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8页(667字)

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了张江明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一书,书中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哲学工作者的异议,于是有关报刊就此展开了讨论。

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关于“两变”的命题是否是科学的命题而展开的。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以赵树松为代表,认为“两变”命题作为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的概括,是不科学的。这种提法说的是精神是由物质变来的,物质是由精神变来的,物质可以生产精神,精神也可以生产物质。这就是承认物质和精神可以互相决定,是二元论的观点。第二种观点以张江明、凡哲为代表,认为“两变”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它正确地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阐明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两个飞跃。所谓“精神变物质”不是说精神本身直接变成了物质,而是说通过实践把精神的力量变成了物质的力量,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引出了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讨论。齐振海、刘继岳等认为,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物质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就会背离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而走向唯心论。另一种以金守庚、王正萍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物质、社会存在、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然而意识、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也反过来对物质、社会存在、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只有这样认识才真正坚持了唯物论,避免了形而上学和机械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