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7页(3926字)
【释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B)又称乙脑,是有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子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诊断】:
1.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
1)流行季节 集中在7~9月份。
2)询问预防接种史 多发生于未接种乙脑疫苗的易感儿童。
(2)症状
1)潜伏期 4~21d,一般10d左右。
2)初热期 在病程第1~3天。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
3)极期 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一般轻症患者,体温在40℃以下,持续约5~7d后,体温下降,症状消失,少数重症患者,体温常在40℃以上。
4)恢复期 9~11d后,体温下降进入恢复期,少数极重型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3)体征
1)初热期 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精神异常等。
2)极期 部分高热患者神志始终清楚,但也有嗜睡、短暂浅昏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昏迷、惊厥、抽搐(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痉挛性抽搐。重者表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及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等。
3)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已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但部分患者始终正常。少数极重型患者可有失语、肢体瘫痪、吞咽困难、四肢强直等。患病6个月后尚不恢复,尚有精神神经症状者称后遗症。
2.乙脑的临床类型
(1)轻型 发热38~39℃神志淡漠、无抽搐、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程5~7d。
(2)普通型 发热39~40℃,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症较明显,病程7~10d。
(3)重型 发热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阳性。常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可有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异常、瘫痪、失语等,少数患者留有后遗症。
(4)极重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体温可1~2d升至40℃以上,反复或持续性强烈抽搐伴深度昏迷,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等,多在极期中死亡,幸存者常有严重后遗症。
3.辅助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数增高(10~2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增至80%。
(2)脑脊液 清、压力轻度上升,白细胞数增加,在(150~500)×106/L,早期以中性为主,蛋白常轻度增加,脑脊液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上升,提示脑脊液损害。
(3)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 可于第4病日作早期诊断。
2)补体结合试验 特异性高,发病4周以上阳性率81%,双份血清上升4倍为阳性。
3)血凝抑制试验 双份血清效价上升4倍为阳性。
(4)病毒分离 乙脑初期内由血液或脑脊液分离病毒,阳性率极低,死后穿刺脑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率可达20%~30%。
4.鉴别诊断 应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中毒性菌痢、脑型疟疾、中暑以及急性感染等所致中毒性脑病鉴别。
【治疗】:
目前对乙脑尚无特殊治疗,宜采用综合处理。
1.一般治疗 良好的护理及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进食有困难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补液,以10%葡萄糖溶液为宜,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抗病毒治疗
(1)干扰素注射液 300万u/次,每日1次,疗程4d。早期应用有一定的疗效。
(2)利巴韦林注射液 剂量为每日10~15mg/kg,静滴或分次肌注,连用5~7d为一个疗程。
3.高热处理
(1)降低室温,争取降到30℃以下。
(2)高热患者必须降温,以保持38.5℃以下为宜。可用物理降温,如用冰袋、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等药物。
(3)亚冬眠疗法 用于高热伴有抽搐者,用氯丙嗪及异丙嗪每次各0.5~1mg/kg肌注,每4~6小时1次,注意体温、呼吸、脉搏等情况。
4.惊厥处理 反复抽搐患者需用止痉剂,如地西泮、10%水合氯醛等交替轮流应用。
(1)连续抽痉不止者应及时应用地西泮10mg静脉缓注,严密观察以防呼吸抑制。频繁抽搐不止者,注地西泮后可选用冬眠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加入葡萄糖500ml内静滴维持,以控制抽搐再次发作。
(2)抽搐不频繁者也可临时选用10%水合氯醛10ml纳肛止痉(每次不超过1g)。
(3)经上述处理后仍不止痉而且频繁大抽搐形如癫痫大发作状态时,可临时选用阿米妥钠0.2~0.5g加入25%葡萄糖40ml缓慢滴注,痉止即停。
(4)如脑水肿者以脱水为主,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20~30min内),每次1~2g/kg,根据毒性每4~6小时重复应用。
5.呼吸衰竭
(1)保持呼吸畅通 通常注意吸除咽喉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因脑水肿、脑疝所致者给予脱水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3)呼吸兴奋剂 洛贝林(山梗菜碱)成人3~6mg/次,每次肌注或静滴。可拉明(尼可刹米)成人0.375~0.75g/次,肌注或静注。哌甲酯(利他林)成人10~12mg/次,肌注或静注。
(4)吸氧。
(5)人工呼吸机的应用 若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出现无效呼吸或呼吸停顿尚未得到改善,考虑应用人工呼吸机。
6.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治疗
(1)降温 头置冰袋,使头部降温至30~32℃。
(2)脱水剂 应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10~15mg/d。
7.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1)对乙脑浅昏迷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成人剂量),深昏迷患者每日10~15mg,连用3~5d,病情改善后停药。
(2)乙脑患者颅内高压可导致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应同时加用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洛赛克)。
8.纳洛酮的应用 对抗血及脑脊液(CSF)中升高的内源性阿片多肽者,纳洛酮成人为0.8mg/次用25%葡萄糖稀释后,每6~8小时1次静脉注射,儿童每次0.01~0.02mg/kg,有良好疗效。苏醒后停药。
9.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给予谷氨酸、谷维素、γ-酪氨酸、乙酰谷氨酰胺、甲氯芬酯、维生素等药,也可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综合性措施。
10.中草药治疗 根据病情、疾病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