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图66)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158页(1424字)
图66 藿香
本品为唇科植物广藿香Pogosl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主产广东。
【性状鉴别】
全草长30~60cm。茎略呈方柱形,分枝多,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5cm,被灰褐色栓皮,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柔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气香特异,味微苦。
以身干、整齐、断面发绿、叶厚柔软、香气浓厚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藿香叶:拣净杂质,去梗取叶,筛去灰屑。
(二)切制
藿香梗,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微温、辛。归脾、胃、肺经。化温,解暑,止呕。
【应用】
1.湿滞中焦证 本品为芳化湿浊要药,若湿浊内阻,中气不运所致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等。常与厚朴、苍术等配伍,如正气散。
2.暑湿及湿温症初起 治疗暑期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等,常与厚朴、半夏、紫苏等配伍,如藿香正气散。若湿温病初起,且湿热并重,常与茵陈、滑石、黄芩等配伍,如甘露消毒丹。
3.呕吐 治疗湿浊中阻致呕吐。常与半夏配伍,藿香性偏温散,半夏和胃降逆,化痰止呕,性偏温降,若加茯苓、陈皮更为增强健脾理气除湿效力。偏之寒湿者,可与白豆蔻、丁香等配伍。偏之湿热者,可与竹茹、黄连等配伍。治疗妊娠呕吐,可与苏梗、砂仁等配伍;脾胃虚弱者,可与白术、党参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5~10g。鲜用加倍,阴虚火旺,舌绛光滑者不宜用。
【备注】
《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本品含挥发油,主要为广藿香醇和刺蕊草醇。挥发油能促使胃液分泌,以增强消化能力,对胃肠具有解痉挛的作用。有防腐和抗菌的功用。此外,尚有收敛止泻,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热等作用。
本品叶偏于发表,梗偏之和中,鲜藿香解暑作用强,泡汤代茶饮可作清暑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