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病毒手册

Bunyaviridae

书籍:病毒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病毒手册》第122页(1072字)

【又名】:

Bunyamwera supergroup and related viruses.

【释文】:

文献 Porterfield,J.S.(1976).Intervirology 6,13;Bishop,D.H.L.et al.(1980).Intervir ology 14(3-4),125;Intervirology(1982).17/1-3/82p.115.

形态与组分 球形和卵形。外包有囊膜,膜上有突起结构物,直径90~100纳米。囊膜内的核衣壳有3种:圆形、长螺旋形(直径2~2.5纳米)和超线圈形(长0.2~3微米)。粒子分子量300000000~400000000,沉降系数350~470S,浮力密度(CsCl)1.20克/厘米3。有3条负的单链RNA(L、M、S),端部由氢键相连而成环形。分子量分别为3000000~5000000,1000000~2000000和400000~800000。核酸的总含量1~2%。除了布尼病毒属(Bunyavirus)的病毒,该科其他病毒的核酸常发生变化。蛋白质有4种,其中3种主要蛋白质是G1、G2(糖蛋白)和N蛋白(核衣壳蛋白),1种次要蛋白为L蛋白。N蛋白的分子量为20000。G1和G2蛋白除了布尼病毒属外,其他病毒常发生变化。粒子内还含有转录酶。脂类含量20~30%是囊膜的主要组分。糖类含量7%,主要是糖蛋白和糖脂类的组分。

生物学特性 宿主为温血和冷血的脊椎动物及节肢动物。媒介有蚊、蜱、节肢动物和白蛉。蚊子中的病毒通过交配和卵巢传递给子代。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和去垢剂敏感。有CF抗原、血球凝集素和中性抗原决定子。病毒在宿主细胞质中复制,集中于细胞的高尔基体和光滑的囊泡中装配,完毕后再通过宿主细胞膜“出芽”生长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

分类 该科分3个属和未经分属的一群病毒:布尼病毒属,(Bunyavirus)有145种病毒;白蛉热病毒属(Phlebovirus),有30种病毒;内罗毕病毒属(Nairovirus)有27种病毒;未分属的有7种病毒。名称来源“Bunya”是Smithburn于1946年在乌干达的Bunyamwera首先发现该科的第一个病毒Bunyamwera virus后,以该病毒的分离地而命名的。

上一篇:Bunyamwera virus group 下一篇:病毒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