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常见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第191页(2951字)

(一)西医治疗

1.心理治疗 是疑病症的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疑病观念,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常用的手法有行为方法、认知方法等。

(1)治疗目的: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承认自己是比较健康的,没有已知的医学上的器质性疾病;减少躯体不适感发生的疑虑,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接受身体的外貌是正常的,即使存在一些小的缺陷;使躯体机能更加完善。

(2)治疗措施:

①倾听患者诉说不适感,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以此循序渐进地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观点。

②了解患者恐惧感、不适当感、痛苦情绪的根源。

③帮助患者认识到述说躯体疾病、身体不适等诸如此类问题能使患者从中受益的现象,使其有所领悟。

④给患者布置作业,要求他或她列出所喜欢的活动,把这些活动作为奖励并借此转移患者对躯体病灶的关注。

⑤安排患者参加一些社会娱乐活动,借此转移对自身的关注,并帮助他恢复正常工作。

⑥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放松训练。每天规定时间思考谈论躯体问题,除此时之外,患者不能再注意躯体状况。

⑦要求患者尽力忍受躯体不适,忠于职守,以便建立患者的自信,自尊和责任。

⑧指导患者的家人应该如何关心患者,每当患者抱怨身体状况时他们建议他应该做什么。

⑨要求患者预测下一次有什么躯体问题,然后制定当发作时他将如何应对的办法。

⑩对患者的担忧给予解释,这种担忧意味着患者要“搞清楚他是否健康”。然后制定一个增加锻炼和娱乐活动的实施计划。

⑾当患者摆脱了症状的困扰并承认他或她的躯体是正常和健康时,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

(3)治疗评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担忧没有任何医学基础。整日忧心忡忡,害怕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的状态会可能引起灾难性结果;患者确认存在着对躯体疾病的过分关注和夸大病情的倾向;确认疑病观念是愤怒的原因;能用肯定和直接的方式表达愤怒的情感;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不再沉浸于自我躯体的痛苦中;能听取家人和朋友对其躯体不适所给予的意见;担负起正常的职责和社会责任,不再以身体不适作为借口来逃避责任。

2.药物治疗 主要作用可以解除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药物,所以,一般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物可使用,如常用的苯二氮类,三环抗抑郁剂、SSRIS等;又如丙来嗪、氯丙米嗪、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二)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肝火上炎,灼伤心阴。

【主证】 心悸而烦,急躁易怒,眠少梦多,头晕耳鸣,面多潮红,小便黄赤,舌红苔少,脉象弦数。

【治法】 清泻肝火,养心安神。

【方药】 胆泄肝汤加减:龙胆草9克,炒黄芩6克,炒栀子6克,细生地15克,桑叶9克,全当归6克,麦门冬9克,生龙齿20克,白芍12克。

【方解】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暴怒或忧郁,致使肝失条达,郁久化火,灼伤心阴,干扰心神,故心悸而烦,急躁易怒,眠少梦多。肝火上炎,化风上扰,故头晕耳鸣。火热下灼,小便黄赤。面多潮红,舌红苔少,脉象弦数,为心肝热盛之证。

方中胆草、桑叶、黄芩、白芍清泻肝火以柔肝;生地、当归、栀子、麦冬、龙齿养血清心以安神。

(2)心脾不足,气血两亏。

【主证】 心悸失眠,多梦易醒,胆怯不安,头晕健忘,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面色发白,身体消瘦,神疲体倦,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方药】 归脾汤加减: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9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远志9克,炒枣仁12克,木香3克,首乌藤30克。

【方解】 思虑过度,心脾内伤,气血双亏,神无所主,故心悸失眠,多梦易醒,胆怯不安,头晕健忘。脾气虚弱,则健运失权,生化之源不足,故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面色发白,身体消瘦,神疲体倦。舌淡苔薄,脉象细弱,为心脾亏虚之象。

方中芪、参、苓、术、草健脾益气;当归、远志、首乌藤、枣仁补血养心安神;木香醒脾,使补而不滞。如气血亏甚,肢体颤动者可重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

(3)阴虚火炎,心肾不交。

【主证】 心悸不宁,虚烦不眠,寐梦惊恐,夜间盗汗,健忘脱发,腰酸腿软,或有遗精,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 育阴清热,交通心肾。

【方药】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黄连6克,阿胶9克(熔化),茯苓12克,丹皮9克,泽泻9克,子黄1枚(兑)。

【方解】 操劳伤心,房劳伤肾,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阴不足,心火上亢不能下交于肾,以致心悸不宁,虚烦不眠或寐梦惊恐。阴虚阳动,津液外泄为盗汗。心虚神志不充,则健忘。肾虚阴血不荣,则脱发。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腿软。相火妄动,则遗精。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火亢之象。

方中六味地黄汤滋补肾水;鸡子黄、阿胶、生地滋补心阴;黄连清泻心火。共奏养阴清热,交通心肾之效。

2.验方成药 可参照“癔症”。

●护理:疑病性神经症护理可参照神经衰弱的护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