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商业出版社《最新单位消防工作实务全书第一卷》第160页(11318字)

燃烧是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它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燃烧都有其各自的特征。研究防火技术,就必须具体地分析每一类型燃烧发生的特殊原因及其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

(一)闪燃与闪点

可燃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出的蒸气亦越多。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着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5S)的燃烧现象,称闪燃。

可燃液体蒸发出的可燃蒸气足以与空气构成一种混合物,并在与火源接触时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如乙醚的闪点为-45℃,煤油为28~45℃,说明乙醚不仅比煤油的火灾危险性大,而且还表明乙醚具有低温火灾危险性。

应当指出,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它在闪点的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也就是说,在闪点温度时,燃烧的仅仅是可燃液体所蒸发的那些蒸气,而不是液体自身在燃烧,即还没有达到使液体能燃烧的温度,所以燃烧表现为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从消防的观点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时,闪燃现象是必须掌握的一种燃烧类型。常见可燃液体的闪点见表2-3-1。

表2-3-1 常见可燃液体的闪点 ℃

可燃液体的闪点可采用仪器测定,测定器有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图2-3-3所示为开口杯闪点测定器,主要由内坩埚4、外坩埚5、温度计3和点火器8等组成。加热可采用煤气灯、酒精灯或电炉。被测试样在规定升温速度等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点火器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温度计上所标示的最低温度,即为被测定可燃液体的闪点,并标注为“开杯闪点”。对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经常用开杯仪器测定。当测定闪点高于200℃时,须用电炉加热。

图2-3-3 开口杯闪点测定器

1-温度计夹;2-支柱;3-温度计;4-内坩埚;5-外坩埚;6-坩埚托;7-点火器支柱;8-点火器;9-屏风;10-底座

为取得试样的燃点,应继续进行加热,并定时断续点火。当试样的蒸气接触点火器火焰时立即着火,并能持续燃烧不少于5s,此时的温度为试样的燃点。

图2-3-4所示为闭口杯闪点测定器,主要由点火器2、油杯5、搅拌桨7、电炉盘9、电动机10和温度计14等组成。油杯里在规定的温升速度等条件下加热,并定期进行搅拌(在点火时停止搅拌)。点火时打开孔盖1s后,出现闪火时的温度则为该试样的闪点,并标注“闭杯闪点”。闭杯测定器通常用于测定常温下能闪燃的液体。同一种物质的开杯闪点要高于闭杯闪点。

图2-3-4 闭口杯闪点测定器

(a)电动搅拌 (b)手动搅拌

1-点火器调节螺丝;2-点火器;3-滑板;4-油杯盖;5-油杯;6-浴套;7-搅拌浆;8-壳体;9-电炉盘;10-电动机;11-铭牌;12-点火管;13-油杯手柄;14-温度计;15-传动软轴;16-开关箱;17-旋钮

可燃液体水溶液的闪点会随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如表2-3-2列出醇水溶液的闪点随醇含量的减少而升高。从表中所列数值可以看出,当乙醇含量为100%时,9℃即发生闪燃,而含量降至3%时则没有闪燃现象。利用此特点,对水溶性液体的火灾,用大量水扑救,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可减弱燃烧强度,使火熄灭。

表2-3-2 醇水溶液的闪点

除了可燃液体以外,某些能蒸发出蒸气的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其表面上所产生的蒸气可以达到一定的浓度,与空气混合而成为可燃的气体混合物,若与明火接触,也能出现闪燃现象。例如,木材的闪点定为260℃左右,部分塑料的闪点见表2-3-3。

表2-3-3 部分塑料的闪点

通过对闪燃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可燃液体的燃烧不是液体本身而是它的蒸气,也就是说是蒸气在着火爆炸。在生产中,由于人们未能认识到可燃液体的这个特点,常因此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例如,某厂的变压器油箱因腐蚀产生裂纹而漏油,为了不影响生产和省事,未经置换处理就冒险直接进行补焊。由于该裂纹离液面较深,所以幸免发生事故。于是有不少企业派人到该厂参观学习,为给大家演示,找来一个报废的油箱,将油灌入,使液面略高于裂纹,来访者四周围观。由于此次裂纹距液面甚浅,刚开始补焊,高温便引燃液面上的蒸气,发生爆炸,飞溅出的无数油滴都带着火苗,在场的人员被烧的烧、烫的烫,造成多人受伤事故。

