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81页(3250字)
近40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在理论上有过重大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问题
1.对教育心理学性质的认识 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多数人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应将教育心理学简单地当作缺乏独立性的应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及方法的独立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和内容 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应当广博、包容量大。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心理测量理论、适应理论、社会心理等内容都应兼而有之。另一种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当以阐明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生的学习为主线,主张在论述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也指出教师的有效指导。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体系应当幅射面广,在阐述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各科教学心理作为重心。
(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1.心理发展的过程和形式 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一种不连续的、在一连串相对离散的阶段中前进的质的变化;另一种则强调发展是一种连续的、渐进的数量变化。
2.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 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有:“内因动力说”、“综合动力说”等。解放后,对“内因动力说”的论述较早,其观点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综合动力说”主张把外因也纳入“动力”的范畴,它与内因一起构成心理发展动力。还有一种说法,既不同意“内因说”,也与“综合说”大相径庭,认为内外因互为因果,它们循环往复,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
3.遗传、环境与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主要有两种极端和片面的理论,即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另外还有折衷的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与此相反,环境决定论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环境机械决定的,对此,国内迄今形成的一般观点是: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一种自然条件,它仅仅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预定或决定心理的发展。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实现,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以及自己的主观努力等条件。
4.关于智能的问题 心理学界对智力的性质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分歧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智力是不是一种统一的和概括的功能,或者是否由一组相对独立的能力所构成?第二,智力可改变的程度如何?第三,智力是不是一种永远不能直接测量的潜在能量。由于对这三个问题持不同态度,导致了智力定义上的纷争。关于智力发展的动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由于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已较普遍承认:智力发展的动力仍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个体智力发展的状况,是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智力结构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智力有多少独立可分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又是怎样的关系而展开的。对此,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智力是一般和单一的能力;第二,智力是由广泛的和比较独立的因素群组成的;第三,智力是无联系的和分离的能力的组合。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心理学界对智力结构的认识已开始趋于一致,普遍认为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既具有一般能力,又有特殊能力;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
5.关于个性结构 1983年在丹东举行的全国心理学会上首次集中讨论了个性问题。对个性结构提出以下四种观点:第一,认为个性结构包括四个部分:(1)生物性特点,(2)无意识心理特点,(3)有意识心理特点,(4)社会心理特点。第二,认为个性结构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构成。第三,认为个性结构可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个性特点组成。第四,认为个性结构包括四大系统:(1)生理特征系统,(2)应答系统,(3)稳定的反应方法系统,(4)定向系统。
(三)关于德育心理 1.研究儿童的品德发展与教育的心理学问题,到底走哪条路更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对品德心理应从国情出发开展研究,不能借鉴西方。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上述观点会妨碍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使研究工作难以取得突破,而主张认真学习西方理论。但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剖析西方理论方面,尚未做到很好地结合我国国情开展研究,工作进展也受到影响。
2.道德品质结构成分的作用 在对品德心理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作用的看法上,历来存在着唯智派的动机论和行为派的习惯论的争论。唯智派认为,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信念、智慧和动机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主张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讲解摆在突出的地位。与此相反,行为派则认为,人的品德归根到底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一个人只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表现出好的品德。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重视行为练习与习惯的培养。对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态度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主张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这对品德形成的理论和道德教育的实践都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3.张德琇:《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朱智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
6.陕西师大教育心理学教研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心理学报》1980年第2期。
7.林崇德:《坚持在数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8.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的现状及科学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9.陈仲永等:《关于智力结构的理论》,《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6期。
10.卢仲衡:《提高自学效果的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报》1984年第4期。
11.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中国心理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心理学报》1982年第2期。
12.潘菽,《中国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心理学报》198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