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效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45页(719字)
格式塔心理学概念。指蕴含着某种力的特定“形式”所造成的特定心理效应。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的视觉好像有一种从那些不存在物理运动的地方看到运动的能力。比如观看一个“楔形”时,总会隐隐感觉到一股由基底向高峰“上升”的力量,观看一个“五角星”形,则会感到它的每个尖端都“放射”出一种力量。康定基斯把这种知觉中运动着的力感称为“具有倾向性的张力”。鲁道夫·阿恩海姆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张力并不是幻觉,也并非联想,而是一种真实的、独立的知觉现象。他认为“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看到运动,或‘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恰恰就是由这样一些生理力的活动和表演造成的。换言之,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张力效应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即画面上应具有一种充沛的生机和氤氲的韵味,一种神彩飞溢的运动感,具有“张力效应”。鲁枢元认为,艺术审美过程中张力效应的产生和作品画面的构建方式有关。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作品的形式构成因素同时也就是作品中张力的构建方式,同时也就是艺术家情感的活动方式和个性的表现方式。艺术作品中这种因“张力效应”而引起的“气韵生动”不仅存在于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中,在文学创作中也是存在的。首先,文学作品中的这种“张力效应”可以在文字的选用上体现出来,也表现在语词之间的搭配组合上。比如杜甫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之四)依照正常的语序,这两句诗应是: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此句式结构松散,音节涩枯,平庸无奇;语序调整之后,结构紧凑,音律拗怒,造成了强烈的“张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