(二)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通常是由于物质的缓慢氧化作用放出热量,或靠近热源等原因使物质的温度升高;同时,由于散热受到阻碍,造成热量积蓄,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而引起的燃烧,这是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由于自燃是物质在没有明火作用下的自行燃烧,所以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很大。

引起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例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煤的自燃点为320℃。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见表2-3-4。

表2-3-4 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

1.物质自燃过程

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并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为什么会自行燃烧呢?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被加热时,先是开始缓慢氧化并放出热量,该热量将提高可燃物质的温度,促使氧化反应速度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向周围的散热损失,亦即同时存在着产热和散热两种情况。当可燃物质氧化产生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时,比如物质受热而达到的温度不高,氧化反应速度小,产生的热量不多,而且周围的散热条件又较好的情况下,可燃物质的温度不能自行上升达到自燃点,可燃物便不能自行燃烧;如果可燃物被加热至较高温度,反应速度较快,或由于散热条件不良,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断聚积,温度升高而加快氧化速度,在此情况下,当热的产生量超过散失量时,反应速度的不断加快使温度不断升高,直至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而发生自燃现象。

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发生自燃及其燃烧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见图2-3-5。图中的曲线表明,可燃物在开始加热时,即温度为TN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许多热量消耗于熔化、蒸发或发生分解,因此可燃物的缓慢氧化析出的热量很少并很快散失,可燃物质的温度只是略高于周围的介质。当温度上升达到T0时,可燃物质氧化反应速度较快,但由于此时的温度不高,氧化反应析出的热量尚不足以超过向周围的散热量。如不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可燃物的氧化过程是不会转为燃烧的;若继续加热升高温度时,由于氧化反应速度加快,除热源作用外,反应析出热量亦较多,可燃物的温度即迅速升高而达到自燃点T,此时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等。当温度再稍为升高超过这种平衡状态时,即使停止加热,温度亦能自行快速升高,但此时火焰暂时还未出现,一直达到较高的温度T。时,才出现火焰并燃烧起来。

图2-3-5 物质自燃过程的温度变化

2.自燃的分类

根据促使可燃物质升温的热量来源不同,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两种。

(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外界加热,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为受热自燃。例如,火焰隔锅加热引起锅里油的自燃。

受热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火灾案例中,有不少是因受热自燃引起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受热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可燃物质靠近或接触热量大和温度高的物体时,通过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作用,有可能将可燃物质加热升温到自燃点而引起自燃。例如,可燃物质靠近或接触加热炉、暖气片、电热器、灯泡或烟囱等灼热物体。

②在熬炼(如熬油、熬沥青等)或热处理过程中,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而引起着火。

③由于机器的轴承或加工可燃物质的机器设备相对运动的部件缺乏润滑、冷却或缠绕纤维物质,增大摩擦力,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局部过热,引起可燃物质受热自燃。在纺织工业、棉花加工厂等由此原因引起的火灾较多。

④放热的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可能引起周围的可燃物质受热自燃。例如,在建筑工地上由于生石灰遇水放热,引起可燃材料的着火事故等。

⑤气体在很高压力下突然压缩时,释放出的热量来不及导出,温度会骤然增高,能使可燃物质受热自燃。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绝热压缩时,高温会引起混合气体的自燃和爆炸。

此外,高温的可燃物质(温度已超过自燃点)一旦与空气接触也能引起着火。

(2)自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作用等所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热自燃。自热自燃与受热自燃的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受热自燃的热来自外部加热;而自热自燃的热是来自可燃物质本身化学或物理的热效应,所以称自热自燃。在一般情况下,自热自燃的起火特点是从可燃物质的内部向外炭化、延烧;而受热自燃往往是从外部向内延烧。

由于可燃物质的自热自燃不需要外部热源,所以在常温下甚至在低温下也能发生自燃。因此,能够发生自热自燃的可燃物质比其他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更大。

