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类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珠宝收藏与投资全书中卷》第143页(9665字)
珍珠形成于各种贝、蚌类等其他软体动物体内,生成环境不尽相同,所以珍珠的各种物化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可按珍珠的形成原因、生成环境,产地、颜色、形态、大小和母贝种类等特征进行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天然珍珠。
天然珍珠是大自然的意外产品。凡含有珍珠层的软体贝壳类均能产生珍珠,当其开口吸气或觅食时细小的沙粒或微生物等物体偶尔会进入其体内,贝和蚌类生物受到刺激而感到不适时,便会分泌珍珠质将入侵物层层包围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分泌包裹,便形成了一粒漂亮的富有特殊光泽的珍珠。天然珍珠可形成于海水、湖泊和河流等适合生长的各类水域环境中,根据成因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但因宝石级天然珍珠十分稀少,市场上几乎很少有天然珍珠的销售,所以其价格十分昂贵。
(2)养殖珍珠。
养殖珍珠包括海水和淡水养殖珍珠,可简称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是海水生长的贝类培育出来的应用插核培植技术生产的珍珠,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养殖生产,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海水养殖珍珠是由人工插核养殖而成的。
淡水养殖珍珠产于湖、河等蚌体内,形成过程与海水养殖珍珠基本相似。一般用蚌的外套膜小片或各种不同形状的珠核植入蚌体内,珠母蚌分泌珍珠质将其包裹而形成珍珠。
按养殖珍珠的插核方式可分为无核养殖珍珠和有核养殖珍珠。
①无核养殖珍珠。
无核养殖珍珠一般是在淡水养殖时将取自活珠母蚌的外套膜切成小块,插入三角帆蚌或其他珠母蚌的结缔组织内,就像天然珠母贝、蚌类中的异物进入一样,以生成品质与天然珍珠基本相同的无核养殖珍珠。该类珍珠形状、颜色难以控制,其中个体大、形状好、珍珠光泽强的优质珍珠更显珍贵。一般将形状、色泽较好者用于装饰品,品质较差者则可作为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等的原料。
②有核养殖珍珠。
有核养殖珍珠,主要适用于海水养殖珍珠,将制好的珠核植入贝、蚌体内,令其受刺激而分泌珍珠质,将珠核逐层包裹起来而形成珍珠。珠核一般用淡水蚌壳制成,常磨成圆形,也可制成其他形状。目前淡水养殖珍珠也开始使用插核养殖技术,但还处于试验阶段,插核养殖技术和珍珠质量都有待于提高和改进,虽然该类珍珠产量较少,但市场前景良好。
有核养殖珍珠核的大小不等,视珠母贝类型不同而定,如马氏贝的珠核一般为直径4-8毫米,大珠母贝所插的珠核大小可达十几乃至数十毫米。珠核植入珠母贝体内后,母贝不断分泌的珍珠质将其包裹起来,一般生长一年以上,珍珠质包裹层厚度可达到1-2毫米。由于有核养殖珍珠的形状更为理想,深受市场欢迎,从而刺激了插核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此外,利用有核插核技术,还可以将核制成佛像、人像、动物、文字及其他图案等,从而生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模型珍珠”。
③再生珍珠。
再生珍珠是指采收珍珠时,在珍珠囊上刺一伤口,轻压出珍珠,再把育珠蚌放回水中,待其伤口愈合后,珍珠囊上皮细胞继续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的珍珠。再生珍珠的生产具有节省蚌源、操作简便、成珠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但其形状不及初生珍珠圆整,表面光泽较差,等外珠所占比例大,多数作为医药和日用化工的原料。一般来说一只蚌只能进行一次再生珍珠的养殖,若连续两次以上再生养殖,则珍珠质量逐次下降,效益低微,得不偿失。
④附壳珍珠。
