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民族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3》第306页(3251字)

1.16 农垦部为支援新疆国营农场的建设,决定拨给五十台拖拉机。 (《新疆日报》57.1.16.①)

1.28 西藏自治区筹委召开首次农林畜牧工作会议,汇集农林畜牧工作情况,交流农业生产试验和兽疫防治工作的经验。会议决定在拉萨继续开办训练班,同时抽调学员到内地专业学校培养。 (《新闻稿》57.22.P.26)

2.3 八年来,国家为帮助内蒙古各族牧民发展生产,拨出相当于十四万两黄金的贷款,增设牧区防灾保畜设备,购置一批较新式的生产工具,建设了一批为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服务的工厂,修建了六千多公里的公路,办了二百三十七所牧区小学。 (《内蒙古日报》57.2.3.①)

2.12-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第六届农牧业生产会议,总结一九五六年农牧业生产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一九五七年的中心任务。 (《新闻稿》57.2.26.P.14)

2.15-23 青海省委召开州、县委书记会议,讨论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发展工农牧业生产,争取大丰收。 (《青海日报》57.3.2.①)

2.15-27 内蒙古自治区人委召集全区旗、县长会议。会议研究了农业和畜牧业增产问题,提出农村、牧区发展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农业区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努力发展畜牧业和各种副业;牧区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逐步建立饲养基地,逐步发展农业和各种副业。”会议要求全区当年粮食总产达四百五十一万五千吨,牲畜总增殖六百四十五万九千多头。 (《新闻稿》57.3.2.P.15)

2.17 据统计,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四大牧业区的牲畜(不包括)已达七千四百多万头。其中,等大牲畜比一九四九年增长近一倍,增长了一点二倍。 (《人民日报》57.2.18.①)

2.27 为改变佤族农民“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政府无偿发放给佤族农民三千多件铁木农具、大批种子和口粮。 (《新闻稿》57.2.28.P.17)

3.6 西藏第一个畜种改良试验场,在黑河的安多噶加部落开始筹建。 (《新闻稿》57.3.7.P.17)

3.7 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桂西僮(壮)族自治州给山区拨款八十八万五千元,作为修筑水塘、水井的补助费。自治州的睦边、平果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等二十多个县,已修建五千二百多处水井和水塘,初步解决了各县石山地区的饮水问题。 (《新闻稿》57.3.8.P.39)

3.11 吐鲁番盆地第一次使用拖拉机耕地。 (《新闻稿》57.3.16.P.65)

3.16 西藏自治区筹委河道调查组,结束了对曲水、则拉宗和林芝等河流的水文、流速、浅滩和险礁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新闻稿》57.3.17.P.32)

3.22 到一九五六年底,青海省地方国营牧场增至十七处,牲畜达十三万一千三百多头,相当于一九五〇年的八十倍。 (《青海日报》57.3.22.①)

4.3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和大通县土、汉、回、藏等民族杂居区,新建了三个小拖拉机站。 (《新闻稿》57.4.4.P.14)

4.5 云南省近三百名机关干部,分批深入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 (《新闻稿》57.4.8.P.19)

4.17 新疆境内第一座大型养禽场在乌鲁木齐市郊建立。 (《新闻稿》57.4.18.P.19)

5.6 乌鲁木齐市郊区开始兴建一座农业、园艺、牧业综合性的国营农场——乌鲁木齐“五一”农场。 (《新闻稿》57.5.7.P.24)

6.22 我国第一个草原拖拉机站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杭盖牧场建成。 (《内蒙古日报》57.6.22.①)

9.29 国家投资七十多万元,在河套平原兴建的黄河防洪大堤(堤长三百六十多华里)竣工。 (《内蒙古日报》57.9.29.②)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疆整修扩建旧有渠道长达五万九千多公里,掏挖原有的八万四千多眼水泉和三千四百多条坎儿井,修建新渠道长达七千二百八十公里,新挖了一万五千多眼水泉和一百五十四条坎儿井,各地农业社还兴修了一些小水库。 (《新疆日报》57.9.29.①)

9.3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三千七百五十一万元,在广西兴修了灌溉面积达一千零二十万亩的水利工程,已竣工的金田水库即可灌溉二十三万多亩农田。 (《广西日报》57.9.30.①)

10.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蒙古各种牲畜增产六百四十四万多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二千二百一十六万头。 (《人民日报》57.10.5.④)

10.17 为帮助散居和山区的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中央给贵州省追加少数民族补助费四十万元。 (《贵州日报》57.10.17.①)

10.20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最后一批猎民,迁入人民政府为他们新建的房屋。从此,自治旗境内的鄂伦春人全部转入了定居游猎生活。 (《内蒙古日报》57.11.1.①)

10.21 桂西僮(壮)族自治州最大的水利工程一宾阳桃源库群灌溉工程动工。 (《光明日报》57.11.19.②)

10.29 云南省畜牧生产工作会议结束。会议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精神,批判了不重视畜牧生产的各种错误思想,讨论了发展畜牧业的措施,决定要求各地设立领导畜牧业生产的组织机构,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生产。(《光明日报》57.11.1.①)

11.25-12.7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中央民委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牧区畜牧业生产座谈会,总结交流畜牧业工作经验,研究了各类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和任务。座谈会还研究了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牧区的生产建设以及同畜牧业有关的经济工作问题。朱德副主席到会作了重要指示。 (《人民日报》57.12.20.①)

11.28 新疆一百七十一万多亩棉花平均单产皮棉达五十九点五二斤,超额8.69%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棉花产量指标。其中四十多个植棉县产量分别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指标。 (《人民日报》57.11.28.②)

12.4 凉山彝族人民第一次向国家交纳爱国粮。 (《光明日报》57.12.4.②)

青海高原西星民族联合农业社,出现亩产青稞一千八百斤和亩产小麦一千七百五十斤的高产田。 (《人民日报》57.12.4.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