热源来自化学反应的自热自燃,如油脂在空气(或氧气)中的自燃。油脂是由于本身的氧化和聚合作用而产生热量,在散热不良造成热量积聚的情况下,使得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发生燃烧的。因此,油脂中含有能够在常温或低温下氧化的物质越多,其自燃能力就越大;反之,自燃能力就越小。油类可分为动物油、植物油和矿物油三种,其中自燃能力最大的是植物油,其次是动物油,而矿物油如果不是废油或者没有掺入植物油是不能自燃的。有些浸渍矿物质润滑油的纱布或油棉丝堆积起来亦能自燃,这是因为在矿物油中混杂有植物油的缘故。

植物油和动物油是由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它们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的多少。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桐油酸等,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存在一个或几个双键。

由于双键的存在,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多的自由能,于室温下便能在空气中氧化,同时析出热量:

生成的过氧化物易于释放出活性氧原子,使油脂中常温下难于氧化的饱和酸发生氧化:

在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的同时,它们又按下式进行聚合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的聚合过程也能在常温下进行,同时析出热量。

综上所述,由于双键具有较高的键能,即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多的自由能,于室温下便能在空气中氧化,并析出热量;而且在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的同时,还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也能在常温下进行,并析出热量。这种过程如果循环持续地进行下去,在避风散热不良的条件下,由于积热升温,就能使浸渍不饱和油脂的物品自燃。

油脂的自燃还与油和浸油物质的比例、蓄热条件及空气中的氧含量等因素有关。

浸渍油脂的物质如棉纱、碎布等纤维材料发生自燃,既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油脂,又需要形成较大的氧化表面积。如果浸油量过多,会阻塞纤维材料的大部分小孔,减少其氧化表面,因而产生热量少,温度也就不容易达到自燃点;如果浸油量过少,氧化发生的热量亦少,小于内外散失的热量,也不会发生自燃。因此,油和浸油物质需要有适当的比例,一般为1:2和1:3才会发生自燃。

油脂在空气中的自燃,需要在氧化表面积大而散热面积小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亦即在蓄热条件好的情况下才能自燃。如果把油浸渍到棉纱、棉布、棉絮、锯屑、铁屑等物质上,就会大大增加油的表面积,氧化时析出的热量也就相应地增加。如果把上述浸渍油脂的物质散开摊成薄薄一层,虽然氧化产生的热量多,但散热面积大,热量损失也多,还是不会发生自燃;如果把上述浸油物质堆积在一起,虽然氧化的表面积不变,但散热的表面积却大大减小,使得氧化时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造成热量积聚和升温,促使氧化反应过程加速,就会发生自燃。

根据有关实验,把破布和旧棉絮用一定数量的植物油浸透,将油布、油棉裹成一团,再用破布包好,把温度计插入其中,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就逐渐呈现出以下自燃特征:

(1)开始无烟无味,当温度升高时,有青烟、微味,而后逐渐变浓;

(2)火由内向外延烧;

(3)燃烧后形成硬质焦化瘤。

有关实验条件和所得的数据见表2-3-5。

表2-3-5 棉织纤维自燃的实验条件和数据

此外,空气中含氧量对自热自燃有重要影响,含氧量越多,越易发生自燃。有关实验表明,将油脂在瓷盘上涂上薄薄一层,于空气中放置时不会自燃;如果用氧气瓶的压缩纯氧喷吹与之接触,先是瓷盘发热,逐渐变为烫手,继而冒烟,然后出现火苗。这是油脂氧化发热引起自热自燃所致。

防止油脂自燃的主要方法是将涂油物品(如油布、油棉纱等)散开存放,尽量扩大散热面积;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而不应堆放或折叠起来;凡是装盛氧气的容器、设备、气瓶和管道等,均不得沾附油脂。

煤发生自燃的热量来自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是由于它本身的吸附作用和氧化反应并积聚热量而引起。煤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除无烟煤之外,都有自燃能力。一般含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挥发物质较多,以及含有一些易氧化的不饱和化合物和硫化物的煤,自燃的危险性比较大。无烟煤和焦炭之所以没有自燃能力,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挥发物量太少。

煤在低温时氧化速度不大,主要是表面吸附作用。它能吸附蒸气和氧等气体,进行缓慢氧化并使蒸气在煤的表面浓缩而变成液体,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然后煤的氧化速度不断加快,如果散热条件不良,就会积聚热量,使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发生自燃。泥煤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它的自燃是由于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放出热量而引起。

