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49页(1492字)

中国少数民族,以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着称。

《格萨尔王传》是流传在我国藏、蒙两族人民中的一部英雄史诗,据有人统计共有106部,100万诗行(王沂暖:《再做一次不完全的统计》,《格萨尔研究集刊》第1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8月),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国外介绍并研究这部史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有美、法、德、俄、日、印度、拉丁、蒙古等文的部分译本流传国外(杨恩洪:《国外格萨尔研究述评》,《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1期)。

40年代初期,我国学术界开始介绍和研究《格萨尔王传》,建国后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50年代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抢救工作,当时搜集到手抄本和木刻本70余部,除去异文共30多部,约1000多万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立了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已出版《格萨尔王传》45部,除去异文为32部,约40万诗行。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共发表有关《格萨尔王传》的研究文章80余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1.关于“格萨尔”其名及其人的问题 有人认为:格萨尔的名字是本教用语,其义是“英雄”(毛继祖:《从“格萨尔”的词义说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有人认为,“格萨尔是智慧新绽、智慧突增的意思”(洛珠加措:《格萨尔王是历史上的藏族英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有人认为:格萨尔一词是外来语,是用藏文转写而成的。关于格萨尔其人的问题,有的认为:格萨尔是历史人物,是藏区以北的包括突厥在内的北方民族的酋长、武士的名号(吴均:《岭·格萨尔论》,《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有的认为:格萨尔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它属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邓柯林葱土司的家族(邓珠拉姆:《格萨尔其人及降生年代之探讨》,《贡嘎山》1984年第1期)。也有的认为:格萨尔王这一英雄形象可能是以某个历史人物为模特儿,经过艺术加工塑造而成的典型人物形象(佟锦华:《格萨尔王与历史人物的关系》,《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1期)。还有的认为:格萨尔是个理想化了的并带有较多神奇色彩的英雄(潜明兹:《论珠毛—兼谈〈格萨尔王传〉的写实倾向》,《民间文艺集刊》1984年第5期)。

2.关于《格萨尔王传》产生的时间问题 有四种说法,一说,格萨尔传奇的说唱与写作始于后弘期(公元10世纪以后)。二说,格萨尔史诗是11世纪以后数百年间或上千年间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三说,史诗于十三甲子(公元1773年)后才开始逐渐形成。最后一说:史诗大约产生于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6世纪前后,在吐蕃时期(7世纪初到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11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格萨尔》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

3.关于《格萨尔王传》的作者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史诗最初留下名字的作者是与格萨尔同时代的岭地说唱艺人达格吉尔诺彦的儿子却博伯。另一种意见认为:史诗是广大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种意见认为:《格萨尔王传》虽说产生于民间,但毕竟是经过人搜集整理加工而成,因此是有作者的,所谓纯系传说、没有作者的说法是违背事实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