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社会语言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531页(1173字)

【着者】:

陈原着。陈原,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本书是对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探索,是中国第一部社会语言学专着。全书共16章。绪论部分讨论社会语言学的性质、范围和特点,强调了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语言和社会各是一个变数,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引起互相的变化。前面的章节集中阐述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3点是作者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出发点。接着从信息论的角度阐明了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或作为信息系统在社会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手势语言、原始语言、“阶级语言”、语言符号、非语言交流、形象思维等问题,书内旁征博引,作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比如,对着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语言决定论):有了相类似的语言模式,就能得出相类似的世界图像;语言模式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决定人们的世界观,本书作了深刻的反驳,认为“世界观不是语言决定的,而是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和不同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本书第10章《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的变化》与第11章《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是全书论述的主题。这两章体现了作者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这门学科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语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形成变异,这种变异可以由很多因素所促成,包括时间、地域、社会、社会集团等。语言的变异表现为语言各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变异。反过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在语言——主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语言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语言的变化,去探究社会生活的面貌和变化,从而概括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作者特别比较了一些语言,亲属称谓及称谓语的不同与变化,来考察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不同与变化;并从甲骨文等古代文字所记录的语言现象来探求中国古代社会的图景。本书末尾几章专题讨论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包括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语言的问题、语言的相互接触及借词问题、术语及缩略语的社会作用问题、委婉语与语言禁忌问题、语言感情和国际社会问题。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社会交际需要一定的模糊语言,但又不完全排除精确信息。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因而需要借词。术语的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缩略语是解决语词太长与节奏太急的矛盾的结果。语言禁忌导致了语言拜物教,委婉语词也产生于语言禁忌。语言感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冲突不完全是语言感情问题,而是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息息相关……这些论述,颇多新意。本书叙多于议,材料充实,引证丰富,文笔生动风趣,通俗易懂,对青年读者一定会有所裨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