煤的挥发物含量、粉碎程度、湿度和单位体积的散热量等因素对煤的自燃均有很大的影响。煤中挥发物(甲烷、氢、一氧化碳)含量越高,则氧化能力越强而越易自燃;煤的颗粒越细,进行吸附作用与氧化的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强,氧化反应速度快,因此析出的热量也越多,所以越易自燃;湿度对煤的自燃过程有很大影响,煤里一般含有铁的硫化物,硫化铁在低温下能发生氧化,煤中水分多,可促使硫化铁加速氧化生成体积较大的硫酸盐,使煤块松散碎裂,暴露出更多的表面,加速煤的氧化,同时硫化铁氧化时还放出热量,从而促进了煤的自燃过程。由此可知,有一定湿度的煤,其自燃能力要大于干燥的煤,这就是雨季里煤炭较易发生自燃的缘故。此外,煤的散热条件越差就越易自燃,若煤堆的高度过大且内部较疏松,即密实程度小、空隙率大,容易吸附大量空气,结果是有利于氧化和吸附作用,而热量又不易导出,所以就越易自燃。

防止煤自燃的主要措施是限制煤堆的高度并将煤堆压实。如果发现煤堆由于最初的吸附作用和缓慢氧化,温度较高(超过60℃)时,应及时挖出热煤,用新煤填平;如发现已有局部着火,应将着火的煤挖出,用水冷却,不要立即用水扑救;若发现着火面积较大,可用大量水浇灭。

植物的自燃主要是生物作用引起的,同时在这过程中也有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许多植物如稻草、树叶、棉籽及粮食等,一般都附着大量微生物,而且能自燃的植物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当大量堆积时,就可能因发热而导致自燃。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下生存和繁殖,在其呼吸繁殖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由于植物产品的导热性很差,热量不易散失而逐渐积聚,致使堆垛内温度不断升高,达到70℃以后细菌死亡,但这时植物产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即可开始分解而产生多孔的炭,能吸附大量蒸气和氧气。吸附过程是一种放热过程,从而使温度继续升高,达到100℃,接着又引起新的化合物分解炭化,促使温度不断升高,可达150~200℃,这时植物中的纤维开始分解,迅速氧化而析出更多的热量。由于反应速度加快,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就会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着火。总体来说,影响植物自燃的因素主要是必须具有微生物生存的湿度,其次是散热条件。因此,预防植物自燃的基本措施是使植物处于干燥状态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堆垛不宜过高过大,注意通风;加强检测控制温度,防雨防潮等。

(三)着火与着火点

可燃物质在某一点被着火源引燃后,若该点上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足以把邻近的可燃物层提高到燃烧所必须的温度,火焰就会蔓延开来。因此,所谓着火就是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或燃点。例如,木材的着火点为295℃,纸张的着火点为130℃。所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可燃物质,都有其着火点。常见可燃物质的着火点见表2-3-6。

表2-3-6 几种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可燃液体的闪点与着火点的区别是:在着火点时燃烧的不只是蒸气,而且还有液体(即液体已达到燃烧温度,可提供保持稳定燃烧的蒸气)。另外,在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着火点时液体则能继续燃烧。液体的着火点可采用测定闪点的开杯法进行测定。

可燃液体的着火点都高于闪点,而且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其着火点与闪点的差数越小。例如,汽油、二硫化碳等的着火点与闪点仅相差1℃。因此,着火点对评价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闪点在100℃以上)的火灾危险性具有实际意义,控制这类可燃物质的温度在着火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实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火场上,如果有两种燃点不同的物质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受到火源作用时,燃点低的物质首先着火,所以,存放燃点低的物质的地方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用冷却法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四)物质的燃烧历程

可燃物质在燃烧时,由于状态的不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并不是液相与空气直接反应而燃烧,它一般是先受热蒸发为蒸气,然后再与空气混合而燃烧。某些可燃性固体(如硫、磷、石蜡)的燃烧是先受热熔融,再气化为蒸气,而后与空气混合发生燃烧。另一些可燃性固体(如木材、沥青、煤)的燃烧,则是先受热分解,析放出可燃气体和蒸气,然后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留下若干固体残渣。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液态和固态可燃物质是在受热后气化或分解成为气态,它们的燃烧是在气态下进行的,并产生火焰。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挥发出气态的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而不呈现出火焰。

