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保路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323页(534字)

又称铁路风潮。清末中国人民保护路权的爱国斗争。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宣布所谓“铁路国有”政策,将招股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建筑权收归“国有”,转卖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四川4省反对最烈。从而掀起了以保路为中心的铁路风潮。湖南绅民纷纷聚议抨击清廷。长沙“风声鹤唳,一日数惊”。武汉商民罢市,并派人进京请愿。宜昌筑路工人与清军发生武装冲突。革命党人詹大悲还在《大江报》上发表文章,号召丢掉幻想,准备决战。广东也召开铁路股东会议,要求力争商办。留日学生主张“路存与存,路亡与亡”。旅美华侨提出:“有劫路者,格杀无论。”1911年6月,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组织保路同志会,参加者数十万人。8月,成都罢市,数十州县闻风响应。9月,发展为抗捐、抗粮斗争。是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关押保路同志会、谘议局及铁路公司负责人,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一二百人。遂激起全川武装暴动,同志军数十万围攻省城。同盟会员吴永珊(即吴玉章)、王天杰、剑鸣等在荣县宣布起义,成立革命政权。清政府派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从湖北抽调新军前往镇压,途中武昌起义爆发,端方在资州被杀。保路运动实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