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04页(1805字)
经济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作“政治经济学”而把应用经济学称为“经济学”。近几年,经济学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它包括理论经济学(主要是政冶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诸分支、专业经济学诸分支)、有关经济史诸学科和有关经济思想史诸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从建国到1956年;从1957年到1966年;十年内乱;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
1949年到1956年,经过三年恢复,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个期间,经济学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于学习和传播的需要,从解放初期开始陆续翻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着作。郭大力、王亚南1938年翻译的《资本论》,1953年出了修订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自1955年开始翻译,1956年出版了第一卷。此后,还翻译、介绍了《列宁选集》四卷本,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1956年前后,我国经济学界曾出现过两次讨论高潮。一次是讨论过渡时期的经济规律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究竟起什么作用,它同其他经济成分固有的经济规律究竟是什么关系。讨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意见:王学文主张五种经济成分都有各自的“主要法则”。国营经济的主要法则对其他经济的主要法则起主导作用。苏星不同意“主要法则”的提法,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才有各自的基本法则。过渡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不存在基本法则。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当时,围绕这个中心,论及广泛的问题,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对经济学的普及起了积极作用,讨论中有些见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后来,《学习》、《经济研究》编辑出版了过渡时期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专辑。
另一次讨论高潮是关于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薛暮桥早在1953年《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中,指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中国比在苏联要大得多,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中,除了价值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也起一定的支配作用。1957年他又发表了《再论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进一步提出整个国民经济要受计划规律的支配,但价值规律仍起辅助作用。这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上两文均收入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此外,孙冶方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计划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经济研究》1956年第6期);顾准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价值规律通过经济核算制度调节生产(见《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这些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使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第一次成为现实,为理论界、特别是经济学界提出了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了许多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经验的论着,其中影响较大的专着有薛暮桥、苏星、林子力合着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959年)、许涤新着的《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1958年到1960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的错误,曾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但党中央及时发现并作了有力的纠正。从1962年到1965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