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香港手册》第218页(1900字)
回顾战后50年来香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教育日益普及,受教育机会趋于均等。据统计,九年强迫义务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100%。目前香港正在迈向资助普及高中教育,1990年,16~18岁的学龄青年,入学率已达到90%。(2)提高劳动人口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3)形成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学历社会”。(4)公私并举,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办教育。(5)集中外教育思想于一体,形成香港的教育特色。必须看到香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以往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近期教育制度急剧扩展和进入过渡期所产生的新问题。所有这些都对香港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加强整体规划,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1984年,港府正式成立教育统筹委员会,作为最高的教育决策咨询机构,负责规划香港整体教育发展,理顺教育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经过政策调整,香港的教育体制逐步统一,考试制度也日趋简化。专上学院实施联合招生计划,课程发展委员会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目标,使幼稚园到中学各阶段的教学有章可循;教育署推行中六招生新程序,解决了学校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2)在强迫九年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功能由原来的筛选精英演化为满足基本教育权利,但由于教育界对普及教育的影响未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致使产生了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水平普遍下降;二是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现象;三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四是辍学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港府推出一些旨在提高中小学教育素质的改革措施。限定小学每班人数(最高40名,活动教学班35人),增加教师比例;推广活动教学,增加课室和图书馆,增拨教育经费,加强语文课教学;1986年教育署发出《中学学生辅导工作指引》,促请学校委任就业及辅导教师各1名;1988年港府推行外籍英语教师计划,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出对私立学校直接资助计划,使私立学校水准达到津贴学校水平;1990年提出在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实行全日制教学;加强特殊教育,增设特别技能训练学校等。(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治港人才。港英政府长期以来推行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以“非政治化”为名,不鼓励学生关心社会,淡化公民的社会责任,使学生的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更是有意压制。学校只重学习成绩,教师教书不育人,使香港年轻一代中不少人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相当生疏,缺乏对民族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对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没有明确的要求。70年代以后,由于香港社会比较富裕,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使一些青少年的心灵受到腐朽思想的严重侵蚀,从而使社会提出了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的要求。1981年,教育署颁布《学校德育指引》,鼓励学校推行品德教育;之后又颁布了《学校性教育指引》,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改革对广大香港青少年在这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是一个有力的保障。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和《基本法》的颁布,特别是“97”回归日的到来,人们愈感到必须扭转以往的教育发展方向,使教育发展与香港的前景紧密联系起来,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香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应当大力提倡公民教育中的民族教育部分,让学生认识《基本法》,加强近代史和中国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4)稳定教师队伍,提高专业地位。自8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教师队伍不稳,流失及短缺严重,愿意加入教师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解决教师危机问题,香港政府及教育署提出了不少改革建议,包括:提高教师入职职级,改善福利,提高免税额,增加校内晋升职位及带薪进修的机会,开设教育学士学位课程,承认非英联邦地区大学学位资格,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等。这些建议大部分已被采纳,并收到较好的实效。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香港教育的中坚力量。(5)加强母语教学,提高学生母语能力。为克服非母语教学的弊端,近年来香港的母语教学得到应有的重视。1986年以来,有150多所学校在初中的不同科目中采用母语教学,港府采取了一些配合措施,并在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中文学校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按照《中英联合声明》附件规定,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机关和法院,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这就是说,香港将来肯定是一个重视中文并继续使用英语的“双语社会”。政策上规定教学语言应以中文为主,英语将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此外,还要在中小学大力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