由于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气态下进行的,故研究燃烧过程应从气体氧化反应的历程着手。物质的燃烧过程如图2-3-6所示。

图2-3-6 物质燃烧的过程

综上所述,根据可燃物质燃烧时的状态不同,燃烧有气相和固相燃烧两种情况。气相燃烧是指在进行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和助燃物均为气体,这种燃烧的特点总是有火焰产生。气相燃烧是一种最基本的燃烧形式,因为绝大多数可燃物质(包括气态、液体和固态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气态下进行的。固相燃烧是指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质为固态,这种燃烧也称表面燃烧。其特征是燃烧时没有火焰产生,只呈现光和热,例如上述焦炭的燃烧。金属燃烧也属于表面燃烧,无气化过程,燃烧温度较高。

有的可燃物质(如天然纤维物)受热时不熔融,而是首先分解出可燃气体进行气相燃烧,最后剩下的炭不能再分解了,则发生固相燃烧。所以这类可燃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

(五)燃烧产物

发生火灾时,人们会看到熊烈火吞噬着大量财富,同时无情地烧伤烧死未及逃生的在场人员。然而,在火场上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不仅是火焰,还有燃烧产物。

1.燃烧产物的组成

燃烧产物包括不能再燃烧的生成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氮等,以及还能继续燃烧的生成物,如一氧化碳、未燃尽的炭和醇类、酮类、醛类等两大类。例如,木材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分;而在不完全燃烧时,除上列生成物外,还有一氧化碳、甲醇、丙酮、乙醛以及其他干馏产物,这些生成物除了仍具有燃烧性外,有的与空气混合还有爆炸的危险性,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产物的组成比较复杂,与可燃物质的成分和燃烧条件有关。例如,塑料、橡胶、纤维等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在燃烧时,除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有可能生成氯化氢、氨、氰化氢、硫化氢和一氧化氮等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

燃烧产物中还有眼睛看得见的烟雾。是由悬浮于空气中的未燃尽的炭粒、灰分以及微小液滴(水滴、酮类和醛类液滴)等组成的气溶胶。

2.燃烧产物对人体和火势发展过程的影响

燃烧产物对人体和火势发展过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燃烧产物除水蒸气外,其他产物大都对人体有害。一氧化碳是窒息性有毒气体,当火场上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1%,会使人感到头晕、头痛、作呕;达0.5%时,经过20~30min有死亡危险;达1%时,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经1~2min可中毒死亡。二氧化硫(主要是煤、石油和其他含硫有机物燃烧的生成物)是一种刺激性有毒气体,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咳嗽,浓度达到0.05%时有生命危险。五氧化二磷有一定毒性,会刺激呼吸器官,引起咳嗽和呕吐。氯化氢是一种刺激性有毒气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形成酸雾,会强烈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呼吸系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有毒气体,人体吸入后,在肺部遇水分形成硝酸或亚硝酸(如3NO2+H2O→2HNO3+NO),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火场上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使人窒息。

(2)燃烧产物中的烟雾会影响人们的视力,较高浓度的烟雾会大大降低火场的能见度,使人们迷失方向,找不到逃脱火场的出路,给人员的疏散造成困难。火场上弥漫的烟雾,使灭火人员不易辨别火势发展的方向,不易找到起火的地点,妨碍灭火的行动,不便于抢救受困人员和重要物资。

(3)高温的燃烧产物在强烈热对流和热辐射过程中,可能引起其他可燃物的燃烧,有造成新的火源和促使火势发展的危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都能继续燃烧,有的还能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4)燃烧产物中的完全燃烧产物有阻燃作用。如果火灾发生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或将着火的房间所有孔洞封闭,随着火势的发展,空气中的氧气逐渐减少,完全燃烧的产物浓度逐渐增高,当达到一定浓度(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时,燃烧则停止。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燃烧条件不同,燃烧生成的烟雾颜色和气味也不同,可据此大致确定是什么物质在燃烧。例如,橡胶燃烧时生成棕黑色烟雾,并带有硫化物的特殊臭味。某些可燃物质燃烧生成烟雾的特征如表2-3-7所示。燃烧产物的这个特点及其阻燃作用对灭火工作有利。

表2-3-7 几种可燃物燃烧时烟雾的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