附壳珍珠也是有核养殖珍珠的一种,如玛比(Mabe)珍珠,它是由一颗插核养殖的半球形珍珠和珠母贝壳组合而成。海水中的白蝶贝、企鹅贝和淡水中的三角帆蚌等个体比较大、壳质较好的贝种和蚌类均可用做制作模型或附壳珍珠半球形珍珠一般是在贝壳和外套膜之间插入用滑石、蜡或塑料制成的半球核,经贝、蚌类分泌的珍珠质包裹而形成的。
2.按产出环境分类
(1)海水珍珠。
指海水贝类产出的珍珠,分为海水天然珍珠和海水养殖珍珠。
海水天然珍珠是指生活在海水里的各种贝类、螺类等生物受到外来物体入侵,分泌出珍珠质将入侵物层层包裹起来而形成的珍珠。这种珍珠价值极高,市场上难以见到,是投资珍藏的最佳品种。
海水养殖珍珠是指将制好的珠核植入生活在海水里的各种贝类如马氏贝、白蝶贝、黑蝶贝等体内,由贝类体内珍珠质层包裹起来而形成的珍珠。
(2)淡水珍珠。
是指淡水蚌类产出的珍珠,一般产于各类湖泊、江河和溪流中。中国大陆是淡水珍珠的主要生产地,占国际淡水珍珠总产量的85%,其次为日本、美国等地。目前市场上的淡水珍珠皆为养殖珍珠。淡水珍珠具有各异的形态、绚丽的颜色、动人的光泽和便宜的价格等特点,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①湖珠。
湖珠是指产于湖泊里的珍珠。如中国的太湖、洞庭湖等各种大小不一的湖泊,湖泊环境宁静,营养充足,有利于高质量、大颗粒的珍珠生长,其光泽不亚于海水珍珠,所以市场上出售的高价位的淡水珍珠一般是湖珠。
②河珠。
河珠是指产于各种河流和小溪的珍珠。由于河流和小溪常年处于流动状态,生长环境不如湖泊稳定,不利于大颗粒珍珠的生长,所以河珠颗粒较小,光泽和形态也相对较差。
3.按产地分类
(1)东珠。
东珠主要是指产于东亚日本的珍珠。日本珍珠素来都是养殖珍珠中的经典品种,主要有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由2毫米至10毫米以上,色调有带粉红的白色、奶油色及银蓝色等。产于东京东北面湖区的Kasumiga珍珠是东珠的代表,所采用的珠母贝是日本与中国淡水牡蛎混种的优良品种,植入圆形或扁平的珠核,生产出独特的带玫瑰粉红、深粉红的珍珠,润泽娇美,质量上乘。
(2)西珠。
广义上把产于大西洋的珍珠统称为西珠,狭义上仅指意大利域区产出的珍珠,主要指海水珍珠。由于当地的水质变差,故西珠的产量越来越少,珍珠质量也逐年下降。
(3)南珠。
享有珍珠之后美誉的南珠早期原产于澳洲北面海域和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南珠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南珠的颗粒较大,直径一般为8毫米左右,有些可达十数毫米,光泽可人,极其珍贵,市场价格不菲。颜色有纯洁的粉色、迷人的银色及高贵的金色等,让人爱不释手。现在中国南海、北部湾一带所产的珍珠如合浦、湛江、北海等地产的珍珠也归为南珠范畴。南珠粒大、珠圆、珠层厚、晶莹璀璨。史书上记载,自汉代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均要合浦太守上贡含浦珍珠作为宫廷贡品,就连英国女王皇冠上的那颗拇指大的璀璨明珠也是北部湾产的南珠。北部湾畔的广东湛江,汉代属“合浦郡”,在这里流传着“珠还合浦”的动人传说:说的是珍珠仙子本是天上仙子,她看到南海旁边的渔村荒凉破落,渔民家境贫困,生活艰辛,深表同情,自愿从天上仙宫沉落海底,任凭海水浸泡,海浪冲洗,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熠熠生辉的珍珠,让渔民采撷,使生活拮据的渔民维持生计,过上安适的日子。但到了东汉,由于朝廷派出的官吏和地方上的贪官串通一气,残酷地压迫剥削珠农,强迫珠农不分昼夜无限量地采撷珍珠,造成民不聊生,珍珠仙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于是决心离开这北部湾,径直奔向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从此北部湾一带产珠量大减。后来,一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孟尝出任合浦郡太守,开始整治沿海珠池,弃除苛捐杂税,打击宦官奸商,优抚百姓,恢复生产,渔民重见天日,回复了往日那种乐融融的捕捞和采珠生活。珍珠仙子目睹一切,暗自欢喜,也悄悄地回到了无限依恋的北部湾,因而这一带的珍珠骤增,珠农们又采到了闪闪发光的南珠。
