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本质特征与形象思维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28页(1938字)

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入。“文革”以前主要从社会学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文艺是思想形态的上层建筑之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反映。近年来提出一些新见解。有的认为,文艺不仅是认识,不仅是反映,文艺的生命在于情感性,这比形象更重要。有的强调文艺是表现主体的再创造,是非认识性的精神活动,其生命在于审美性。有的则认为文艺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认识和意识的统一活动,是创造生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有的指出文艺本质具有多质和多层次性,它是以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情感的、美的意识形式。一些人还从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几方面综合地对文艺进行系统研究。如有的认为文艺既是认识又不是认识,既是情感又不是情感,它处于认识与情感意志之间、认识论与心理学之间,是情感和认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是情感与感知、想象、理智等诸心理功能自由的结合。还有的认为文艺既包含科学认识又不是科学认识,既包含伦理实践又不是伦理实践,而是介于科学认识与伦理实践、认识与心理、有概念与无概念、有目的与无目的之间的一个独特的意识领域。

关于形象思维 我国对文艺创作中思维形态的探讨远在古代就已开始,虽未使用形象思维这个名词,但其用意已触及形象思维的实质。现代最早使用“形象思维”的概念并做具体说明的,是蔡仪1943年出版的《新艺术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再版〕)。建国以后,这个问题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50年代起文艺界对此展开了讨论。1966年《文艺领域必须坚持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红旗》1966年第5期)发表,暂时把不同意见压了下去。1978年《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的一封信》的发表,才使这一讨论又重新开展起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创作中的思维形态与形象思维的含义。对创作中运用何种思维形式,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只运用一种思维形式,但运用何种思维形式则看法相反:有的说用形象思维,有的说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另一种认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二者并用。第三种意见认为运用三种思维形式,即灵感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对形象思维概念的指涉也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它泛指人的一切富于形象性的思维活动。有的认为它特指作家创作中特有的思维形式。也有的主张作家创作中的思维形式称为艺术思维更准确,以区别于作家同非作家具体形象的思维形态。一些人还对想象、形象和艺术思维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做了探讨。即使在承认形象思维是创作普遍规律的观点中,对其含义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它就是指想象。有的认为它是指艺术想象或创造性想象。有的认为它是作家在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提炼、表现生活时使用的方法。有的认为它是用具体形象、感性方式进行的思维。有的则认为它是运用语言而不是用形象和形象观念进行的思维。还有的认为它是用客观的形体、形象来进行的思想。

二、形象思维的过程。有的认为是从具体到具体、从个别到个别的想象过程;有的认为是形象的观察、比较、选择、提炼的过程;有的认为是从现象出发,经过抽象或提炼,来反映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有的认为是思维化与形象化辩证统一的复杂过程;有的认为是由感性的具体、经过抽象向思维的具体运动的过程;还有的认为既是对生活的认识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此相关,有的认为,形象思维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只是一种表现方法。在创作中它只表现在某一阶段上。也有的认为,形象思维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它贯穿于创作活动的始终。此外,对形象思维过程的特点、内容,及认识过程、创作过程、形象思维过程三者间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这是讨论的重点。一种意见认为,二者是人类认识现实的两种不同思维形式。它们各自为政、互不关涉。一种意见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基础”应溶化在创作中与情感、想象、感知合成一体。一种意见认为,前者始终占主导地位,后者则处于指导地位。指导只能从属于形象思维和形象创造的目的。一种意见认为,二者是相互转化、渗透、启发的关系。后者帮助认识现象的本质,前者则帮助丰富现象的本质。对在具体创作中,作家能否运用前者达到在后者中尚未达到的认识问题,有的赞同、肯定,有的则反对、否定。此外,人们还对形象思维与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