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33页(2793字)
神话传说 研究者对神话的形成和发展、古代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中国神话资料散亡原因等课题作了较多研究,一些论文结合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及考古发掘的材料对《女娲补天》等上古着名神话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山海经》的内容、写作时地及篇目的考证亦有若干论文。将散见于古籍的神话、传说作系统整理和研究的专着是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再版)及其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以及朱芳圃的《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中州书画社,1982年)。
诗经 多年来,《诗经》的研究重点在周诗的结集、断年、分类,作品的性质、思想倾向、艺术手法以及《诗序》作者等专题上。由于学术界对周代社会性质问题的热烈讨论,专述《诗经》中某些篇章的产生时代、对一些诗篇内容的理解的文章也随之增多,较有影响的专着如孙作云的《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关于爱情婚姻诗篇的评价,《伐坛》、《硕鼠》的思想倾向,《七月》、《十月之交》的写作年代及作者等,都是历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诗经》艺术特点的分析集中于赋比兴手法的起源、运用和继承,以及四言诗体的特征等方面。近年来从民俗学、文艺心理学、人类婚姻史等角度对《诗经》进行研究的倾向较为突出,并作了与印度古代诗歌、荷马史诗比较研究的尝试。儿部重要的译着有:余冠英的《诗经选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李长之的《诗经试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金启华的《国风今译》(江苏出版社,1963年)、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和陈子展的《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其他专着有张西堂的《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黄焯的《诗说》(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于省吾的《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及夏传才的《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的研究建国后一直十分活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集中于其思想意义和哲学价值的讨论,近些年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有所进展。不少文学史着作和论文对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其于后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探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对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表现、语言技巧的运用、引喻明理的手法及论辩艺术,都有专文论述。分析先秦寓言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的文章亦为数不少,专着有王焕镳的《先秦秦寓言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对《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的文学特点研究都有不少专题论文。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左传》的学术争鸣分外引人注目,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和沈玉成的《左传译文》相继出版(中华书局,1980年);评论《左传》文学价值的论文显着增多;关于《左传》作者、成书年代的讨论又起波澜。此外近年对《周易》的研究也值得注意,随着学术界对其哲学价值的科学阐明,其文学因素愈加受到重视,有人认为,卦爻辞中的短歌是《诗经》的先导。
关于楚辞 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始终是先秦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除大量知识性的评介文章外,关于屈原生卒年、乡里、放逐次数及年代的考证,对屈赋艺术成就的肯定,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筹方面都有大量论着。《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九歌》的性质和主旨、《招魂》的作者、《远游》的真伪,都是历来争议较多的论题。解放后有关的专着有:林庚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棠棣出版社,1952年)、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1961年)、游国恩的《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另外,游国恩主编的《楚辞注疏长编》正在出版中。近年发表的论文,研究角度有明显变化,研究者从考古学、民俗学、文化学、美学出发,对楚辞内容、形式的渊源进行探讨,有些见解很值得注意。从1982年起在湖北已召开了四届屈原学术讨论会。
汉代散文 贾谊、晁错及刘向、王充等人的作品向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多年来以政治思想价值的评价为主,如《过秦论》的思想意义等,而对其文学意义的论述较少。其他如《新书》的版本和真伪、《论衡》的文学观点和文学批评亦有一些文章论及。对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建国以来始终持续不断。自1959年中华书局新标点本出版后,各种译注、选本大量刊行。有关太史公行年的考证、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研究、《史记》体例、版本和注释的研究、以及《项羽本纪》等篇人物形象的分析,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课题。近10年来,关于《史记》纪传体散文的文学研究有所深入,其对唐传奇及后代小说发展的重大影响日益被肯定。《汉书》的文学特点也有一些论文论述,还有人对司马迁与班固、《史记》与《汉书》作过简略的比较研究。
汉赋 对汉赋的评价,长期以来,论者大多囿于“劝百讽一”的观点对其毁多誉少。60至70年代对汉赋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直至1979年才有较多论文探讨汉赋的源流、兴衰、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较多文章评论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赵壹、东方朔等人的作品,或对个别赋家作较全面的分析。由于对“讽喻”问题的看法不同,对汉赋思想艺术价值的评价也大相径庭,近年来趋于肯定的意见增多,赋体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应有的重视。
汉诗 建国以来汉代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乐府诗上。汉乐府的设立和乐府诗的采集、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及反映的社会生活、乐府诗的艺术特点及五言诗的产生和兴起,这些题目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有的还对巾舞歌辞进行了研究,其中尤以分析《陌上桑》人物形象和《孔雀东南飞》反封建主题的文章为最多。古诗十九首则在长期被否定为颓废主义作品之后,已得到较为公正的评论,其对建安诗歌的影响及为五言新诗体的奠基作用已被充分肯定。历来聚讼纷纭的关于其作者和时代的问题,仍不断有文章论述和考证,主要专着有隋树森的《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马茂元的《古诗十九首探索》(作家出版社,1957年)等。
关于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的专着,可以特别提出的还有: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1957年)、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第一册(1962年)、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1964年)、钱钟书《管锥编》(1979年)、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1981年)、徐北文《先秦文学史》(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