(4)北珠。
北珠是指北宋期间发现于金国所在区即中国的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带河流和湖泊的天然淡水珍珠。为了区分南部海域所产的珍珠,故称之为北珠。清朝康熙年间,北珠的质量、色泽胜过其他产地的珍珠,成为皇家贡品。清康熙时高士奇的《扈从东巡目录》就写到“土产人参,水出北珠”,此外《采珠序》一书中有“岭南北海所产珍珠,皆不及北珠之色泽”的记载。北珠的颜色有白色、黄白色、淡黄色、灰色及其它颜色,形态一般呈椭圆状,圆形珠较少,表面光洁,但有一条或数条腰线,大小不一。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和水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北珠已濒临枯竭。
(5)南洋珠。
南洋珠是指产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波斯湾、南太平洋、澳洲等地的珍珠,南洋珍珠主要是由白蝶贝等大珠母贝所培育出来的珍珠,其贝体是产珠贝类中最大的,所产珍珠的直径可达10~18毫米,最大可达20毫米,且珍珠层厚实,光泽极佳,颜色丰富,形态圆润,是珍珠中的上品,特别珍贵。一般来说白蝶贝中的亚类银唇贝通常产银白色的珍珠,金唇贝则多产金黄色或杏色的珍珠,即市场上价值很高的金黄色珍珠。南洋珠养殖时间至少一年半,多则几年,养殖出来的珍珠不需加工,具有品质稳定的特性,是南洋珠魅力之所在,极受消费者青睐。
(6)澳洲珠。
澳洲珠是南洋珠中的珍品。它的圆润、纯净、硕大、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和令人眩目的金色和银白色泽,表现出无可比拟的高雅和浪漫,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珍珠之一。澳洲珍珠每年产量的半数以上销往珍珠大国——日本,其余部分销往欧美经济发达的国家。澳洲珍珠只产于澳洲西北部海岸的极小部分地区。该地区人烟稀少,水质清纯,水温适宜,海湾开阔,台风罕至。优异的水域环境十分利于产出最高品质珍珠的白蝶贝生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配合来自珍珠养殖业的高超技术,是澳洲珍珠高品质的保证。产澳洲珠的白蝶贝只能从海洋捕捞,由于自然资源有限,使得澳洲珠弥足珍贵。而极其重视生态平衡的澳洲政府,对每年白蝶贝的捕捞量制订了严格的监管条例,违者轻则高额罚款,重则吊销牌照,使得珍珠养殖公司不敢规模泛采,这些法规同时也保证了澳洲珠高昂的市场价格和珍珠业的平稳发展。纯净而富含微生物的水域,风平浪静的海湾,保证了海底珍珠贝在至少六年的养殖期间能健康地生活,有利于澳洲珠表面的圆润光滑,不含任何杂质。澳洲珍珠一般直径为10-15毫米,大者可至20毫米。由于每粒珍珠的养殖周期都在两年以上,所以珍珠质层较厚,其独特的光泽令人眩目,使佩带者在珠光宝气的隆重场合中更为突出夺目、与众不同。尤为特别的是,它的银光之上有一层闪烁的光彩,美艳而神秘。
(7)塔希堤(Tahiti)珍珠。
塔希堤珍珠产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环礁及珊瑚群岛的塔希堤岛,所产珍珠以深沉稳健的黑色誉满全球。黑珍珠不但蕴藏有深海的神秘,更兼备淡淡彩虹的幻彩光芒。大部分塔希堤珍珠为水滴型和圆形,水滴型珍珠其线条比一般圆形更显独特,珍珠的颗粒较大,直径由10毫米至15毫米不等,最大的可达20mm,颜色一般有纯黑、深灰及银灰色,而最独特的颜色则是璀璨夺目的孔雀绿,弥足珍贵。
4.按颜色分类
(1)白色珍珠。
白色是珍珠的本色,也是市场上最流行的颜色。珍珠的白色是一个系列颜色可细分为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和瓷白色等,其中纯白色、奶白色和银白色珍珠在日本特指质量上乘的珍珠,是深受亚洲黄种人欢迎的品种之一,白色珍珠占产出珍珠的比例不高,大约25%。
(2)黑色珍珠。
