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6页(3101字)

近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理论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探讨了新技术革命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容和实质,它对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劳动方式、管理和决策方式、生活方式、人们的观念变革的影响,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等问题。这里着重概述与社会发展规律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的研讨。

(一)从新技术革命看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

有些论者基于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世界变革浪潮,主张以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即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人联合体三种社会形态)取代五种经济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划分。有些论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还有些论者力求将这两种划分统一起来。

持后一种意见的论者认为,五种形态的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纵向结构(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三种形态的划分则是以生产关系的横向结构(个别劳动与社会总劳动的关系)为根据。从纵向结构看,资本主义社会还未发生本质变化;从横向结构看,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变革实质是开始全面瓦解价值关系,动摇发达国家的商品经济基础,并显示马克思所说的第三形态的征兆(信息作用的增强,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但也仅仅是一种变化的征兆而已。因此,世界变革浪潮不象西方学者说的那样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相反,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阐明当代变革浪潮的本质和方向。

还有的论者认为,技术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形态,是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所说的任何一次“浪潮”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发展必然呈现出的序列是:以直接取得自然恩惠为特点的捕获型经济必然产生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以农业为特征的循环型经济创造出封建制度,并分化出奴隶制;建立在科学和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必然成为没有任何界限和终点的发展型经济,它不仅再生产出已有的生产过程,而且不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作为循环型经济的特殊演变形式,只是发展型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它的合理形式。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发展型经济的要求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中才能得到充分满足。

(二)新技术革命和分工的发展趋势 在新技术革命问题的探讨中提出分工及其发展趋势,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研究的深化。在探讨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和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已经将分工否定了;在这种条件下实际存在的分工是作为剥削手段强行恢复和巩固起来的。事实是:传统机器生产条件下工厂内部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当然,这并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消灭的全部思想的根据,因为他们是以关于人类生产力进步历程中劳动组织形式演变的总趋势为根据的。根据这个趋势,只有当机器必须由人控制同人的信息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消除以后,才能彻底消灭分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机器体系取代旧式机器并臻于完善,从而将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就会导致分工消灭。但这并不意味着消灭不同物质生产过程的专业划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典作家是把社会成员活动固定化的、劳动成为谋生手段的职业分工作为旧式分工来看待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必然引起职业变换和职业流动,使职业分工走向消亡。

第三种观点认为,把旧式分工等同于职业分工未必有充分根据。前者是自发的、派生出私有制并与私有制相互作用的分工;后者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内的一般分工,它可以与私有制相联结,也可以与私有制毫不相干。二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新技术革命本身就是职业分化和深化的结果,它不会导致职业分工消亡,而是将促使职业分工深化。今天研究的着重点应是考察职业分工和新技术革命的关系,揭示分工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分工规律为改革和建设服务。

第四种观点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前者撇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阶级的消灭,仅仅强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直接表现的新技术革命对职业分工消灭的决定性作用。后者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仍将存在职业分工,更值得商榷。不应把劳动者在某个知识、艺术和活动领域中的专业同职业分工混为一谈。一旦人们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实现劳动变换、职业更动和人本身的全面流动,职业分工就不可能存在。

还有的论者从方法论上强调,不能把新技术革命与职业分工看成只是单向因果关系。当前的新技术革命首先是职业分工发展的结果,然后才是“一定的职业分工”消失和新的职业分工形成的原因。只有从二者的相互作用来考察,才能揭示职业分工的发展趋势。另外,也不能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界限的消失,看成是一切职业分工的消失;即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消失了,职业分工仍会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继续存在并发生新的分化。

消灭分工与三大差别的消灭有一定的关系。有的论者认为,过去把三大差别与阶级差别混同起来,夸大了生产关系变革对三大差别的影响,而忽视了生产力对三大差别的决定作用。这种观点与事实相矛盾:新技术革命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使三大差别正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趋向消失,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阻碍这种消失的步伐。

(三)关于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有的论者指出,不应把当今的技术革命仅仅当作科学技术范畴的事,完全等同于单项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而应看作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历史范畴,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交汇、融合的必然结果,体现着社会历史进程的时代特征。因此,研究新技术革命的对策,首先必须研究新技术革命的实质、特征及其发生的条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途径、作用机制等。

有的论者依据唯物史观,以大量的事实批驳了国内外流行的“科技决定论”的单因决定论模式,指出: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在社会诸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各精神领域、社会变革等)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并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发挥其功能。科学技术与社会诸系统(主要是生产经济系统)之间是反馈的循环发展机制。认识了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才能促成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科学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这才是对科学技术的真正重视。

需要指出,近几年来的探讨,就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及较多,而对于这一革命发生的世界历史背景,它发生和推广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机制研究较少。而没有这后一方面的充分研究,则不可能更深刻地揭示这一革命影响社会发展的具体机制,从而也难以找到充分利用这一革命提供的机会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途径。这无疑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