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资本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102页(1257字)

【着者】:

克思着。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资本论》为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和最主要的着作。19世纪中叶,针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从1857年开始,马克思利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中丰富的经济学文献资料,夜以继日地研读,写作内容广泛、规模庞大的经济学巨着——《资本论》。《资本论》第1卷于1867年9月出版。从1867年底起,马克思继续写作《资本论》第2、3卷。但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同时,马克思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工人运动,终未能完成《资本论》第2、3卷的出版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的手稿经恩格斯精心整理和编纂,分别于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出版了《资本论》第2、3卷。恩格斯阅读了《资本论》第4卷(《剩余价值论》)的全部手稿,并改正了若干笔误,但没有来得及出版。1905年至1910年期间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题名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着,是马克思花费了几十年的心血写成的。这部着作的中心,是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着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43页)马克思在这部巨着中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第1卷主要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积累理论。彻底阐明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第2卷从资本的流通过程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主要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实现的。分析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论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及矛盾。第3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其中心是剩余价值如何在各个剥削者集团之间进行分配。更充分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第4卷,是本书的历史批判部分。研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瓦解过程,并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对各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历史的分析和批判。自《资本论》问世100多年来,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马克思没有预见到的新情况、新特点,但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依然存在,《资本论》的基本思想的光辉仍然照耀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航程。同时,《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几个社会所共有的普遍适用的一些经济规律以及有关社会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许多问题的见解,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