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会的教育职能有所突破,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

第六,要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阶段,工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抓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当前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带来职工主人翁地位具体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的多样化。面对新的情况,我们必须明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职工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有和集体企业都是公有制企业,不管经营机制怎样转变,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都没有变,也不能变;有些企业试行股份制,仍然以公有制为主体,没有改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也没有改变;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职工,是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在其中工作和劳动,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者,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尊重、维护和保障。要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逐步建立劳资协商制度。对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和人身权利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坚决斗争。

第七,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工会能否适应这些要求,在深化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取决于干部的素质。因此,各级工会都要抓好工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使广大工会干部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注意学习经济与法律知识。要进一步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同时要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给工会工作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我们还不熟悉,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换好脑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开拓新路。党的十四大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方向,紧紧抓住时机,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