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李愬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670页(1599字)

【生卒】:773~821

字元直,唐代名将李晟之子。

青年时代以父荫历任多种内庭官职。李晟去世后不久,又有一些藩镇叛离中央政权,其中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境)吴元济的叛军最为凶顽。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以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随、唐、邓三州节度使,专事讨吴,十一年六月被吴元济打得大败,又令荆南节度使表滋率军攻吴,但一直不敢与吴元济接战。见此情况,李愬上书皇帝,要求带兵征讨吴元济,时宰相李逢吉也认为李愬是个将才,可以重用,遂任命他兼随、唐、邓节度使,率军出征蔡州。

接掌兵权以后,李愬因时度势,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他了解到广大将士因连遭失败,情绪低落,就不急于提出过严的要求,而是多方安抚,稳定将士的思想情绪;他坚持与将士同甘共苦,主动解散供将军取乐的乐队,停止举行各种聚众取乐的宴会;对受伤的士兵,他亲自慰问,组织认真调治护理。

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和休养生息,士气有了提高,李愬方开始谋划袭击蔡州。他上表请求增加兵力,皇帝下诏从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鄜坊(今陕西富县)抽调骑兵增援他的部队。

此外,他还做好了各种兵器和战争工具的准备。

李愬推诚待士,大胆重用投降将士。元和十二年(817年)二月,吴元济部将丁士良被李愬的巡逻部队俘虏,李愬的将士们恨丁士良经常进行骚扰,主张杀死他。李愬知道他很有才能,虽然做了阶下囚,却并不惧怕求饶,于是亲自释其缚,任命他做部将。

丁士良很受感动,向李愬献策说:“叛军吴秀琳所以难攻破,因为他用了陈光洽的计谋,我愿意擒住陈光洽迫使吴秀琳投降。”李愬听了他的话,就派他去捉住了陈光洽,吴秀琳不得已率兵投降,李愬亲自去接迎他,并任命他为衙将。

吴秀琳感激他的恩遇,力图报效,对李愬说:“李祐是叛贼的骑兵将领,骁勇善战,能得到他,就能够攻破吴元济了。”李愬召部将史用诚去捉李祐,指出要利用李祐因多次打败官军轻敌骄傲的弱点,轻骑出击设下埋伏。照李愬说的办法,果然把李祐擒来了。官军的将士过去吃过李祐很多苦头,皆请杀之,李愬不听,对他以客礼相待,并召募敢死者3000人为突击队,让李祐主持训练,任命为六院兵使,对他特别信任。

因此,许多投降将士,都愿为李愬所用,拼死战斗。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李愬开始进兵蔡州。他以李祐率领3000人的突击队为先锋,自率中军,星夜前进,一气走了60里,稍事休息,整理行装,做好战斗准备,就又出发了。

天下着大雨雪,旗帜都被大风撕裂了,战马冻得打颤,士兵冻死的满道都是,进军到张柴寨(攻打蔡州的必经之路),诸将请求暂停进军,李愬坚持原来的命令,连夜向蔡州进发,当夜冻死在路上的有十之二、三。到达蔡州附近时,刚过半夜,叛军安然大睡,没有一个人知晓。先锋李祐凿开城墙先进了城,杀光了守门的士兵。

天色黎明,李愬已经到达吴元济的外宅。这时吴元济还什么都不知道,有人报告“城陷落了!”他还说:“是驻外地的士兵回来取冬衣吧!”后来他知道官军已经攻进来了,就急忙领一些人登上子城抵抗。李愬的军队把吴元济层层包围起来,并放火焚烧子城的南门。吴元济走投无路,只好请罪投降,李愬用槛车把他押送京师。接着,申州和光州(今河南信阳县和潢川县)的两万多叛军也相继来降,进袭蔡州的战斗取得了全胜。

此后,李愬又指挥了讨伐割据淄州、青州等十二州(均在今山东境内)的李师道的战斗,先后打了11场大战,擒叛军将领50余名,俘斩士兵以万计。

李愬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义节度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幽州和镇州(在今河北境内)复叛,李愬决定亲自去讨伐,正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忽然得了大病,一卧不起,还不到50岁就死了。

上一篇:李光弼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