黑色珍珠简称黑珍珠,实际上是指灰——黑色系列的珍珠,而纯黑色并不多见,优质黑珍珠的体色,以孔雀绿和钢灰色为主。传说一滴露珠落进海里时,如果正好被一只张开口的海贝接住,就可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要是天气不好,映染灰色天空的露珠形成的就是一颗黑珍珠。这个传说从十五世纪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它未能解释珍珠成因,却说明人们从认识珍珠起,就把黑珍珠当作为一个特殊的品种看待。黑珍珠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流行起来的,以前人们获得的只有十分罕见的天然黑珍珠,因产量极少而未成气候。上世纪中叶日本养珠专家在澳大利亚成功开发了黑蝶贝的养珠技术,养殖出绿色到黑色的珍珠,实现了商业性生产。然而,黑蝶贝产出的珍珠并不都是黑珍珠,达到宝石级的黑珍珠则更少。目前黑珍珠只有两个主要的产地:一个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塔希堤岛,产出全球95%的黑珍珠:另一个是库克群岛的彭林岛和马居希基岛,占总产量的4%。这两个地区同处于太平洋中南部,故又把黑珍珠称为黑色南洋珠。大多数黑珍珠粒径集中于9毫米至10毫米之间,15毫米以上的精圆形黑珍珠极为稀有。黑珍珠天然颜色的形成,可能是由于黑蝶贝在海水中生活时,吸附了海水中的锰离子,并在珍珠形成过程中,形成黑色的锰氧化物参与珍珠的结晶所致。
(3)粉色珍珠。
粉色珍珠是指颜色为粉色、玫瑰色的珍珠。螺珠、鲍鱼珠是其中的特殊品种,往往伴有火焰状纹理和晕彩,十分壮观高贵,产量甚少,目前仅见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墨西哥的尤旦坦半岛、巴哈马以及加勒比海的阿恩提半岛海域,故市场价格不菲。
(4)金色珍珠。
金色珍珠,又称金珠,是白蝶贝类的亚类金唇贝类产生的金黄色、光泽上佳、个体硕大的珍珠,也是近几年市场流行的品种之一,多产于澳大利亚及菲律宾一带。由于产量太低,市场需求过热,价格高居不下,故在市场上有一些经过辐射、染色等改善工艺处理的珍珠投放市场。
(5)紫色珍珠。
紫色珍珠,外观为紫色或淡紫色,是淡水珠中常见的品种,主要产于三角帆蚌,此外与珍珠生长时在蚌内所处的位置、生长环境、致色金属离子和有机色素有关,紫色珍珠往往光泽良好。
6)黄色珍珠。
黄色珍珠,呈黄色、灰黄色、浅黄色、深黄色至橙黄色,是珍珠的主要品种,各种珠母贝和不同环境产出的珍珠属于该色系的最多,呈色原因是珍珠质中的有机质和部分金属离子(如铁、铝、锰等)所致,深黄色珍珠的颜色则与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关。
(7)杂色珍珠。
杂色珍珠是指上述色系以外的珍珠,如绿色、蓝色以及一粒珍珠上呈现出几种色调的珍珠,这类珍珠比例较小,致色原因除色素外,还有结构及光学作用的因素,市场价值也较高。
(8)着色珍珠。
着色珍珠一般是对某些质量差的珍珠进行染色、浸色和辐射改色等处理,多改色为市场上热销的颜色,如黑色、金黄色等。
5.按形态分类
(1)圆珠。
圆珠是指形态为圆形的珍珠,按圆度分为三种,即正圆珠、圆珠和近圆珠。
正圆珠是指圆度最好的,商业上也俗称为走盘珠,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与平均直径之比小于百分之一;圆珠是指形态很圆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之间;近圆珠是指形态上比较接近圆形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之间。
(2)椭圆珠。
椭圆珠是指形态为椭圆形状的珍珠,长短直径比大于百分之十。可进一步按长短直径差百分比分为短椭圆和长椭圆,短椭圆长短直径差的百分比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长椭圆直径差的百分比大于百分之二十。
(3)扁形珠。
扁形珠:形态为扁平面形,有一面或两面的近似平面状,如扁圆形、扁椭圆形、饼形、菱形、方形等。
(4)玛比珠。
