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84页(902字)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着名的文学家,山东淄川人氏。60年代,路大荒辑成《蒲松龄集》(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蒲松龄的研究广泛展开。1980年,山东大学成立蒲松龄研究室,编辑了《蒲松龄研究集刊》,并发起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蒲松龄学术讨论会。殷孟伦、袁士硕于1984年出版了《聊斋诗词选》,该书为研究和学习蒲松龄诗词,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山东大学编写的《聊斋志异戏曲集》、《聊斋志异说唱集》、《聊斋俚曲选》,也分别对《聊斋志异》的戏曲、诗文、俚曲和杂着进行了研究。
对蒲松龄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蒲松龄生平研究。蒲松龄大半生做塾师,经历比较单纯,大体轮廓比较清楚。为深入认识蒲松龄其人,山东大学袁世硕等作了一系列横向考察,并撰写了《蒲松龄与王士禛》(《文史哲》1980年第6期)、《蒲松龄与张笃》(《柳泉》1980年第2期、《蒲松龄研究集刊》第3辑)、《蒲松龄在西铺毕家》(《蒲松龄研究集刊》第4辑)等文,揭示了蒲松龄生平事迹、处世态度以及有关《聊斋志异》创作和早期在社会上传抄的一些具体情况和问题,为撰写蒲松龄评传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丰富的素材,对评论《聊斋志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蒲松龄的族籍问题。这是个早有异说、近年又发生争议的问题。蒲松龄的民族归属大致有四说。一说为回族,此说最早见于罗香林(国外)的《蒲寿庚研究》一书;一说为女真族,苏兴(东北师范大学)的《蒲松龄的远族约为女真族》(《蒲松龄研究集刊》第4期)集中代表了这一观点;一说为汉族,蒲泽(山东淄博)的《谈谈蒲松龄的民族成分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即持此说;山东大学的路大荒在《蒲松龄传略》(《前哨》1957年第1期)中认为,旧时淄川蒲姓中有为蒙古族之说。
近来,袁世硕正积极撰写《蒲松龄生平着述丛考》。该书由17篇文章构成,现己单独发表7篇,将由齐鲁书社出版。此类考论文章,在蒲松龄研究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受到国内外蒲松龄研究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