玛比珠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一般在采集完养殖好的珍珠后,将预制的半边形的珠核插入贝壳的内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贝的套膜,平面贴紧珠母的壳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喂养,日积月累,珍珠层将外珠核一层一层地包起来形成半圆形,采集时将其同部分珠母贝壳壁一起提取出来抛磨成一件饰品,故其个体硕大。玛比珠实质上是一种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个珍珠贝可先生产两粒圆形珍珠,而后可再养殖3-7粒玛比珠,尤以澳洲白蝶贝为佳,所以澳洲玛比珠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其特点是颗粒大、具极出色的光译、纯净的银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毫米,大的可至17毫米或更大,并有圆形、水滴形、椭圆形及心形等各种形状。目前世界珠宝市场十分流行玛比珠首饰,不仅是淑女贵妇们的佩饰宠物,而且用玛比珠创作的独特而优雅的珠宝饰物也受到了绅士们的特别青睐。
(5)异形珠。
除圆珠、椭圆珠、玛比珠以外,其他形态各异的珍珠也为数不少,梨形、水滴形、米形、土豆形、豆形及其他形状的珍珠商业上统称为异形珍珠。
6.按大小分类
珍珠大小一般按珍珠的平均直径大小来划分,用毫米表示,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厘珠。一般小于5毫米的珍珠称为厘珠。
小珠。5~5.5毫米的珍珠称为小珠。
中珠。5.5~7毫米的珍珠称为中珠。
大珠。7~7.5毫米的珍珠称大珠。
特大珠。7.8~8毫米的珍珠称大珠。
超特大珠。大于8毫米的珍珠称为超特大珠。
珍珠的大小分类将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生产的大颗粒珍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按大小划分的尺度和粒径也会发生变化。
7.按珠母贝分类
(1)马氏贝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的珠母贝90%是马氏贝,马氏贝珍珠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海水养殖珍珠品种。
(2)白蝶贝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的另一种珠母贝是白蝶贝,以体大质优而着称。白蝶贝珍珠一般有白色、黄色及金黄色,色彩鲜艳、珠光强,表面光洁,质优粒大。
(3)企鹅贝珍珠。
企鹅贝属于海水珠母贝,其个体仅次于白蝶贝。企鹅贝珍珠颗粒较大,质量也较好,但产量较少。
(4)三角帆蚌珍珠。
三角帆蚌珍珠是淡水养殖珍珠的主要品种,占据市场95%以上,由于珍珠母蚌所处的养殖环境、生长季节、养殖时间长短和珍珠在珠母蚌内的位置不同,其产出珍珠的类型十分复杂。
(5)褶纹冠蚌珍珠。
褶纹冠蚌珍珠类似于三角帆蚌珍珠,颜色一般呈白色或粉红色,形态为长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珠质多皱纹,质量较差,产量也较少。
(6)黑蝶贝珍珠。
黑蝶贝珍珠90%以上产自塔希堤。颜色有黑、灰、蓝、绿及棕色等。由于黑蝶贝内脏运动量比其他贝类更大,较易产出多种形状的珍珠,其中圆珠最珍贵,形状愈接近圆形愈受欢迎,梨形及泪滴形为中等,异形及有环状沟纹的珍珠相对便宜。
(7)海螺珍珠。
海螺珍珠极为稀少,在市场上很难看到,因此人们都喜欢佩戴这种饰品来炫耀自己独特的个性。海螺珍珠的壮观之处在于其光洁的表面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鲜亮的火焰结构,这种火焰不仅从外表上看一目了然,而且她那独特的粉红和玫瑰色泽看起来既精细柔和又热烈奔放,极为高贵。海螺珍珠是在海螺的体内逐渐生成的,而这种能够产生珍珠的海螺分布很少,一般生活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墨西哥的尤旦坦半岛的海滩、巴哈马以及加勒比海的阿恩提半岛的海滩。海螺珍珠之所以成为罕见而昂贵的天然饰品的原因是任何企图人工培育海螺珍珠的做法,至少迄今为止无一成功。
(8)其他贝类珍珠。
除上述类型外,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珍珠,同样十分漂亮和美观,其价值也很昂贵,如粉红色鲍鱼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